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第三次看這部電影了,說實話,有點膩。但是感動依然在,也許這就是經典的魅力。它直通人性、跨越時空,一直走進你的心里。
這顯然是一部極好的心理咨詢教學片,很多人不知該如何做咨詢,于是帶著焦慮去學習各種咨詢技巧和干貨。我認為更重要的是,首先你要誠實面對自己、要真實,其次才是與來訪者之間的工作。
威爾是個桀驁不馴的天才,聰明、記憶力超群,口若懸河,卻到處惹是生非。無意中被MIT的數學教授藍勃發現。藍勃去警察局保釋威爾,并與威爾約法三章,一要每周參與解數學題,二是每周要做一次心理咨詢。
威爾并不情愿,于是在一開始上演了幾場如何成功逼退咨詢師的好戲。
第一次心理咨詢,威爾以犀利直白咄咄逼人的話語指出咨詢師的同性戀傾向,咨詢師憤然離場。第二次心理咨詢,威爾假裝配合催眠師實則戲弄他,咨詢師同樣羞憤難當。
其實威爾在這里會通過讓咨詢師感覺羞恥并成功激怒他們是有原因的,一個從小為了保護媽媽和妹妹而故意激怒養父揍自己的人,他的內心深處一定藏著無盡的苦痛和恐懼。這個生命也經常會感受到一種強烈的恥感——我不被善待,我不值得被愛,我可恥。
而威爾又擁有超常的智商與驚人的洞察力,所以他總能找到一個人最在意、最隱晦、最難以啟齒的地方,然后激怒他,最終擊敗他。這也是在不斷地重復自己和養父之間的關系。
而咨詢師之所以會“中招”,也是因為在他們自己那邊會有一份“不敢真誠面對自己”,自然無法承受威爾的攻擊,而且受身份的限制,憤怒也不敢直接表達,關系便斷裂了。
換了五個心理咨詢師,結果還是不行。藍勃決定找他的老同學西恩來。西恩一出場就是在課堂上講“信任”——如果來訪者不信任你,就無法坦誠相待,治療就沒有任何意義。還開玩笑說,如果不信任你,就不會跟你上床,要趁脆弱時下手。
剛出場的西恩給人一種和藹、穩重卻又幽默的感覺,后面才知道,這是一個真誠又富有智慧的可愛老頭。
而西恩與威爾的第一次會面,也非常有趣。威爾通過對一幅畫的分析而指責西恩的妻子出軌,西恩徹底被激怒了。但他不像前面的咨詢師因為被攻擊就放棄跟威爾的咨詢,相反,他直接表達了自己的憤怒,差點就揍了威爾。威爾瞬間驚呆了,這老頭,顛覆了他的固有認知,還真不一樣。
其實在一份關系中,如果彼此都將情緒藏起來不表達,那么這份關系一定走不遠,也走不深。因為情緒的能量不會消失,你不舒服了不直接表達,那么一定會通過其他更別扭的方式表達。那種感覺就像熱騰騰的一碗面你不直接吃,而是等到它放了好久都嗖了才吃,那種滋味,怎一個酸爽了得。
當西恩直接向威爾表達完自己的憤怒后,還愿意繼續咨詢。這就給了威爾在關系中的另一種可能,即便我們發生沖突,我也不會拋棄你。其實也是在威爾心中種下了一顆愛的種子。
西恩與威爾的第二次會面,他帶著威爾來到風景如畫的湖邊,那里春風愜意、湖水淼淼,這是一個很適合敞開心扉的地方。他告訴威爾自己半夜躺床上失眠,妻子的去世帶給他的傷痛,又像智慧老人一樣溫和地告訴威爾很多生命的體悟絕不是書上看來的,而他不過是個被嚇傻了的狂妄孩子。
最后向威爾真誠地表達:除非你想談自己,談真正的你,我就著迷了,我愿意加入。
第三次的會面就更有趣了。西恩和威爾兩兩相對,一言不發。一直等到咨詢結束,也沒說一句話。
其實這次沉默是威爾的試探,他心中對他人的“不信”太強,所以他要看看那份尊重是否真的在。西恩成功了,他讓威爾明白,原來在這個房間里他可以想講就講、不想講就不講。
這是一種來訪者和咨詢師之間非常微妙的互動,咨詢師如果能夠承接住自己的這份焦慮,穩住,而不是急著要打破沉默,那么來訪者的真正需求就會呈現出來。
第四次的會面,是威爾率先打破了沉默,開始講了個笑話,后來才表達自己真正的擔心——不敢走進親密關系,害怕對方不完美。
此刻,信任關系才真正建立。
西恩告訴威爾他妻子的糗事,在歡笑中讓威爾知道每個人都不完美,但就是那些不完美的小特質讓人懷念,愿意去守護陪伴你的那個獨特生命。我想,威爾的心收到了。
第五次的會面,很尷尬,因為威爾不愿真實面對自己,西恩質問威爾“你到底想要什么”,威爾一直回避。西恩直接表達自己的失望,并請威爾出去。
這次的沖突,很真實、有張力。其實咨詢師不必總是扮演善良的角色,在一段關系已經建立信任之后,沖突反而是有益的。沖突讓來訪者看到咨詢師也是活生生的人,是個充滿關懷卻也會憤怒的人。同時咨詢師真實地表達也會促使來訪者開始反思,反思“我到底想要什么”。
第六次,威爾遲到了很久,但最終來了。他已經想好面對了。當西恩提及威爾幼年的傷害時,威爾依舊以笑來掩飾。西恩不斷地說:這不是你的錯,這不是你的錯,這不是你的錯…威爾的防御徹底崩潰,抱著西恩大哭起來,像個孩子一樣,把所有害怕全部哭掉。
之所以西恩的咨詢能夠成功,最關鍵的是他和威爾的關系是平等而真實的。在威爾面前,他沒有“裝”,沒有把自己當成權威,而是呈現出一份敞開的狀態。會受傷、也會原諒,會憤怒、也會憐惜,愿意接納自己,也愿意接納別人。這樣一個活生生的個體,帶著對他人的愛與關懷,一點點地接近那個嚇壞了的小孩。
拋開一切咨詢技術,只有生命才能遇見另一個生命,也唯有愛與真實,方能扣開心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