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獨》都沒看過,你還敢說你懂文學

這是蘇暖的第6篇原創


“社長,你看過,百年孤獨嗎?”

“我看過一遍百年孤獨,還因為是老師布置的作業。我并不是很喜歡看外國文學,我更喜歡老舍,沈從文,冰心,他們的作品我看了很多遍。每個人的喜好和選擇都不一樣,看自己喜歡看的,就可以了?!逼咂咝钠綒夂偷幕氐馈?/p>

“《百年孤獨》我看了十遍,社長,我覺得你根本不懂什么叫文學?!?/p>

這句話一出,就像平地驚雷一樣,本來還有些吵鬧的教室瞬間鴉雀無聲。

大家面面相覷不知道該說些什么。

七七正在講臺上是非常的尷尬。

我笑著站了起來:“讀書這件事,有的人喜歡中國文學,有的人喜歡外國文學,有句話說的好一千個人心里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對于文學都有自己的理解,沒有對錯之分,文學社是讓大家交流,學習的地方,為了開闊彼此的眼界。此刻坐在這里的每個人都希望得到成長,而不是只為了討論某一本名著與文學的關系?!?/p>

“比如我,我寫東西只為了表達我自己的觀點或者感受,然后讓更多的人看到,我不強迫別人接受我的觀點,只要告訴別人我是這樣想的,讓更多的人了解我的想法,對我來說就夠了。”

第二天,我碰到了七七,她給我看了一條短信。大意是,你只看了《百年孤獨》一遍,你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文學,你沒有資格談論文學,作為文學社社長,不懂文學,你帶領下的文學社能有什么更好的發展,但是我呆不下去。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哈姆雷特。

我們在學習,讀書的過程中,慢慢的認識文字,認識文學,有的人走的快一些,有的人走的慢一些。

走的快的人,覺得文學讓他有了對世界新的認知,了解更多人間悲歡,看到了更多的時代進步。

走的慢的人,只看懂了故事,只看懂了某句話,甚至只是看了個故事。

人的認知和閱歷是隨著時間和經歷慢慢豐富起來的。同一本小說,二十歲看和四十歲看,思考的角度和看到的東西是不同的;同樣,看一遍的人和看百遍的人,看到的故事其中的深淺也是不同的。

閱讀,是為了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不是在看了很多遍,很多書之后,帶著自以為懂了的優越感,去評價別人是否懂得,是否有資格。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一群人在一起溝通分享,個體差異會帶來新的啟發。

聽聽別人的見解,談談自己的所得。

一個人的眼睛是有限的,無法360°看懂任何一本書,一件事。

一群人的眼睛是無限的,能夠從四面八方來探討每一個有意思的點。

相互交流,相互學習,彼此成長,才是正確的學習態度。

有沒有資格,配不配談論,當你有這個念頭的時候,你的路會越走越窄。

活到老,學到老。

活到老,讀到老。

這才是我們對待學習的態度。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權請告知刪除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收心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呢? 1.父母的陪伴是最好的收心表白。 2.提前幫助孩子改掉睡懶覺的壞習慣...
    孫彬洋媽媽閱讀 140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