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貧窮更可怕的? 是“窮人思維”
由窮人變富人是一個艱難和漫長的過程,但比起做窮人來說,做一個思想上的“窮人”更為可怕。今天和大家聊聊“窮人思維”。
01
窮人嘛,就是缺錢的人。但“窮人思維”不一定只有窮人有。
多和少都是相對的,窮人缺錢,但他們和富人擁有的時間完全一樣。所以,窮人就是那種錢? "? 絕對? "? 少,但時間相對? "? 多? "? 的人。
從經濟學的角度上講,你缺什么,就會把什么看得特別重;不缺什么,就會把這個東西的價值看得特別輕。
有一次,我在知乎上推薦了一本書,有人問我有沒有電子書資源——沒好意思說出來的話,我幫他補充了:免費的。
過幾天,他又來留言說自己在各大網站、網盤、資源站找遍了,都找不到資源。這好像是說:沒有免費資源的書,你推薦個屁啊。
拜托,這是一本幫你提高思維能力的書,各大網站上都有賣,也就? 40? 多塊,而且書的內容我也一一介紹了,你既然想看,說明讀這本書不會浪費你的時間。
免費的東西不一定真免費——難道你找資源的時間,就不值這? 40? 多塊錢?
我先得補充一句,"? 窮人思維? "? 不是? "? 窮人? "? 的思維,而是? "? 曾經是窮人? "? 的思維。不是嘲諷窮人,而是談論這種思維。
02
窮人思維對我們的第一個影響,就是喜歡用時間換錢。
豆瓣電影上有很多電影星級很低。但根據我的經驗,就算片子再爛,中途退場的人也不會超過? 30%。就是說,有超過? 60%? 的人看來,90? 分鐘的時間價值不會超過? 30? 元的票價。
窮人的時間不值錢,所以愿意用時間換錢,這是一種? "? 經濟行為? "。但當你的口袋已經走出窮困,卻仍然把自己和別人的時間都看得不太值錢的話,說明你的腦袋依然停留在窮人思維中。
用經濟學的觀點來說,窮人思維往往過于注重? "? 沉沒成本? "。
什么叫沉沒成本?就像你明明愛上了一個爛人,卻因為已經付出的感情,時間和物質而舍不得沉沒成本,寄希望于等待和改變。
舉個簡單的例子,你花了五塊錢買了一個蘋果,咬了一口發現是爛的,你卻因為舍不得花掉的錢,堅持要將整個咽下。人們總是忘記不管你怎么選擇,五塊錢都不會再回來了,而你卻偏偏還要再多吃一個爛蘋果。
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叫? "? 買鞋定理? ":
假設你在商場買了雙鞋,大小沒問題,但真正穿的時候又發現夾腳,退也退不掉,于是,你會經歷下面的心理掙扎:
? 不甘心定理:這雙鞋對你而言越貴,你嘗試穿一下的次數也就越多? (? 換句話說,你越窮,受的罪越多? )? ;
? 僥幸定理:你確定穿不了了,那么這雙鞋越貴,放在你家里占地方的時間就越長;
? 絕望定理:無論你放多長時間,總有一天,你都會把它扔了,有多遠扔多遠。
終于,世界清靜了,但可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對此,富人思維則完全相反:花錢,要么是為了賺錢,要么是為了享受,兩樣都不搭的事,就不值得白白浪費精力。
當然,這種? "? 時間不值錢? "? 的窮人思維,往往只在人生過渡期對我們產生影響。但下一種思維慣性,就沒那么好擺脫了。
03
有一句話平時說出來會得罪人,但有了前面的理論鋪墊,我就不怕大家打死我了:
價格貴?這怎么會是產品的缺點呢?難道不是你的缺點嗎?
