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志銘的終局思維

昨天看到一篇有意思的文章,有好事者在為商業風云人物們撰刻“墓碑”上的銘記,核心想說的是如果人不在了,希望被大家用怎樣的印記來回憶,或者說這個人值得被記住留下的“遺產”是什么。我挑了6個自己比較喜歡的,最喜歡的是“羅永浩”(我在想要不買個新款手機支持一下這個“破壞者”)最佩服的是“李嘉誠”(真是一個由商入道的都市修行者好期待他能寫一本“商道”)。

前段時間和時趣的銳總聊天,他說在湖畔大學上課學到的有一個東西覺得很好:終局思維。他解釋說做業務要看到未來這個事情可能出現的最終格局是怎樣的,然后由此終局來倒逼出現在的業務布局。我理解就是這個業務的“墓志銘”該咋寫:用平臺整合成生態然后不斷演進無休無止與天地壽普天同慶/小而美工匠技藝的傳承極致精神的家園/不停地適應變化組織迭代直到倒在下一個時代量子躍遷的臺階下…

個人的墓志銘就是個人的終局思維,我們可以假想一下,到了生命的最后,我們希望這一生用什么方式被什么人記住了什么?白馬過隙時光流逝,人活一世草木一秋,不過如此,有了對生命隨時可能被無常帶走的敬畏,有了對人生終局思維的洞悉和指引,也許我們在當下就能更能獲得幸福,這是人生的指南針。

2014年4月30日早上,柳總聽到自己得癌癥的消息后很鎮定,他回憶說:為什么能這么鎮定呢?之前我們到牛根生那里做理事互訪,做了一個游戲,給每個人一張紙,假設飛機引擎壞了,要失事了,可以留下一段遺囑,或者想說的話,我當時很認真的想了半天,想了一段話。后來真碰到這事,這也是我能如此坦然的一個原因,當時我寫的是:我覺得我這輩子很幸福,40歲時候能趕上改革開放能讓我辦公司,假如當時我不是40歲,而是50歲,那就什么都玩不成了,而當時40歲趕上了改革開放,能做事情的年齡,事情做的也不錯,家里對我也不錯,同事也不錯,朋友也很多,這輩子值了。人生無非就是匆匆過客,活多長都是活,酸甜苦辣都嘗過,覺得很幸福了。

?這輩子值了!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文|不舍 不敢說寫作,只好說寫點東西吧。 這樣的意義對個人而言,是對過往時間的記憶,是喜怒哀樂的經歷,對社會而言,...
    blue1977閱讀 152評論 0 1
  • 今天,是爸爸媽媽相愛的第69天,也是一個十分特殊的日子,用爸爸神神叨叨的話來說,六九,是陰陽交匯最融洽的日子。今天...
    畫念風閱讀 219評論 0 2
  • 人的一生 只需要三頂帽 夏天的遮陽帽一一涼爽 冬天的火車頭帽一一溫曖 春秋的禮帽一一紳士 管它南來的雨 北來的風 ...
    陽光詩文閱讀 317評論 2 11
  • 你害怕接納自己,因為你對自己沒有信心,這就是你為何順應社會、父母以及宗教的原因。如果不能了解自己而只是一味的想改造...
    helenliu258閱讀 124評論 0 0
  • 都說畢業季是分手季,高考完的我們,各自踏上了自己的征程,或許是對這份暗戀的不甘,或許是想給自己一個理由放棄,所以,...
    不小的妮子閱讀 255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