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這個中國年也是注定不凡的,因為疫情的原因,相應國家的號召就地過年,今年我們也沒有回老家。這也是這么多年來在外地過的第一個春節。也是成家以來的首個小家的第一個春節。
也是為了熱鬧,我們邀請了朋友一家和我們來家里過除夕。朋友他們小兩口也是因為疫情回不去了。我們兩家算是在他鄉一起“團聚”了。
為了準備年夜飯,我和老婆臘月二十九特意去趕了一個當地的泊里大集,這個集市據說有300多年的歷史了。距離我們所在的位置有四五十公里遠呢。不過還好有地鐵直達,正好沿途可以看看西海岸的風景。地鐵做了一個小時的時間,到了集市附近,我們在地鐵上,放養望去,烏泱泱的全是人還有各類攤位,好不熱鬧!下了地鐵,我們從站點租了兩輛電動車騎了過去。五六分鐘就到了。泊里大集宣紅的四個大字屹立在集市的最東邊,也是比較醒目的。集市上買什么的都有:各類農產品的、門聯福字的、水果的、年貨榨菜類的、鮮花的,新衣服的還有各類的小吃,聽說這個集市還有非常好喝的羊肉湯,不過當天我們去的也是有點晚了,到達那兒都十二點半了。這個集市是早上的6點就開始了一般到下午的一兩點就結束了。
人山人海的熱鬧勁,混雜有各類的叫賣聲,還有陸續穿過的汽車、三輪電動車。算不上人聲鼎沸,那也是“歡聲”此起彼伏,連綿不絕!
托著車子我們在各個攤位前轉悠。青菜類、配料類、廚具類、小吃類,還有門聯福字,買了個一應俱全。一個多小時吧,把要買的年夜飯材料準備了齊全。臨走的時候我們還買了些炸串吃。
二十九趕大集,三十下午開始準備年夜飯了。老婆從下午2點就開始了她的大廚之舉。今年的年夜飯都是她的杰作,我在廚房也只是打打下手。先從一個蘑菇燉雞開始。用新的空氣壓鍋開整。昨天晚上已經開了一下鍋,今年直接就可以用了。這道硬菜流程還是很復雜,我在一旁看了半天,又是炒雞就是熱粉皮,還有木耳,反正到最后全都燉到鍋里去了。小火燉著,于此同時旁邊的鍋開始炸帶魚了,也是昨天處理的帶魚一塊一塊的。裹上面了,開始用筷子一塊一塊的在油鍋里炸。不一會的功夫一盤油炸帶魚就好了。
這算是兩道硬菜了。有魚也得有肉不是!買的豬肉全讓我給絞了成為餃子餡了。最后拿火腿來湊吧。切了一整塊火腿。后來老婆又整了兩個涼菜:油潑藕片和一道涼拌菜。湯菜類準備了火鍋海鮮大蝦豆腐湯。
下午五點半的時候朋友他們過來了。他們夫妻兩人也是第一次在外地過年,他來自美國他老婆是蘭州人,不過都挺喜歡吃餃子的。到了家里之后,我們一起包餃子。這個環節我可是一點忙都幫不上的:不會搟面皮也不會包。也就端茶倒水。每年年三十的時候,一般都是我媽在家里包餃子,妹妹和老婆幫著一起包,我和老爹第一旁磕著瓜子看著電視,那個頻道一定是央視的“一年又一年”品味著 各地的年味,今年換了地方了,在青島和朋友們一起包餃子!有幾分更想念家里的除夕時光了。到了六點半左右,餃子就開始下鍋了。年夜飯籌備階段也就等這鍋餃子了。不一會的功夫餃子出鍋了。7點左右我們就開始吃上了年夜飯。今年的年夜飯比往年多了一道菜:朋友親手做的糕點。這桌年夜飯也算是中西合璧吧!
對于中國人來說,除夕夜怎么能少了春晚呢。吃了沒一會春晚就開始了。前幾年在家的時候,家里叔叔嬸子和奶奶都在我家過年,一大家子熱熱鬧鬧的,春晚成了背景音樂了。人多根本也聽不清楚。今年春晚對我們來說算是一個主要的娛樂活動了,也借助這個機會和朋友好好安利下中國特色的春晚。我竟是從頭看到了尾!
關于今年的春晚,在內容上沒有什么大的亮點,一晚上下來,對于今年的舞美還是印象很深刻的。數字化的場景設計著實吸引眼球。可是在節目上除了岳岳的相聲還有有關疫情的小品、國寶回國等節目,沒有其他的深刻印象了。還有一個的話就是很多的新人新面孔吧。不尬,就是太平了!看到最后居然都快一點了。送完朋友我們回來又是看了一會。手機這個時候也受到了很多朋友的新年祝福~
回復了大家的消息的同時,偶爾也會聽到幾聲爆竹的聲音,這竟讓我想起了家里的爆竹聲。一般剛過了除夕午夜12點的時候,周邊的鄰居開始放起了鞭炮,這個聲音可以一直持續到天明!而我們也是和著這聲聲爆竹聲音進入了夢鄉。期待著第二天的拜年:去各位長輩家開始拜年,那是一個熱鬧歡快~在他鄉竟少了這些,卻多了些思念~
一年又一年,歲月在不停的流轉,日子多了很多的年輪,人的記憶中也多了很多歲月的痕跡,我們不斷長大,也在不斷變老~不變的是我們對美好未來的憧憬和向往~
2021年2月12日下午記錄于青島西海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