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這五年
? ? ? 對于一個從教三十多年的語文教師而言,我的教育生涯似乎可以用五年來作為計算的單位。
? ? ? ? 第一個五年是教育的初期。五年里,第一次當班主任,第一次講公開課,第一次送畢業班,也完成了自己結婚、生子的大事。印象最深的是:臨產的那一天,我還站在講臺上,產后休息了三個月,就又站在講臺上,因為我的學生要參加中考。莫名其妙的是,我們的學生中考成績竟然是濟南市第一!說實在話,我那時真的不懂得什么中考,只是平時多下了點功夫而已。或者說,是學生及家長還有其他老師,幫我奠定了人生的基礎。
? ? ? 從此以后,我開始了長達二十多年的教育之旅。
? ? ? 然而,真正開始思考語文教學,或者說對語文教學的真正認識,是在最近的五年里。這源于我和我的同伴們參加的兩個大型公開課比賽。
? ? ? ? ? ? ? ? ? ? 可喜可賀獲大獎。
? ? ? 第一個獎:2015年11月2日龔老師在第二屆全國“文學課堂”比賽中,以絕對優勢獲得的一等獎。這次賽課由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校園文學研究會主辦、中國教育學會中學語文教學委員會指導,地點在泰安二中,主題是如何引領學生解讀文學作品,來自全國各地初、高中選手二十人,在兩個賽場,分別就散文、詩歌、小說、戲劇、童話、民間故事等不同的文學體裁引領學生鑒賞和品讀,體現出生動的文學味和文學藝術魅力。選手精彩紛呈的文學課堂展示,引起與會者強烈反響。對引領語文教學回歸重視文學教育的正確軌道,切實體現語文課“人文性”的本質特征必將起到很好的引領作用。
? ? ? 我特別關注到教材編審顧之川先生也到會了,他肯定這次活動的新視角、新理念、高規格、高質量。他在開幕詞中指出,長期以來文學承載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功能被漠視,扼殺了學生的文學創作精神,加強文學教育意義重大。他強調社會不僅要關注當下的作家,也要關注未來的作家,要做好文學教育工作,就要加強教師自身的文學修養,“文學課堂”展評研討活動的舉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它將催生新一代的語文教育教學名師,為語文教育增添新的活力。對此,我深信不疑。
? ? ? ? 第二個獎: 郝老師同年12月初在第十一屆全國文化課堂展評中獲得的《背影》同課異構一等獎。 2015年12月3日到5日,由中國教育學會等四單位聯合舉辦的第11屆全國中小學教師文化作文與文化教學優質課大賽,暨紀念《背影》誕生90周年同課異構高峰論壇,在重慶市璧山中學舉辦。大賽分四個賽場,賽課55節,可謂精彩紛呈。高中組一個是綜合賽場,一個是《雷雨》的同課異構賽場。初中組一個是綜合賽場,一個是《背影》的同課異構賽場。我一直在《背影》賽場,聽了12位老師對《背影》的不同解讀。有趣的是:來自全國各地的名師、特級教師、大學教授、大學講師、教研員、高中及初中老師同臺競技,展示了各自不同的風采,彰顯了“文化課堂”的獨特魅力,令人大開眼界。我校郝老師突破重圍,榮獲《背影》教學的一等獎。
? ? ? 這個獎得來不易:來自全國各個層次的選手高手如林,同臺競技同一內容,令人膽怯。整個過程每人要上兩節課,展示給評委的是第二節課。按照本次大賽的要求,要上出文化的味道,難啊!郝老師為講好這堂課克服重重困難,下了很多功夫:一是抽空讀書,兩周內讀了《朱自清傳》、余秋雨的《何謂文化》,楊絳的《我們仨》等書籍還有許多名師的課例。二是思考,借鑒別人的可以,但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生成自己的東西,力求高于別人。如果說你的課有別人的影子,這是盲目抄錄 ,很可怕。三是賽前一直保持緊張的狀態,時刻都在想著怎么上好課。據說周邊的山水、公園景色很美,但我們無暇顧及。功到自然成,講課現場,我被感染得掉淚了,怕是自己自作多情,抬頭看看,老師們哭了,班主任哭了,學生哭了,攝像師也哭了。但郝老師沒哭,她控制住自己的情緒了。下午遇到大會組織者譚蘅君老師,他說:聽說有個老師把學生講哭了,好厲害!是啊,那是我們的郝老師。好在困難都克服了,當拿到證書和獎杯的那一刻,我們在心里說:沒有白來。我也沾光獲得一等獎的優秀輔導獎。
