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個tips-破局高價值專利培育難題

高價值專利的培育是近兩年的一個熱點話題,我想從以下兩個方面,談談我對于這個問題的看法。

第一,為什么說專利有價值?


通過兩個案例說明,第一個案例:

最近看過的一個有關手機利潤的報道,對我的沖擊力非常的大。報道的題目是,華為銷量已超蘋果,可利潤卻只有iPhone的幾十分之一。據報,去年全球智能手機總利潤537億美元,蘋果一家就攫取了449億美元,占比達到了79.2%;三星的成績是83億美元,拿走了剩下的14.6%;國產手機分到的利潤很可憐。歸納一句:蘋果吃肉,三星喝湯,國產手機還剩…

去年,主要手機商的總利潤占比情況

對比出貨量,國產手機的利潤就顯得更加刺眼!國產手機廠商加起來出貨量是蘋果的兩倍以上,而利潤只是其幾十分之一。

那么,我們不僅要問,國產手機的利潤為何如此地呢?談到利潤,就不得不談成本。仔細分析后,結果驚人:

400美元的手機,專利部分需要支付多少費用?

400美元的手機,專利部分需要支付的費用情況 ?

我們知道,通訊領域微軟、高通、蘋果、前面做了大量的專利布局。我們在做自己的品牌,生產自己的手機,但每一部手機,都要給專利權人付費,從某種程度上講,其實也是在為別人打工。

因此,如果我們不能在關鍵領域,搶占先機布局專利,我們就永遠只能在國際分工中,處于價值鏈的低端。

對于企業,如果只有產品,如果沒有自己的核心專利,那么,你實際上就是別人的代工廠。

第二個案例:是關于帶著尖刺的鐵絲網。對,就是這種充滿暴力、血腥的鐵絲網,這樣一項發明被列入《塑造現代經濟的50個發明》!為什么呢?因為它對美國的影響可以說是國運級別的。


帶刺的鐵絲網

這呢,要從美國的西部大開發說起: 1862年,美國政府號召人民開發中西部地區,林肯總統弄了個“宅地法”。法案規定,只要你是年滿21歲的美國公民,不論男女、哪怕是剛剛獲得自由的奴隸也行,只要你到中西部地區去,就可以免費得到160英畝土地,相當于975畝土地 ——而且是百分之百產權、你自己私有的土地!想想把這么大一塊地傳給子孫后代,到今天得值多少錢!

但這個推行了幾年,效果非常的不好,原因在于:西部那些大片土地是公共的牧場,牛仔趕著牛群走到哪兒吃到哪兒,私有化很難實行。到1870年的時候,農業部評估,如果不解決圍欄的問題,宅地法案就等于沒用。于是,一時之間人們發明了各種各樣的圍欄。此后,僅6年之內,美國的西部大開發就順利完成了。

故事非常簡單,但是值得深入思考:圈地運動完成后,土地開始增值,而之前,是任由牛群踐踏,沒有什么經濟價值。為什么?

答案是鐵絲網!沒有鐵絲網之前,土地私有化是空談。

有了鐵絲網,就能阻止別人侵占你利益空間的東西;

有了鐵絲網就建立了就建立起:人無你有,不公平的競爭優勢,這是真正稀缺的力量。

對于企業,有了鐵絲網(強有力保護),也就建立了技術壁壘、就建立起:局部的競爭優勢!

萬維鋼老師總結的非常好:“只有你能控制的東西,才真正是你自己的"

試想一下:土地是你的,但是,牛馬在上門橫沖直闖,你就無法擁有土地;

技術是你的,但是你如果阻止不了別人免費使用,其實也不是你的,是大家的或者競爭對手的。

如果說,沒有鐵絲網,就不要談土地私有化。那么,

沒有高質量的專利,也不要說什么技術優勢!因為,你的優勢根本就不存在,你沒有建立起“人無你有,不公平競爭的優勢領域”。

上面兩個例子,清晰的、生動的給我們展示了專利的價值是什么,為什么專利是有價值的。


第二,如何提升專利的價值?


關于這個問題,我歸納有6點:

1.基于內外部環境分析,確立專利戰略

提到偉大的戰略,我們最容易想到的就是“隆中對”,可是影響到歷史轉折點的一次對話。

隆中對

在沒遇到諸葛亮之前,劉備就是沒有機會,寄人籬下,到處挨打,狼狽不堪。遇到了諸葛亮,諸葛先生首先是把一張大大的地圖網中間一攤,指著地圖對劉備緩緩道來,大致意思:東南有孫權,北方有曹操,他們二者家大業大,不可與之爭鋒(競爭態勢分析);2.明確了當前劉備自己的處境:不能跟曹操和孫權死磕;要到益州去,今天的四川,目的是“成鼎足之勢”。(戰略目標)3. 要實現目標,關鍵的一步是咱要拿下荊州,今天的湖北湖南一代(找到戰略空白點,也是戰略制高點)。并基于此提出一整套戰略方案和行動部署,由此,劉備一步步的扭轉乾坤,轉敗為勝,帝業終成。

