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近日,曹云金在微博發六千字長文,怒撕郭德綱的事件,引爆網絡,上了熱搜榜。各路明星、路人甲乙丙丁紛紛站隊。有支持曹云金,數落郭德綱以恩師自居,不僅將徒兒逐出師門還極盡打壓迫害之能事的,有支持郭德綱,咒罵曹云金白眼狼,欺師滅祖恩將仇報的,沸沸揚揚,鏗鏗鏘鏘,好不熱鬧。
常言道,對于不了解的事,不要妄加評論,不要隨意站隊,因為你我都屬局外人,個中緣由、恩怨,唯有當事人能理得清楚,弄得明白。
不評判是非,不評價對錯,單說師徒二人公開叫板,鬧得滿城風雨,街頭巷尾熱議這事,讓人不得不深思,處理人際關系時,是否有更妥帖的方式?在憤怒逼喉的那一刻,能控制住怒火,理性對待,局面是否就會沒那么難看?
培根說:“在人含怒時,千萬要注意兩點:第一不可惡語傷人,第二不可因怒而輕泄隱秘”。
顯然,曹云金在狂野的怒火中,將培根所說的兩點禁忌都犯了。不僅數落郭德綱為錢不擇手段,還大爆陳年隱私,新賬舊賬算得清楚明白,郭德綱竟一時無言以對。
有人說:“憤怒,以愚蠢開始,以后悔告終”。曹云金是否會后悔自己燒了這把怒火,我們不得而知,但憤怒,毫無疑問,會傷人一千自損八百,近者毀,遠者傷,無一幸免。
2.
導致情緒失控的原因有很多,極度的壓力、不合理的宣泄、一時的沖動,都可以讓人瞬間失去理智。而生活經歷、既往病史等因素,也可能導致一個文質彬彬的君子,在受到觸動的瞬間變成一個雙眼充滿血絲的暴徒。
負面情緒就像女人每個月一次的親戚,不論男女老幼,都會有負面情緒,且不請自來,抗拒無效,這是正常人都有的正常生理反應。有能力控制得住的,就相安無事,皆大歡喜,控制不住的,就各自上演人間悲劇慘劇滑稽劇。
我家鄉,有個同村的男人,從小囂張跋扈,從來不掩飾自己的情緒。高興了,就逗狗逗雞逗鴨鵝,鬧得全村雞飛狗跳。不高興了,就打人,大人小孩,男人女人,無一能幸免。因為知道他愛鬧愛打的毛病,許多人被打了也就打了,權當被狗咬了一口,日子倒也過得相安無事。
后來,有一天,他照例見著人就挨個敲打過去。不巧,碰著剛被家人打罵著趕出家門的Z,滿肚子委屈和憤怒的Z被敲打之后,怒火中燒,一股腦地將所有憤怒都傾瀉在他身上。兩人廝打成一團,越打越激烈,Z畢竟身高力壯,一把將他摁倒在地,掐住他的喉嚨,十幾分鐘后才松開,等Z反應過來時,他已經沒了氣息。
他因為不懂控制情緒,枉送了性命,Z被激怒,也平白無故地搭了條命。可惜可憐可嘆!
3.
美國生理學家艾爾瑪做了個實驗:將一根試管插在裝有冰水混合物的容器里,然后收集人在不同情緒狀態下呵出的氣體。研究發現,當一個人心平氣和時,他呼吸時,容器中的水是澄澈透明體的;悲痛時水有白色沉淀;悔恨時有蛋白質沉淀;生氣時有紫色沉淀。艾爾瑪將人生氣時呼出的“生氣水”注射到大白鼠身上,12分鐘后,白鼠死了。
由此,艾爾瑪分析認為:人生氣時的生理反應十分強烈,分泌物比任何情緒發生時都復雜,都更具有毒性。因此,生氣的人很難健康,更難長壽。
憤怒猶如一把慢性毒藥,悄悄吞噬人的身心健康,亦如隨聲攜帶的定時炸彈,炸傷他人的同時,也傷自己于無形。可現實生活中,憤怒體卻隨處可見。
而那些輕易動怒的人,大部分都是年輕人。這個年齡段的人不輕易表露內心,思想單純又富有進取心,好走極端,易情緒化,容易做出“沖昏頭”的舉動。
于是經常能見到這樣的場景:
夜深人靜,一群一群的年輕人,因為一句話、一個眼神或一個同樣不喑世事的女孩,化身古惑仔,手持長刀,在馬路上廝殺。
排隊買票,有人插隊,一個怒吼,一個無視,一場血雨腥風席卷售票廳。
高速路上,兩車齊驅,一車頻繁變道,不打轉向,不理交通規則,路怒癥一路緊追不舍,發誓要追到天涯海角,報一怒之仇。
地鐵,人潮擁擠中,拼搶座位,爭搶中,拉扯推搡,小小摩擦演變成世紀之戰。
怒火中燒,一言不合就動手的人,總能為自己找到各種理由:“人嘛,總有生氣發火的時候”、“誰讓我不痛快,我也得讓他不痛快”、“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
4.