? ? ? 在此,感謝兩位獲獎老師。為學校爭得榮譽,也帶給我許多思考。一堂好課既有平日的積淀,又要反復打磨,幾經推敲。破繭成蝶的過程是痛苦的,收獲果實的喜悅自然也是幸福的!更要感謝學校領導的支持并鼓勵,這是本次有機會出去講課并獲得成功的最主要原因。
? ? ? ? ? ? ? ? ? 置身其中取真經
? ? ? 兩次大賽的主題分別是文學和文化課堂。
? ? ? 以文化課堂為例,如何把《背影》講出文化的味道就不那么容易了。備課時我們苦于不知該怎么定位,大家集思廣益,爭論不已。等到賽場上十幾個人講完背影乃至專家點評后,我終于豁然開朗。原來,文化不僅僅體現在地域文化、傳統文化、親情文化、飲食文化、方言文化等的分類上,而且也體現在文章內容的挖掘以及授課方法的細節上。例如,中國社會的父為子綱的傳統文化;五四時代追求新思想的時代背景;朱自清被寄養的人生經歷;朱自清的父親身著黑布衣帽的身份與家境;朱自清父親寫信給兒子用的筆墨信封及文字;父親說話的語氣語調帶有揚州方言特點;朱自清改名朱自華為朱自清的家庭背景以及名字的含義;朱自清父子以及兄弟姊妹都成大才這種家族文化背景等等。在各位老師潛移默化的引領與分析中,我們讀出那個時代的特征,讀出父子間的矛盾,讀出父子對兒子的愛和寬容,讀出兒子對父親的感激和內心的愧疚。不僅如此,連教師穿著古舊的衣服,拒絕用幻燈片,也被看成文化的元素,這要看評委的眼光是否敏銳了。
? ? ? 在種種解讀中,不得不佩服山師大的潘教授,他平時面對的學生是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這次面對的是初一的學生。他的課,展示了對中小學語文課的深切理解,展示了師范學院對語文教師的高度引領,展示了教授自身高深的語文素養。在教學比賽中,潘慶玉教授循循善誘,因勢利導,通過設置“在讀者眼中、在當年朱自清眼中、在寫作時的朱自清的眼中,這分別是一個怎樣的父親?”“想象父親抱著橘子往回返時如何穿過鐵道”和“時間都去哪兒啦”等環節,激發喚醒學生的想象力和生活體驗,填充文本空白,還原文本原生情境,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取得了特殊的教學效果。他把朱自清放在時代、家族、家庭的背景上去理解,大弟、二弟、三弟,個個有出息,父親在那樣的家境中,那樣的困境下,把四個兒子培養成才,的確是位了不起的父親。“你不要負了你的兒子,我也沒有負你呀!”一代代傳承,真正的中國傳統文化。他讓我們看到了為人父和為人子應有的胸懷,心懷,還有情懷!潘教授講課語言自然親切,設問巧妙精當,點撥機智幽默,講解生動細膩,得到了與會專家與聽課教師們的高度評價。大家對潘教授敢于走進中學課堂,接受大賽挑戰的勇氣和膽識更是紛紛點贊。他的課,深入淺出又獨具匠心,上出了高度、深度,贏得贊聲一片,獲得“國文獎”,當之無愧!
? ? ? ? ? ? ? ? ? ? 躬身踐行做自己
? ? ? 泰山、璧山之旅,開闊了我們的眼界,更新了我們的理念,打開了我們的思路。
? ? ? 隨后,我們又一次參加了全國文化課堂講課比賽,隨后我們和鳳凰路合作,組織了名家名篇閱讀活動,潘慶玉、丁衛軍、劉恩瞧、李旭東,這些名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行為,豐富了我們的思想,激活了我們的課堂,帶給我們許多新的思考。
? ? ? 相信:我們的語文課堂會越來越有味道!
? ? ? 因為, 我們學會了思考。
? ? ? ? ? ? ? (原創)(此文獲校征文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