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生活:2017年我的端午小長假

時間的腳步似乎總快了很多,等你一晃過神來,端午小長假已過2天了。

翻看著自己曾經寫過的QQ日志,我看到了2016年的端午小長假(2016-6-9)那篇文章,不禁來了興致,來寫寫我的2017年端午假期生活。

【第一天】:老公加班,我一個人在家。

每個天晴放假在家的日子,必定是我大洗大曬、收拾整理最忙碌的一天。

我喜歡整潔干凈亮堂的屋子,在這樣的屋子里做什么事都精力滿滿,心情愉悅。

到下午四五點鐘,一切都整理完畢。

看著我的成果,小家煥然一新,床單被套還散發著陽光的味道,我很滿足。

此時再泡一杯檸檬蜂蜜水,坐沙發上看看書寫寫字,一種很放松而享受的慢生活。

每個周六,我幾乎都是這種狀態。

晚上等老公下班后,10點鐘我們一起去看了場電影《加勒比海盜5:死無對證》,

海盜劇情,帶有一點科幻片色彩,不是我喜歡看的那類影片。

難得老公第一次主動請看電影,影院3D效果不怎么好,沒有完全展現影片3D特效。

影片整體來看,拍得的確不錯,演繹了一段精彩、滑稽而又溫情的海盜故事。


【第二天】:弟弟來家里聚聚,老公買菜做飯,我一心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說了很多次早起跑步,可每次都食言,一覺醒來老公已從菜市場買菜回來,還給我帶了早餐。

起床洗漱,吃完早餐就打開電腦開始學習我的“興趣事業”。

我對電視、電影的興趣一向不大,偶爾遇上熱門的影劇就看看。其實更多的還是喜歡閱讀,看文字更讓我來勁。

《朗讀者》是我很喜歡的節目,第一季12期已全部看完。

今天來整理吸收其中的精華,對董卿的敬仰又上升了一個高度,

這個節目傳承的是一種文化藝術,透過文字展現生命之美、文學之美和情感之美。

感動人的不只是嘉賓的故事和朗讀,每期主持人董卿的開場白、結束語都很有分量。

12個主題詞高度濃縮了人生況味,每個主題詞都有特別飽和的情感濃度在里面。

遇見、陪伴、選擇、禮物、第一次、眼淚、告別、勇氣、家、味道、那一天、青春。

每個主題詞讀著,就覺得特別有品位,不得不贊嘆中國文字的博大精深。

董卿同樣是一位媽媽,她對如何平衡孩子和自己的事業,說出了這樣一段話:

“你希望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你就去做一個什么樣的人。

所以我還應該很努力地把自己變得更好,讓他在未來真正懂得的時候,他能從你身上可以學到一些好的品質。

我不想放棄我繼續成長的可能,不想因為他,我就變得止步不前了?!?/p>

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好,做孩子的榜樣,每一位為人母為人父的都該有這樣的信念。

在第12期董卿和馮小剛對話,引用了阿瑟克拉克墓志銘上的那句話:

“他從未長大,但從未停止成長。”(He never grew up, but he never stop growing.)

第一次get這個簡而不凡的話,引發了我的思考。。。

我們都是宇宙的孩子,我們都在探索生命的意義,都未曾長大;

但在探索人生、追尋生命價值的過程中,我們都在不斷成長,而且從未停止過成長,

經歷人生中不同的階段,完成那一階段該完成的任務,順生而行。


下午在吃晚飯前,手機響了是媽媽微信視頻,跟媽媽、軒寶聊了20多分鐘。

孩子不在我們身邊一年了,爸媽帶著他有些慣養,越發的調皮,精靈勁越來越多,經常弄得爸媽哭笑不得。

這一年時間,很明顯的感覺到缺席了很多父愛、母愛。

孩子對他爸不怎么親,視頻跟他爸只說幾句話,就說沒看到媽媽,要跟媽媽說話。

孩子長大長高了很多,爸媽對他說過的話,他都記住了,并還用同樣的話對爸媽說,完全像個小大人。

看看他們在家的對話,就知道這孩子是有多混蛋:

