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侶之間,情緒的反應要可預測

首先,一個正常人的情緒應該是有階段的,從不生氣、有點生氣、很生氣到生氣爆了的這個過程,應該是像綠燈、黃燈、紅燈一樣循序漸進的。愛侶之間,也是他那個樣的道理。

相反,唯有那些慣于否認情緒的人,才會在忍無可忍的時候突然爆發,從綠燈一下跳到紅燈,讓旁人不知所措,也就是俗稱的“翻臉像翻書一樣。

所以,情緒溝通的第一步就是察覺情緒、小幅釋放、提前預告。

比如,愛人跟你開玩笑,你覺得被冒犯了,你可以平靜地地跟伴侶說:

“這個笑話讓我不太舒服哦,親愛的你要再這樣說,我可要生氣嘍?!?/p>

這種說法就稱為“預告”,意思是讓另一半知道你已經進入“黃燈區”,有點不開心了,請別再繼續了。

但請注意,當你說出這句“親愛的,你再這樣說,我可要生氣嘍”的時候,你有沒有生氣?還沒有,對不對?所以,如果對方就此停止玩笑,你就應該能夠恢復綠燈,當作沒事,大家重新談笑。

相反,那些不懂預告的人,面對玩笑總是一聲不吭、忍了又忍,直到終于忍不住發出類似警告時,他其實已經生氣了!情況則往往就會變成這樣:

“這個笑話讓我很不舒服,親愛的再這樣說,我可要生氣啦?!?/p>

“好,那……對不起嘛?!?b>伴侶如是說

“對不起有用嗎?知道對不起你還說!”女人暴怒說

你看,懂得察覺情緒、小幅度釋放、提前預告的伴侶,與伴侶溝通就會是可預測的、可挽回的,因而也會讓周遭人覺得跟他溝通是有意義的。

其次,處于情緒中的另一半,要勇于坦白說出自己的需要。

要知道,情緒不好需要體諒,和身體不好需要照顧一樣,本質上都是一回事。但身體不好需要人照顧,你要直說,不能強行說自己很健康,指望別人發現你不對勁的時候再來關懷你。情緒不好也一樣,明明是心情不好想讓別人照顧,非要說自己沒事,那就難怪會有矛盾了。

所以,千萬不要把自己的情緒包裝成別的東西,要直接說出來。別擔心,其實人可以接受理性的需求,也可以接受非理性的需求,但是你如果想把非理性的需求包裝成理性的需求,反而會有很多人接受不了。說白了,你講道理,伴侶當然尊重;但是你明說你現在不想講道理,伴侶也可以體諒;最討厭的就是你明明不想講道理,卻非要包裝成你是在講道理的樣子。

這個時候,你倒不如直說自己有情緒,說得越坦誠、需求越具體對方就越會照顧我們的情緒。來看兩個案例:

“我生氣了,很不開心,你別回嘴,讓我罵一下!”

這句話就是坦誠情緒,而且提出了非常明白的訴求:“我要罵你一頓發泄一下”。愛人會覺得你雖然發脾氣,但后果可以預測,所以就算后面的話說得重了點,也不會太有心理負擔。而且話已經說明白了,我沒在講道理,伴侶要是還堅持和我講道理,就是你不講道理了。當然,如果你覺得這句話有撒嬌的味道,只適合女生,我們還有一個適合男生的霸氣版本:

我正在氣頭上,不想聽什么大道理,就算是天大的事,也等我消了氣再說!

這句話是挑明了“不想聽你解釋”,所以就算我有什么地方錯怪了、誤會了,也先別來跟我分辯對錯,請等我把情緒調整好了再說。此時,由于你的訴求明確,所以當伴侶知道“你不是不講道理,只是現在不想講道理”的時候,就能更放心地看待眼前的沖突。

總之,坦白說出自己的需要,會讓其他人更能預測你的行為,從而不會產生排斥心理。雙方明確了事情會走到哪一步,就可以和和氣氣地處理情緒問題,而不會真的傷了感情。畢竟誰都有需要情緒宣泄的時候,互相忍一下,其實也就過去了。

或許有些人會覺得,哪有那么容易,這里頭說的未免也太理想化了,畢竟很多時候,我想發泄情緒,但別人就是不讓啊!

對此,你要知道,情緒溝通是要慢慢建立信任度的。如果你每次說出“我現在想發泄一下”后,大家只要配合,等你情緒過了,就能恢復正常,并對朋友之前的包容表示感激,那么久而久之,旁人就會相信你是個雖有情緒,但卻能自控的人。

相反,如果你每次想發泄卻又不說,或是說了卻又不說明白,抑或是說明白了卻又變來變去,那么久而久之,既然你的情緒反應不可預測,大家自然也就懶得配合。

常用對待另一半句型

這個笑話一點都不好笑,再這樣我可要生氣啦。

我不開心,我需要聽你說一些好話!

我現在正在氣頭上,不想聽什么大道理,就算是天大的事也等我消了氣再說!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