可以說,戰略對了,有了布局,才有機會。

申請專利就是在市場上部署兵力,派兵首先要服務于戰略。因此,可以說明確戰略目標,是專利工作的第一步。

如果,心中沒有“終點目標”,就專利而專利,這樣產生的專利,肯定價值大打折扣。

當前企業在高價值專利的培育中,存在第一問題就是:缺乏明確的專利戰略規劃,專利與公司的經營戰略沒有關聯。

2. 善用專利分析情報, 做好專利布局

上面這張圖實在是可愛,兩只老鼠干起來了,對手貓卻藏在桌子下面,我們可以想象,結局是什么。

出招前,要研究局勢,并認清對手。這個道理很簡單,但是,具體執行的時候,往往是做不好。

申請專利就是在市場上部署兵力,知己知彼才行啊。不知道敵情,不知地形,沒有做好情報收集和分析,也沒有制定戰略規劃,就盲目出兵,結局一定是兇多吉少。

市場競爭中,對手是誰?對手在哪里?對手的動向?公司的戰略目標?想合作還是殲滅?進攻誰?拉攏誰?自家兵力如何配合?等等,都是在申請專利時優先要考慮的問題。

當前專利培育的第二突出的問題就是,缺少整體分析和布局,就專利而專利。

3.通過布局,構建強有力的專利組合

專利布局是通過有目的的設計規劃,構建系統的、有組織的、更強大、更具競爭力的專利組合。

通過專利組合可以實現多個“點”之間有序化、集團化、陣地化排布,使得整體的威力增大。技術發展到今天,到處都是小專利和專利叢林。我們很難用一個或者幾個專利來保護自己的產品。比如,好孩子集團的童車,專利就7000多件;微信軟件,布局的專利超過1000件。


4. 加強信息利用,提升創新效率

技術是源頭,好專利不能少了好技術作為載體。要提升研發效率,首先必須學會利用專利信息。我們通過下面的圖,說明加以說明。

研發中,需要充分利用現有的技術情報

研發中,必須盡量去了解該領域,或者這個問題目前現有的發展水平,已有的解決方案。最理想的狀態是在基線的位置開始工作。如果,沒有充分的調研文獻,而是以自己的所知,作為工作的起點。結果就是,費時,費力,效果不佳。在基線以下開展的研究,獲得成果很可能創新新不夠,不能夠去申請專利。因為,這已經是現有技術,他人很可能早就申請了專利。加入,企業用自己的自主研發的成果去生產產品,結果很可能就會侵權他人的知識產權。

喬布斯說過,好的藝術家復制,偉大的藝術家借鑒。

研發中,進行充分的文獻檢索,多去借鑒現有的技術方案,是提升研發效率,產出高價值專利的必要條件。

5.構建信息化平臺,加強專利質量管控

提升專利質量,需要進行全流程的專利管理,而不是在最后的產出環節。

專利工作必須融合到項目研發的全過程中,才有可能產生高質量的專利申請。如研發項目立項前,進行專利分析;研發中,定期的檢索分析,進行預警分析,防止侵權發生;有了部分成果,需要進一步開展專利挖掘和布局工作;申請階段,也需要進行充分的檢索,提升專利的撰寫質量。專利質量,是專利有價值的基本保證。如果,專利的創新性不夠,或權利不穩定,那么根本就談不上專利價值。

提到專利質量,我很喜歡用下面一個圖,來打比方。


高質量的專利,首先是必須能夠有效阻止競爭對手入侵或繞過,如同上圖中,金箍棒畫的圈,一定是能攔截妖魔鬼怪的。同時,這個圈劃定的范圍,一定是對手垂涎三尺的領域,唐生肉對于妖怪是無法抵制的誘惑,她一定是要來的。如果,專利的穩定確實非常的高,但就是沒人感興趣,說明這個專利技術其實是沒有市場競爭力的,也就談不上高價值啦。

因此,企業在培養高質量或高價值的專利時,要經常想想金箍棒畫的圈——專利,既要能排除妖魔,又要能誘惑妖魔。


6.構建中介與企業的長效合作機制

沒有認識到專利價值溢出的長期性,滯后性,大多數發明人和服務機構,也還沒有償到長期合作、互信互利的甜頭,合作往往是基于短期利益。大家存在對話困難,配合還不到位。而培育高價值專利,一定是需要企業和服務機構,互信互利、深入溝通、長期合作,持續推動,才能最終產出高質量、高價值的專利。

企業和服務機構的對話存在問題

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企業和服務機構之間合作度、互動性不夠,工作中各做各的,因此專利質量很難提升。



總結:

有價值的專利,一定是基于信息情報分析,結合公司戰略,布局的,有針對性的、高質量的、專利組合。

以上工作的實施,尤其需要信息化平臺(檢索平臺+管理平臺)以及專業人才的支撐。? ? ? ? ? ? ? ? ? ? ? ? ? ? ? ? ? ? ??

培育高價值專利的幾個關鍵因素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上午在四教的創業大賽那邊打雜,看到了一個覺得還不錯的項目,共享單車,可以騎行發電的,然后電可以存儲,正好前段時間看...
    佳民lc閱讀 226評論 0 0
  • 今天沒什么特別的,寫了一半兒交換生感想,看了兩部不太需要動腦的電影,煮了味噌湯炒了些冬筍,還喝了挺多水。 明天上午...
    once_green閱讀 315評論 0 2
  • 出發前就開始在反思我這一趟旅行到底值不值得。還沒出發就把一年的儲蓄花了一大半。身邊的人都在要么忙于工作,要么忙于學...
    發毛柯蚊蚊閱讀 154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