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30歲,周圍的朋友都開始陸陸續續當爹當媽,在跟他們的溝通中,我分明感覺到一種濃烈的、不加掩飾的對于孩子的愛。孩子的小手、小腳、大眼、嘟臉,每一處都讓這些新爹新媽們愛的死去活來。其中,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我的孩子真的是世界上最好看的孩子。看著他們的眼睛,我能感覺出來,他們沒開玩笑,他們真的是這么覺得。然后,我就想到若干年前我讀到的一篇心理學文章。
這篇文章主要討論的就是媽媽為什么覺得自己的孩子長得最好看,其中有各式各樣腦洞大開的理論,絕大多數我都忘了了,而有一條我印象頗深:
媽媽覺得自己孩子最可愛最漂亮,原因之一是媽媽在生孩子養孩子過程中付出了太多。認為孩子漂亮的同時,媽媽其實也在肯定自己的功績。
記得當時剛看到這個解釋的時候,我腦子里就泛起一陣惡心,我心想,媽媽覺得孩子長得好看這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么?母愛如此偉大,你怎么能用如此自私的理由來褻瀆她?于是,這篇文章我也就沒有再看下去。
可是,隨著年紀漸長,讀的書也越來越多,為人也越來越平和。每當我看到可愛的孩子時,那個觀點都會在我腦子里蹦出來,時間久了,那種本能的反感厭惡也逐漸散去,取而代之是平靜的思考。這一思考可不得了,我好像發現了人性中一個巨大的秘密
|我們本能的認為自己很重要
你別看這個觀點平淡無奇,如果你真的會用,在人生的各個方面,你將無往而不利。
不信?往下看
1.商業策略
1950年代,美國有一家公司做蛋糕粉的公司業績一直上不去,管產品的人也做了很多次配方改進,但結果都不如人意。那這家公司應該倒閉了吧?
沒有,因為一個心理學家找到了問題所在,這位心理學家發現,蛋糕粉的滯銷的真正原因是這種預制的奶粉配方太齊全,以至于家庭主婦們在使用這個產品的時候,根本感受不到自己的價值,這些女人們認為用這個產品完全不能在自己的孩子和老公面前展示出自己的價值,他們想做好太太好媽媽的愿望沒有得到實現,于是,他們就不用了。
最后,這個公司就故意把一些產品的輔料,比如蛋黃,給去掉了,然后讓家庭主婦們自己加入蛋黃,做成最終的產品,就因為這一個小小的調整,這款蛋糕粉賣爆了。
你看,這里面幾乎啥都沒變,唯一變的,就是女人們在乎自己的心被滿足了。
商家其實早都已經發現并開始利用人們這種“覺得自己重要”的人性,比如,
? ? ? 1,宜家的很多家具都是用戶買回家自己組裝的,因為這樣的家具,用戶會本能的愛。
? ? ? 2,很多釣魚的朋友都有會發現,自己釣的魚做出來的菜都更好吃一點
? ? ? 3,城市人這兩年流行到果園去采摘水果,摘回來的草莓、櫻桃、蘋果等等等等,大家都覺得比在外面買的好吃
難道這些都是巧合么?
反之,如果這個人性被用反了,你就慘了。比如,當你在商場里挑衣服,后面跟個導購不停的給你推銷產品,那你肯定煩死了,因為你覺得,老娘是有品位的,是有自由意志的,我買衣服你憑什么指手畫腳的?
理解了這個道理,你也就明白了為什么當你進入channel這樣的奢侈品店沒人理你了,不是因為導購看你是個屌絲不愿意理你,而是因為他要讓你覺得在這里買東西,是你自己的決定,you own yourself.
2.人際溝通
看了商業上如何玩人,你是不是感覺到很絕望?
完全不用這樣,因為你一旦懂了這個道理,它就變成了你的武器。
我過去一直是做銷售的,所以剛開始做銷售時,經常會和那些銷售的老司機廝混在一起,請教他們一些和客戶搞關系的方法,其中絕大部分的技巧都還給他們了,但有一條我記得很清楚
和客戶聊天的時候,請記住他說過的某一句話,隨便一句話都可以,并且在下次見面的時候把這句話復述出來
當然,在你復述之前,你要加上這句話:吳總,你上次不是說過這么一句話么?
否則要是他都忘了自己說過這句話,你這馬屁就拍歪了。
在后來的工作中,我發現這種還真挺好使,每次我見面,就請他賜我一張名片,然后在他的名片上亂寫亂畫,把他說的都記下來,下一次見面的時候,我早忘了他說過啥了,可是只要一拿出來名片,馬上就文思泉涌,那關系就嗖嗖的升級了。原因很簡單,你要讓他感覺到他自己被重視。
再舉個例子,在工作中,我們都知道要經常和老板保持溝通,原來我總以為,這不過是讓他知道我在干啥,知道我沒有偷懶。可是,當你想明白了今天所說的人性,你就會發現,你不僅要保持聯系,還要讓他給你意見,不僅要意見,而且還要采納,為啥?