莎士比亞說:不要因為你的敵人燃起一把火,你就把自己燒死。
我們有多少人,因為不懂得控制情緒,惹禍上身。也因為不愿控制情緒,而傷人傷己,賠了夫人又折兵。
我小時候住的那個村子,有兩戶人家,他們的房子緊挨著。可能因為房屋土地界線不清的問題,許久前就結下了梁子。雖然是抬頭不見低頭見的關系,但都視對方為仇敵。從我懂事起,就見過他們抄板凳、鋤頭大干過幾架。
后來有一次,兩家的小孩,因為搶奪一塊廢鐵在門前拉扯不清。一方的大人上前劈頭蓋臉給對方的孩子扇了一巴掌,扇得孩子哇哇大哭。這一扇一哭,瞬間引爆后者家長脾氣,新仇舊恨一起算,兩家老老少少共十二口人,紛紛加入戰斗。男丁對男丁,女人戰女人,菜刀翻飛,鐵鍬橫舞,村子里的男女老少被這場景嚇得閉門關窗,直到警察聞訊而來,才平息了這場戰爭。
那次的打斗場面是我見過最慘烈的畫面,印象最深刻的是,兩個老人被打趴在地,動憚不得,另一戶的媳婦,大腿插著菜刀面無血色地被抬上救護車。
一塊廢鐵就能引發一場血案,這是典型的情緒控制力太差的表現。
5.
有研究表明,一個人的情緒控制能力大小與人生成功與否有密切關系,但凡成功卓越之士們都是善于控制情緒的人。
其實,負面情緒控制不難,我們只需用心認清它的真面目,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就能與負面情緒握手言和。
一、傾訴。
美國某研究機構在長期的調查中發現,那些有穩定健康朋友圈的人,要比沒有的人長壽20年。也就是說與朋友交流想法、互訴衷腸,更有利于負面情緒的發泄。心理學家也發現,通過傾訴,可以減弱恐懼、驚慌等強烈情感時大腦組織的反應,還能激活控制情緒沖動的大腦區域,有助減輕悲傷和憤怒。當然,如果你沒有值得信賴的人,也可以選擇“自訴”,即通過自說自話的形式,也一樣能達到排遣負面情緒的目的。
一、聆聽音樂。
音樂能影響人的生理活動,特別是情緒。不同的音樂,可引發人不同的情緒反饋。比如一首《滾滾長江東逝水》能發人深思,哀嘆時光易逝,英雄都隨流水東逝去;一首《大王叫我來巡山》可以調動幾乎所有大人小孩的快樂情緒,讓人心情愉悅輕松;一首《漂洋過海來看你》讓人感喟愛情的甜蜜與憂傷。情緒低落時,可挑選有療愈功效的歌曲或音樂,伴你度過或孤寂或哀傷的漫漫長夜
二、堅持運動。
美國科學家做過實驗,讓長期堅持健身運動的人停止健身運動,同時把日常體力活動降低到最低限度。試驗的第二天起,被測試者開始變得緊張、焦慮、沮喪,但恢復運動后,他們的消極情緒得到消除,又變得愉快起來。由此可見,運動是對抗消極情緒的絕佳武器。
四、靜態放松。靜態療法與運動療法相反,就是選擇用安靜的方式沉淀自己,舒緩壓力和負面情緒。比如,閉目冥想,練字,看書,釣魚等。以靜制動,
我們總會在某個不經意的時刻,被激怒,被刺傷。此時,如若靜默、轉身、療愈、原諒,終有一天,我們會感謝自己的隱忍和克制。因為憤怒之火,燒過留痕,傷人傷己,不劃算。
END
讀完文章如果覺得有收獲或有同感,記得關注和點贊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