想法·說實話,你害怕孤獨嗎?
作者:懷左同學
孤獨是人生的常態,我一直,都相信這句話。
我不怕孤獨,所以當很多讀者給我留言,說他們一個人孤獨難耐,孤獨到甚至沒有力量去做點自己喜歡的事情時,我沒有回答。
不是不想,是不知道該怎么回答。
從小,我的家庭,是熱鬧的,周邊的生活,也常常人來人往。我能適應熱鬧,可以做人群中說話最大聲的那個人,但我更喜歡一個人的感覺,可以說獨孤,也可以說得更好聽點,是自由。
孤獨,所承載的,是一個人的重量。一個人的呼吸,一個人的喧鬧,一個人靈魂的顫抖,一個人沸騰時的掙扎。
我忘記了太多人群中的狂歡,卻往往,記住了孤獨時的思緒連連。
因為陽光照射,空氣中顯露出來的灰塵;因為背負食物碎屑,步態略顯狼狽的螞蟻;因為讀書到忘情處哈哈大笑時,母親投來的異樣的眼光……
社會熱點·少女被“二次碾壓”,她是死于車禍,更是死于人們的冷漠
作者:麥家理想谷
生活在現代都市里,每個人都是不自覺的“偽裝者”,戴著各種面具,扮演各種角色。我們的軀殼,變得越來越麻木;在“碰瓷事件中”,變得越來越冷漠。這到底是社會的錯,還是我們的錯?
阿谷君想到《刺猬的優雅》中,丑陋的看門人勒妮死在了大馬路上。只為救一個流浪漢,那個差點被車撞死的流浪漢。勒妮沖出去了,她擋在了那個流浪漢的面前。接下來,她被白色貨車撞飛……那個時候,馬路上并不是空無一人。勒妮躺著,沒有人在乎她正在走向死亡,沒有誰為她伸出援手……
正如,阿谷君最近被網上一個熱傳的車禍視頻給震驚了。
有人說,被車撞的少女,并不是死于車禍,而是死于人們的冷漠。
如果你在現場,你會做出怎樣的選擇?
青春·「青春&談寫作專題征文」因為高考,我家被寫進了縣志
作者:木棉與橡樹
母親后來總愛說的一句話是,你們三個趕上了好時候。她所指的,是恢復高考這件事。
恢復高考的那一年,我上小學一年級,姐姐上二年級,哥哥已經上初一,都在我們村的學校。那本是一所小學,當時卻有兩個初中班,老師大多是代課老師,教學質量可想而知。
印象里還模模糊糊地記得,大我十多歲的小叔叔和一幫年紀相仿的伙伴參加了那次著名的高考,但只有另外一個遠房叔叔考上了保定的一所中專,令鄉鄰們刮目相看,因為那時國家還包分配,考上中專,也意味著跳出了農門,這對農家子弟來說相當于鯉魚跳龍門。
我們家在村子里比較特殊,因為父母都是師范畢業生,是農村學校少有的“國辦”老師,孩子們也是所謂的“商品糧”戶口。父母原來的思想是,哥哥初中畢業時上個技校,今后好歹有個工作就行,所以對哥哥的學習要求并不高,基本處于放養的狀態。
短篇小說·我不光是個賊,還是個孤兒
作者:無戒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命,而我的命就是像個孤兒一樣活著。沒有愛,沒有溫暖。從小到大有的都是說不盡的孤獨。
按理說我應該是個寶貝疙瘩才對,因為我聽別人說,我媽為了生下我,生了六個姐姐,四個都送給別人。我是媽媽的第七個孩子,而且是他們期盼已久的男孩子。我以為我會幸福,我會被父母捧在手心里長大。
可是這些都是我以為的,我生下來沒有多久,我媽就走了,從那天開始我就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爸爸很少管我,媽媽偶爾回來。回來的時候會給我帶好吃,好像有多愛我似得,其實我知道他們根本不愛我。若是愛我,怎么會舍得讓我這般孤獨的成長。
我漸漸長大,知道了關于我父母的故事,明白了為什么,我跟別人不一樣。我的父親是個惡棍,這是姐姐告訴我,她說,那個男人不知道為什么還不死,她除了喝酒賭錢找女人,什么都不干。姐姐說,你不要怪媽媽,你不懂媽媽受的的苦。等你長大了就知道了。
人物·他曾剪過一場雪,讓人念念不忘好多年
作者:我是隱形的
《剪刀手愛德華》里蒼白木訥的愛德華終究沒有能和那個明媚漂亮的姑娘在一起,可是故事之外的兩個人卻有一段緣分。那時的德普和薇諾娜,是整個世界都祝福的一對璧人,他也真的用了十成十的力量愛她。
一個喝酒嗑藥結婚離婚恨不得和全世界作對的像刺猬一樣的男人,他把她的名字刻在身上,他對著鏡頭眼睛里都是笑意的講:“她是我的一切,是我的心我的靈魂,是我未來的妻子,我孩子的母親,我們家的女主人。我愛這個女孩,我愛她超過我愛自己。”
是那么篤定的深情。
可是故事的結局我們也都知道,一段愛情無疾而終,一個兜兜轉轉到今天還在尋找,一個娶妻生子隱居遠方,像是什么都不曾發生過一樣。
我一開始有疑惑,明明他那么用力的愛過,可為什么又能那么淡然的放下呢?
后來關注他許久,我才漸漸明白,他原本就是這樣的人啊。
音樂天堂·大家好,這里是共創音樂的眾樂紀
作者:眾樂紀
你好,這是我們的第一次見面。
這里是【眾樂紀】的簡書
也許你還不知道眾樂紀,但你可能聽過陳鴻宇的歌。《理想三旬》、《一如年少模樣》,唱著鮮活的生活和呢喃的理想,像訴說也像思考。
不循規蹈矩的獨立音樂人陳鴻宇
陳鴻宇是一位獨立音樂人,來自內蒙古額爾古納,代表作《理想三旬》、《行歌》、《一如年少模樣》等。“一身瘦骨,一雙冷眼,一張快嘴,一顆熱心”,陳鴻宇如是形容自己。
影視天堂·比起高考的必考科目,這才是成長中最重要的兩堂課
作者:子戈
6月5號的晚上,去電影資料館看了國產青春片《我心雀躍》的首映。
不得不承認,我已經很久沒有看過這樣干凈的青春片了。
是的,干凈。
我搜腸刮肚,只找到了“干凈”二字。
在這個時代,拍一部干凈的電影,太不容易了。你得抵抗住多少誘惑,按耐住多少蠢蠢欲動的念頭,才能擁抱內心的干凈呢。
想想,都覺得艱難。
攝影·魔鬼的色彩
作者:葉楚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