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末是學習周。
自從運營全谷物食養健康板塊,接觸的90%客戶都是大爺爺大奶奶,我就有一種自己真年輕的感覺,這周去聽了一場全球人口老齡化和少子化危機課程。
首先提到人口老齡化,我想起的是日本是老齡化位居世界第一的國家,根據聯合國確定的劃分標準,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數量占總人口比例超過7%時,則意味著這個國家或地區進入老齡化。所以,我們中國是在2004年開始進入老齡化社會。
一開始,黃老師拋出了美國作家泰德費的《當世界又老又窮:Shock of Gray》一書,在未來,人類將面臨一個“白發新世界”,我們需要思考,該怎么做才能善用這個即將變老的世界。
今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認為,全球經濟下行風險增加,風險源主要有貿易和技術的緊張局勢升級、通貨緊縮壓力加劇、地緣政治局勢緊張等,同時也談到了經濟下行風險的增加,背后跟人口結構的關系。
緊接著我們談到那些人口老齡化的發達國家。
法國,是聞名世界的埃菲爾鐵塔,是漫地紫色的薰衣草公園,是優雅的法國女人和浪漫的紳士。
因前任創業老板的husband是法國先生,老板曾提到:“我先生是來自法國大家族,稱“衰敗的貴族”,這是現在法國大家族面臨的困境,工作崗位緊缺。”
我因在法國某品牌公司工作的原因,也是知道法國完善的社會福利體系是很優渥的。簡單的說,大多退休老人拿著福利補貼,基本是不愁老半生的生活。
法國自2018年11月的民眾游行示威——黃背心運動,起因是馬克龍政府推行的加征燃油稅的決定,深層原因是法國民眾對現任政府各項政策的不滿,其中包含降低社會福利觸發到他們的直接利益。
法國,作為第一個進入老齡化的國家,未來需要面臨80~150萬老人的社會保障問題。
德國經濟陷入衰退,該國企業出現大批裁員,比如聞名世界第一的汽車制造產業也在大幅裁員。出口下滑和制造業面臨的壓力,德國已經開始服務業等經濟部門傳導。 在經濟背后,德國單身家庭比例占四成,獨居老人逾五成。目前德國人口老齡化22%,與芬蘭、葡萄牙同等位居全球第三。
意大利,全球第二大老齡化人口的國家,人口老齡化占比24%。
美國老人很有意思,因社會消費習慣的不同,年輕人不斷貸款,老人身負債務上升,于是會有老人出去打零工,在家幫忙帶孩子。老人在家長期帶孩子對于中國家庭而言是很平常的一件事,但在美國,他們個性獨立,崇尚自由,子女成家獨立,他們是不需要負責照顧孫輩。
英國,退休老人重返職場工作的比例上升趨勢,或因經濟壓力、職場需求、興趣愛好以及他們的經驗優勢等,目前英國凈人口移民增長,但到2050年,預測英國會有1/4人口達65歲以上。
新加坡,面對老齡化人口的增多,則是采取了延長退休年齡,2020年,退休年齡從62歲延長至63歲,到2030年,2020年,退休年齡逐步延長至68歲。
韓國,據報告顯示2018年成為全球第一個生育率跌破1的國家,同時昂貴的子女教育費也讓很多家庭面臨教育負債。
最后,談到日本,老齡化人口比例28%,這個已經步入超高齡社會的國家,因人手短缺, 中小企業逐漸面臨倒閉。這就是一個低欲望社會的縮影。
2022年起,中國超過2000萬人進入退休浪潮,并持續40年。
2050年,中國超過60歲以上人口達到4.8億。
那個時候,我已經65歲,想想自己周圍應該都是一群可愛的老頭老太兒了。
聽完這場講座下來,我不禁感嘆當我們都變老了,這個世界也真變老了。
趁著現在年輕之時,意氣風發之際,多讀多學多看多聽,走在趨勢的風口上,順勢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