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出頭的年齡,談不上有閱歷,但多少有屬于自己的體驗;思想說不上是成熟,但多少有源于內心的多樣想法。不知道同齡人是否和我一樣,有時候腦子里會冒出這樣的想法,如果過去的人生的某個環節發生一點點變化,是否現在的自己會是另一個模樣,會身處另一個不同的地方,接觸著一群不同的人,過著不同于現在的生活?
如果當初沒有那份渴望與堅持,那么現在的自己是否吃著青春飯,將最美好的年華囚禁于工廠?如果當初能多努力一些,那么現在的自己是否在自己夢寐以求的環境中學習和生活?如果當初的選擇隨意任性一點,那么現在的自己是否會錯過一份緣,錯過一幫人,錯過屬于現在的美好?
關于過去的如果是如此神秘,因為那里充滿了關閉的可能性。就好比乘船一般,你在這個碼頭上了岸,那條叫做過去的小船仍會繼續向前行駛。你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它遠去,卻無力將其挽留。你完全預料不到它接下來還會遇見什么風景,還會經歷什么風雨,并且這一切都已和上岸的你毫無關系了。
不管你是自己決定在某個碼頭上岸,還是不小心被命運扔在了某個碼頭,你唯一能做的是一直向前走,去看看是否有意外的驚喜在等候你的到來,或者有意外的荊棘在等待著你去劈砍。如若不然,你將一無所得。過往如云煙,或許形容得太瀟灑,有多少人能真的不念過往呢?只能說人能將其看淡,不郁結于心,不沉湎于情。過去了的東西即定義為回憶,定格為一種靜態的畫面,僅供后期的懷念。當然,那也是一種情感的沉淀,一種歲月的積攢,悲喜均有摻雜,但那僅僅是屬于逝去的時光。
不管你選擇了在哪個碼頭上岸,亦或被命運拋在了哪個你不想停駐的的碼頭,人不能總守著過去過日子,應當以一種新的姿態去面對擺在眼前的一切,即便摸爬滾打也要有最好的過活。你的客觀現狀并不能決定你的將來,你的一次挫敗并不能否定你的付出,你的一時想法也并不能決定你將不會改變。人應該像一朵太陽花,永遠渴求著燦爛陽光的沐浴,永遠不忘追尋溫暖,永遠向著太陽的方向傲然成長,哪管黎明前還是無盡的黑夜呢?
在屬于你的那片土地,你有義務去讓它變得肥沃,讓它充滿溫度。如若你手上的土地太過貧瘠,不要悲傷,不要哀怨,那是命運想讓你變得更加堅強,變得更加努力,因為你需要一個更強大的心和一份更大的毅力去耕耘、去打造一個充滿奮斗力量的沃野。生活不會相信眼淚,但它會相信汗水,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不能說付出的會完全會和你得到的成正比,但永遠是有成正比的趨勢;然而你若吝嗇你的努力,那么別怪生活對你無情,該說對不起的不會是生活,而是你自己。
世界這么大,你需要去尋找一種歸屬感。不要將自己囿于一個小的圈子里,因為自己一個人的世界確實太渺小了。像井底之蛙一樣生活,人會太安于現狀,思維會固守一個模式,眼光會局限于一方天地,對外界的感知會趨于遲鈍。趁年輕,多跳出自己的圈子,去眺望圈外的世界,即便處于一個低的平臺,你也可以大膽地向上、向遠看。要知道,登高才能擁有廣闊的視野,才能一品空曠的魅力;前行才能遇見別樣的風景,才能感受遠方的美麗。只有在不斷地嘗試、不斷地感悟當中,你才能尋找到你想要的一種生活狀態,才能理解他人生活方式的不同。正是在這一存在自身對比的過程中,你會更加明白自己的方向,更加清楚自己的執行力要作用何處,從而去總結一個真正的自我,并為更好的自己而努力!
風華正茂,你我還擁有著單純的學生時代,沒有外界的過多壓力,沒有過多的生活顧慮。你我面對的是機會和多彩的世界,你可能會在眾多的機會中被動或主動地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可一旦選擇了,我們就該將其視為一片荒蕪之地,去盡情探險,去盡情開拓,細細地去踏遍每一寸土地,用親身體驗去決定放棄與否,畢竟人生路上難免遇上死胡同,有時放棄往回走是正常的!當然,一時的失意必然會挫傷人的志氣,所以我們也應當有“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的豁達,磕磕碰碰在所難免,站起來拍拍土,還是不礙往前走。
人就應該活成一朵太陽花,在黎明的曙光來臨之際,拋卻前一秒的黑暗,以一種飽滿的狀態去迎接暖陽賜予的第一縷陽光,永遠向往光與熱,永遠積極向陽,永遠在陽光上盡力生長,盡情綻放!確實,人不應當過于眷戀定格的過往,應當拋卻一些東西只顧勇敢向前,只愿拼力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