原因很簡單,因為你要讓他感覺到,他在你的工作中是付出了的,而且這種付出越多越好,多到他為了你的工作和自己老板撕逼才好呢。這么一來,他對的工作也就更重視,給你的支持也就越多,你的工作也就越好做,說白了,你是自己工作的老爸,你要讓你的老板做孩子他媽。
3.情緒管理
估計看到這會覺得我很厚黑,其實并不是。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無時無刻都在對外發生關系,而如何處理這些關系,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你的幸福程度。所以你要經營對外的關系。
可是,這還不夠。
因為在現在這個生活壓力越來越大的時代,我們花了太多的精力去打理自己的社會關系,卻很少思考自己和自己的關系,而這種關系一旦理不清,你的心里就會產生起伏,是為情緒。
那我們就用今天所說的理論來思考一下情緒管理。
現代心理治療領域,有一個大神,大家應該知道一下,他叫做阿爾伯特·埃里斯,我們就管他老阿吧,老阿是理性情緒行為療法之父,認知行為療法的鼻祖,在應用心理學十大最具影響力排行榜中,他甚至比弗洛伊德排位還要靠前。
那么,他為什么有這么高的聲望呢?因為他發明了一套人人都可以學會的情緒管理方法——情緒管理ABC療法,其中
A代表挫折或阻力。
B代表想法,尤其是不理性的想法。
C代表隨挫折和不理性的想法而來的結果。
理性情緒行為療法認為:表面上看起來C來自于A。但實際上你的想法B更為重要。
當你在重要目標上受挫時,如果你的反應是一種傾向或者愿望,在這時你會產生一些不太愉快但卻健康的情緒,比如后悔、遺憾、對自己的不滿等,這些情緒給你帶來的是積極行為。但如果你把自己的愿望變成了一種必須達成的要求,則通常會產生不健康、毀滅性的負面情緒,帶來對自己不利的結果。你要做的就是承認自己的這種想法是不利的,也是沒有必要的。
舉個例子,如果你今天考試失敗了,而且你清楚的知道這次沒考好,是因為考試前沒有好好復習。那么,下面這個反應就是正常的
? ? ? ?媽的,早知道就不應該出去玩,估計回家要挨揍了。
可是,如果你要是做出這個反應,那你的情緒管理就出現了問題:
? ? ? ?我靠,我真是個傻叉,這么重要的考試我都不重視,那我以后肯定廢了啊,我就是腦子不夠用的人
注意到沒?這兩種反應的區別,就在于前者只是對“行為”的評價,后者卻把問題上升到了自己的能力甚至人格的高度,而根據我們前面所說的,每個人其實都很在意自己,那么,后者產生的反應一定是非常劇烈的,因為它動搖了你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你如何看待自己。
所以,理解了今天所說的人性之后,請不要給自己亂下定義,也不要給自己的孩子亂下定義,孩子如果上課沒聽懂,那只說明他還沒有掌握聽課的方法,而絕不是因為他是個笨蛋,更不是我們常聽說說的“兒子啊,你和你爸媽都一樣,就是不擅長語文”。
4.真的是一代更比一代強
最后,我想說回一開頭關于孩子好不好看的事情。
這兩天看了一本書,叫做《生猛的進化心理學》,這本書把很多我們常見的現象都從進化的角度來解釋,非常有趣,其中關于結婚生子,也有一個好玩的觀點。
作者認為,有權有勢或者聰明的人家,更有可能生男孩。這是因為從進化的角度來講,人類更趨向于把自己的好東西傳給能用上它的后代,那么,財富地位對于男孩和女孩誰更重要呢?當然是男孩嘍。
而且這不光是一個猜想,它已經得到了統計學意義上的證據:
? ? ? ?有人對美國政界人物和德國富人調查表明,他們生的的確更多的是男孩,類似的,工程師和科學家生兒子的比例也比較高,其中生兒子和生女兒的比例是58%:42%,也就是每138個男孩對應100個女孩,這可是遠遠高于人類生男生女的正常比例的。
按照相同的邏輯,長得好看的夫婦更有可能生出漂亮的姑娘,因為美貌對于姑娘更重要。
當看到這的時候,我突然對孩子長得好看與否的問題釋然了,因為我知道,無論如何,孩子都會比我強:男孩比我有錢,女孩也會比她媽漂亮,而我又不是很窮,我媳婦也長的很美,如此這般,孩子還差的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