1、【吃飯場景】:軒寶自個吃飯,飯碗打翻了,飯粒撒得到處是。

外婆說:好好拿好勺子,慢慢吃,不要把飯弄得到處是。家家(外婆家)屋的米快吃完了,叫小曹(孩子他爸)拿錢買。

軒寶說:小曹有狗屎錢(汗,這不知道是從哪學來的,出口就臟話)~~~

外婆說:爸爸在外打工掙錢,有錢

軒寶說:小曹有狗屎錢,媽媽有錢

外婆說:那叫媽媽寄錢買

軒寶說:軒寶搖頭,不買不買。爹爹(外公)買

(于是軒寶就開始和外公的一段對話):

軒寶說:爹爹(外公),家家(外婆家)屋的米完了,要街上買

外公說:米是哪個吃完的?

軒寶說:哈是家家(外婆)一個人吃的,軒軒一粒都冒吃(孩子說出這話,讓爸媽笑翻,這孩子的思想有問題)

2、【睡覺場景】:夏天了家里蚊子多,掛了蚊帳。上床后準備關燈時,媽媽發現蚊帳頂部有蚊子,于是媽媽起來伸手準備打蚊子。

軒寶說: 家家(外婆),你做么事?

外婆說:我打蚊蟲(軒寶也立馬爬起來,伸手打蚊子,壓根就打不夠)

外婆說:你將人,打不夠

(軒寶就記住這話了,第二天午休的時候,爸爸帶他睡覺,蚊帳里又進蚊子了,爸爸伸手打蚊子)

軒寶說:爹爹(外公)將人 (只要看到誰打蚊子,他就會冒出這句話。不可低估孩子的模仿、記憶能力)

每天都有一段跟孩子視頻的時間,每天都有各種不同的哭笑不得的對話。孩子的天真,似乎真的就是想當然。

跟孩子視頻完,晚飯后刷了會朋友圈、微博、空間。

9點鐘跟老公一起去羊臺山公園跑步,

跑了6KM,滿臉紅通通的回來,

運動后回家的第一刻:喝水,喝水,喝水。

下午煲了銀耳紅棗湯,從冰箱拿出來,喝了一大碗,運動后解渴的感覺真爽。

一天下來,睡了懶覺,洗了衣服,弟弟、老公、我一起在家吃飯聊天,看書、看視頻、寫文章、和媽媽聊家常、孩子對話、跑步,

不上班在家自由的日常,

這就是在身在異鄉最樸素、最真實的小兩口的慢生活。

不想時光過得太快,?可是每次都是不知不覺。。。。。。

寫到這里,已是深夜凌晨2點半了,

讓我想起《朗讀者》第11期那一天中,年過九旬的王起洪、吳文霞夫婦朗讀的那首詩:

? ? ? ? ? 《從前慢》 ? ? ? ? ? ?作者:木心

記得早先少年時

大家誠誠懇懇

說一句 是一句

清早上火車站

長街黑暗無行人

賣豆漿的小店冒著熱氣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

車,馬,郵件都慢

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從前的鎖也好看

鑰匙精美有樣子

你鎖了 人家就懂了


解讀:【詩人概括了普通百姓最普遍的感受,即對于快節奏下慢生活的向往,尤其是這慢里透著的人性樸素、浪漫、耐性、果決,而且是讓人看得懂卻深覺文學的魅力。詩中用從前的慢節奏與一個愈來愈快的對世界的感受相比,轉化成了一種美、一種好、一種樸素的精致、一種生命的哲學。】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我想,普通人之所以會成為“普通”的,大概就是回首往事的時候,發現沒有什么時刻可以值得一說,那流水賬的日子或許只對自...
    四月和貓咪閱讀 216評論 0 0
  • 華一小三(3)班 “在閱讀中成長”親子閱讀展示會 時間:2017年5月10日下午2:30 地點:華一小五樓報告廳 ...
    塔影橫江閱讀 226評論 1 0
  • 我倚在一輛并不屬于自己的車上,看著酒吧前的一位美男子和他食指與中指間閃爍著紅色光亮的煙。 這段時間這個點都見他在那...
    付安妮閱讀 314評論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