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沒有主題,便沒有方向,其結果是不能深入研究問題。
? ? 就算是寫作,也會因主題的不同,導致寫作的內容的不同。同樣是講道理,有人講道理是為了政治的需要,有人講道理是為了談談對生活的看法。有人講道理是單純的方法論。因其目的的不同繁殖每個人建樹不同。或許對于我來說沒有主題的主要原因是因為靈感的缺失。所以找不到主題。我曾認為如不吸收新的思想,知識,就無法有寫作的欲望。但是現在問題出在,有些人的文章看著看著就感覺沒什么意思,于是就放下一本書去看另一本書。我想找到一個一見如故的作者。但是好像無法實現。
? ? 我最大的缺點就是無法堅持做完一件事。許多時候看書只是一時興起。所以我覺得在看書學習知識這個問題上,我是存在問題的。有時看一本書,看不懂時或覺得晦澀時我就放棄看這本書,結果這半年來我讀過許多本書,但是讀完的卻寥寥無幾。所以以后不能因為有人說不好看的文字還不如不看,就放棄讀完一本書。有時我覺得有人的建議是正面的,有人的建議是看似正面實則是反面的。對于懵懵懂懂我來說無法分辨建議正反面,是讓我感到害怕的。我之所以做任何事半途而廢的主要緣故就是無法分辨建議的正確與否。所以每當我做到某一過程時,我就會猶豫,因為某某說過這樣下去是不好的,我就放棄這樣做,可是放棄以后過段時間因為在另一個問題也出現這樣的問題,于是我就再次放棄,久而久之導致我什么都知道,卻不知道自己知道什么。
? ?我自認為是聰明人,聰明人的特質是可以洞察事物的根本。而我自認為可以看到事物發展的結果。所以才會每做一件事就以看到事物發展結果為由來說服自己不再繼續做下去。現在看來是可笑的。因為如果我以看清事物發展結果而不去做事的方法論去做任何事情,那么這個方法論本身就應該產生良好的結果。可是我并沒有看到我的現狀是多么良好。反而有更糟的趨勢。如果說效果滯后,我只想說自從二次頓悟后我一直是停滯不前的。尤其是思想上,而且前兩次頓悟,以第一次感觸最深。其頓悟的原因就是因為日記的原因。所以從這一點看偏執,或看起來很傻的做法,其實是一種勇氣的體現。我們不能事事都計劃的井井有條。許多時候需要的不是理性的判斷,而是有勇氣去冒險。缺乏挑戰規則的勇氣是無法成就的根本原因。
? ?條條大路通羅馬。沒有什么亙古不變的道理。比起半途而廢的心智模式,偏執的心智模式更能體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