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磨一劍,從WHV的野孩子到新西蘭國立高校國際辦公室一員,海外職場,我究竟經(jīng)歷了些什么?---(連載七)

上回說到我基本上定下了求職的方向在國際教育。那么剩下的事就好辦了。

新西蘭這個巴掌大的地方,八所國立大學,十八所理工學院,一共26個單位,隨便NZQA

官網(wǎng)上一搜,名單妥妥的都有。


搜集完名單之后, LInkedin就派上了用場。我通過LInkedin基本上找到了所有院校國際辦公室的負責人的名字。


名字都找到了,下一個問題就是如何繞過前臺和負責人通電話了。


這時候我就把之前國內(nèi)做銷售的時候打Code call學到的技巧全然的用上了,以前一天一百個valid call也真不是白打的


也不繞彎子了,給點干貨如下:


Me: Hello morning, can I talk to xx please (他們國際部負責人的名字)

Reception :Sure, may I know who is calling?

Me: This is xx calling from XX institution International office (我當時實習的單位)沒有實習單位的童鞋就說自己是從xx學校打過來的。(不要透露自己是個學生的身份),如前臺堅持問你要干嘛, 你就說its regard to a reasearch we are working on (等下告訴你為啥,這可不是撒謊喲 )


Note:一般這種情況下前臺都會給接過去了。 如果前臺告訴你經(jīng)理不在,那你可以問一下經(jīng)理大概何時回來, 或者直接詢問他的手機(50%的可能你可以拿到)建議不要留下你的電話和名字,因為對方經(jīng)理日理萬機, 不知道你是誰估計也很難給你回電話。就算回了發(fā)現(xiàn)你是個求職電話,你倆都會很尷尬。


如果非常幸運, 電話接通了,那么你就可以用下面的Script:


Me: Hi xx(對方名字,一般說first name 即可,新西蘭這個大農(nóng)村沒有人叫對方什么Sir Madam的 ) ,this is xx calling from xx institution International office, are you available to talk now?


一般從同行打來的電話, 對方經(jīng)理都會比較好奇,如果他們不是特別著急或者在開會, 基本都會愿意聽你說,而且第一個問題是詢問對方是否方便接電話, 一方面顯得你比較有禮貌, 另外一方面呢就堵住了對方待會說“哎呀我很忙沒空聽所說話”的借口 (捂臉,以后不要說我教你們的。。。)


然后繼續(xù)probe。。。


對方: Yeah, sure, how can I help?


下面有兩種電話方案,分別針對有行業(yè)實習經(jīng)驗和沒有行業(yè)實習經(jīng)驗的孩子們


方案一: 你沒有相關(guān)行業(yè)實習經(jīng)驗,小盆友們看好了啊~~


Me: I am a student from xxx(學校)studying xxx, I am currently conducting a career reseach regard to xx industry, your company has came up as a leading company in this industry, therefore just wondering whether I can book in 30 minutes with you to gain some valuable insights from you for this industry?


根據(jù)我的經(jīng)驗, 因為你不是直接和對方要一個工作而只是要一次見面了解行業(yè)知識的機會,基本上5次里面3次對方會說ok沒問題。 只要你見到了對方人了,剩下的你應該知道要怎么做了。。。如果大家都不知道,那我就可以考慮在奧克蘭本地開個求職講座了。。。


方案二: 如果你有同行業(yè)的實習或者本地工作經(jīng)驗,那么你的話術(shù)如下:

I have been working in xx as a intern/其他職位 for xx months, most of my deities are xxx, xxx, (列舉不超過三樣), I am really passionate about this industry and currently looking for a full time opportunity. I have done quite a bit of research for your organisation, just wondering whether I can come and meet you and discuss how I can add value to your company if you are available?


這種做法的風險比較大, 因為你直接要一個工作機會和面談的可能,所以在每次電話之前你都要做好充分的調(diào)查, 充分的想好你為什么想要為這個公司工作, 因為對方很可能直接順著你的話在電話里就開始對你進行提問。


這種做法的好處是, 一旦對方同意見你了, 你拿到工作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10 個電話, 我當時中了3 個面試 。 當然可能和我后來逐漸形成的Kiwi口音也有關(guān)系,好幾個潛在雇主在電話里完全沒聽出來我是個中國人。。。直到收到我的簡歷。。。

國際生在新西蘭就業(yè)市場是很吃虧的, 因為簽證,本地工作經(jīng)驗, culture fluency 等等方面的原因,很多公司一聽到你是國際學生覺得要幫忙支持簽證很麻煩, 就直接拒了你, 而能夠爭取見面再進行溝通,就可以打破很多這方面的壁壘 (當然,見面了你要好好表現(xiàn),見了面還稀里糊涂的就當作我什么都沒說。。。)


總結(jié)一下, 取個英文名, 不要用qq郵箱(問我為什么的人拖出去斬了),簡歷上不放照片,年齡,婚姻情況, 生日等任何和你工作能力無關(guān)的信息 。 新西蘭法律明文禁止任何形式的歧視,什么未婚未育女性是高危人群然后要簽什么兩年內(nèi)不能生育的申明的事根本在這里不存在, 因為HR面試的時候都不可以問你這些信息,問了就違法。 更不用說什么簽兩年內(nèi)不能生育的不平等條約。。。我曾經(jīng)和這里HR聊過中國一些企業(yè)的這種申明,對方瞪大了眼睛覺得簡直是天方夜譚。 。。



最后呢,我通過這些code call順利的拿到了3個面試,中了一個。 ?然后通過學校一個老師的referral拿到了另外一個學校N的面試并且順利拿到offer。 再加上后來單位的這個offer, 一共3 個offer在手,最后我選擇了現(xiàn)在的這個單位。


總體感受, 紐村人民非常friendly,我在打這種求職cold call的時候,沒有一個人直接掛我電話,都非常耐心的聽我把話說完, 即使沒有職位,也在電話里道歉說不好意思沒有職位,但是你這樣做非常棒,繼續(xù)加油。


有一個經(jīng)理在半路開車,我電話過去,他說他在開車,不方便接電話, 我立刻道歉掛了電話, 結(jié)果5分鐘后, 他就在路邊安全區(qū)停下了,給我打電話, 在電話里就開始了簡單的interview。


簡歷一定要真實。不要騙人。 因為你最終瞞不住,就算你進去了,也會被發(fā)現(xiàn),最后對你長期的職業(yè)發(fā)展沒有任何好處, 而且奧克蘭就是個村。。。應該說新西蘭就是個村。。一旦壞了名聲, 很難再挽回。以后連找老婆/老公都困難啦。。 奧克蘭隨便加個華人的微信,一打開,起碼都有3-4個你倆的共同好友在朋友圈贊來贊去哇。。


我通過Referral拿到的那個面試機會, HR恰巧和我一樣都喜歡Toastmaster,從這里展開聊了許多, 也問了我很多關(guān)于TM的問題,而去惠靈頓面試的一個面試, 對方問我如何理解德國哲學家康德的 counter-utilitarian nature of his moral philosophy,因為我在我的愛好里面寫“Philosophy” 哲學 , 對方剛好也是個哲學愛好者,我如果真的是為了裝B亂寫一通當時就瞎了。。。


今天就先到這吧。 下一篇我會講講我是如何從我現(xiàn)在這個單位拿到permanent的職位噠~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