我不是嘲笑大家窮,而是想說窮人思維容易在價值判斷上出問題。
舉個例子:超市里的被子打折,有大、中、小三種規格,原價分別是? 300? 元、250? 元和? 200? 元,現價一律? 150? 元。
根據售貨員的經驗:窮人更傾向于買大的——省錢,而有錢人更傾向于適合的尺寸——也就是純粹為了自身需求。
這就是窮人思維造成的第二個影響,就是說窮人思維讓我們過于關注自己擁有的資源,從而忽略了另外一些更重要的東西。比如說,你的目標。
窮人思維的特點是量入為出,而富人思維特點是目標導向。
比如帶著窮人思維的人買房,最先考慮的是自己有多少錢付首付、月收入多少還貸,然后再倒過來推算自己該不該買房、買什么房。
而帶著富人思維的人則先問我要不要買房、買房有什么用、想買什么房,然后再算還差多少、怎么解決。
如果一項任務的目標是合理的,那么我們就不能以? "? 資源不足? "? 為理由去否定這個目標。
04
電影《華爾街之狼》就講了一個專門騙窮人的股票經紀人,他發現,窮人在長期消費決策中,形成了一種思維慣性——便宜的東西更有吸引力。當他們把這種思維慣性帶到了投資中,就很容易成為? "? 垃圾股? "? 的目標客戶。
電影里有句臺詞說:"? 我們把垃圾賣給垃圾人,因為錢在我們手里,總比在他們手里更能發揮價值。"
這不僅是全天下騙子們的心聲,更揭露了窮人思維的弊端。
把? "? 垃圾? "? 賣給想發財的窮人,這在中國也是最賺錢的生意:那些利率高得嚇死人的垃圾? P2P、那些根本不可能上市的? "? 內部原始股? "、那些無數次崩盤又卷士重來的? "3M? 騙局? ",都是抓住了窮人思維的致命弱點——既無判斷力,又無自制力。
那么,帶有富人思維的人是怎么投資的呢?
在巴菲特的投資偏好中,既沒有房地產,也沒有互聯網,前者因為不喜歡,后者因為看不懂。
05
不過如前文所說,窮人思維不是窮人的專利。
事實上,許多富人在重大決策中也常常會陷入窮人思維中,哪怕是最不缺錢花的——皇帝。
在歷代皇帝中,清朝的道光皇帝最以? "? 節儉? "? 聞名:
皇后過生日,一人一碗打鹵面,吃完不準添。
在建自己的陵寢時,因為他給的銀子太少,從而產生了嚴重的施工質量問題。最后,工程不得不返工,經過兩建一拆,耗資反而是清代帝陵中最多的。
道光會有如此嚴重的窮人思維,我認為這是歷史原因的:康乾盛世的虛假繁榮后,導致嘉慶一朝財政空虛,這給當時還是皇子的道光留下了無法磨滅的可怕印象——窮怕了。
于是,道光的? "? 節儉? ",省到了? "? 誤國? "? 的程度:他挖空心思想節省開支的辦法,居然把主意打到了駐守新疆的軍隊上,想撤了他們。大臣想,這不是開國際玩笑嗎?道光嘴一撇,不撤也行,反正我不給錢了,大家自己想辦法吧。
這一逼,果然逼出辦法——大臣把駐守在其他要塞的軍隊平均撤掉一些,然后把節省下來的軍晌撥給新疆。到了十幾年后的鴉片戰爭,大家才發現,英國軍艦可以在十幾天內把大批士兵從廣州運到天津,而清軍則分散在全國各地,一次兵力的集結往往要花上幾個月——仗都打完了,十幾萬軍隊還在半路上東奔西跑。
這就是窮人思維的核心:如果你只關注錢,你往往是在浪費錢;如果你只關注眼前的利益,你很可能贏了一場戰役,卻輸掉了整個戰場。
06
想要從窮人思維走向富人思維,給大家幾點建議:
1.? 建立? "? 時間價值? "? 的概念:減少做那些? "? 時間花得多、收益少? "? 的事情;
2.? 牢記? "? 沉沒成本? "? 不可追:錢已經花錯了,再浪費時間就是錯上加錯;
3。培養? "? 目標導向? "? 的思維:好的項目永遠會遇到錢少的問題;但只要目標正確,錢總有辦法解決;
4.? 減少無意義的頻繁決策,節省寶貴的意志力。
比如說,我們可以在每年年初設立一個? "? 享受一下? "? 的基金,所有預算外消費都在這里開支,從而不必每次消費都反復權衡;
又比如說,選擇以基金定投這種被動的、不需要太多決策的投資品種為主要的投資對象;
再比如說,對于需要大量意志力的活動? (? 學外語、健身等等? )? ,只挑最重要的做,因為多了會影響你做重大決策時的判斷力;
5.? 拓展自己的視野:適當做一些眼前? "? 無用? "? 的事,防止進入只關注當下的? "? 管窺? "? 狀態,建立長遠規劃的戰略意識。
以前,我媽每年年底大掃除扔東西時,總愛念叨一句話:"? 窮人才留破爛,越留越窮。"
其實,窮人思維才是越留越窮、最應扔掉的? "? 破爛? "。永遠記住——真正的窮不是缺錢,而是呆在窮人思維的怪圈里走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