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接觸到一個新的理論,“灰犀牛”理論,它不僅對經濟、金融、社會、和全球化問題,例如氣候變暖、環境污染等有重要的警示作用,也會對個人產生巨大影響。
大多數人都聽說過“黑天鵝”理論,即小概率而影響重大的事件,對于黑天鵝,大多情況下我們是無能為力的,也因它難以預見且發生概率小,導致我們投入過多的關注和精力。
而“灰犀牛”則是相對黑天鵝理論而言的,也是其延伸,它是一系列預警之后的大規模發生,例如泡沫經濟。
真正的危險是“灰犀牛”。犀牛提醒笨重、反應遲緩,能看見它,但卻不在意。而犀牛在南非灌木叢中很難被發現,因為它們會借助植被隱藏。當它們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時,就已狂奔過來,讓人猝不及防。
我是贊同這個觀點的:“危險并不都來源于突如其來的災難、或者太過微小的問題,更多是因為我們長久地視而不見。”
以小的方面來看,作為個體,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更要重視“灰犀牛”,關注處理重要不緊急的事件。例如現在仍有很多人把健康,看成遠處的灰犀牛,身體沒出大問題,便也不會狠下心,注重睡眠飲食,更不用說把健身提上日程,但是當得了大病,身體垮了,已是追悔莫及。
我想加入自控Lab便是正視生活中“灰犀牛”的正面例子之一,雖然在這之前我并未接觸這個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