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仗沒耐性哪成,天下的機會只給有耐性的人和獸,只有有耐性的行家才能瞅準機會”——摘自《狼圖騰》
1.耐性:等待最好的機會出現
這幾天在看《狼圖騰》的時候,才發現草原民族將狼奉為圖騰的原因,那就是遵循自然界中的客觀規律,即食物鏈。在草原上,狼每年吃掉一部分大黃羊,保護了草原,也使生態平衡得以實現,在整個食物鏈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所以說狼是草原的保護神,對于視天為父,地為母的蒙古族來說,狼自然是他們眼中的圣物。然而,這個圣物又充滿了智慧,這種智慧恰恰是狼的血性和耐性融化而成。單單有血性,倒不足為奇,關鍵是血性中還含有十足的耐性,這真的是非常人能做到,更何況這樣一個低級動物。書中在寫到畢力格老人帶陳陣雪夜中潛伏在離狼群的不遠處,就是讓陳陣開開眼界,看看這群狼是怎么圍攻在那兒大口吃草料的大黃羊們。看到那么多只大黃羊在扎堆狂吃草,就連陳陣都按捺不住眼饞時那股勁兒,而這群狼卻紋絲不動,在等待機會,他們知道只要羊群里還時不時地有幾只公羊翹首四望,這就說明最好的機會還沒到來。據老人對狼的了解,這群狼實際上在等這些羊把肚皮吃得滾圓滾圓的時候才去動手,那個時候羊因為膀胱受壓而又憋著尿,就不可能會跑過狼,最后還是會萬無一失地將自己送入狼嘴了。這樣的深謀遠慮足以體現了狼血性中那閃著智慧之光的耐性啊!
2.耐性:七年如一日的堅持
今天聽的古典老師線上第四次大課專門請來了新浪博客名家:一直特立獨行的貓。記得最早聽說她的博客是我2010年還在上研二的時候,那時候是宿舍舍友推薦給我的,當時只是瞄了幾眼她的博客,當時就再關注了。時隔四年了,我又注意到這個網名了,但這次意外地發現她跟我一樣都是孕媽,才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七年如一日,每天雷打不動地在新浪博客碼字1500字,如今,她已經成了暢銷書作家,憑借一己之力在北京買了房,同時也讓自己的小家庭過上了優質的生活。在專訪中,她說自己的成功,沒有什么秘訣,就是每天下班后堅持做一件事,做了好多年,然后不經意間就成了。她也提到了一個規律,無論做如何事,至少要堅持一年,才能看到它的效果。所以,還是那句話,只要有足夠的耐性,鐵樹都能開出花來。
后來,在天天刷微信公眾號的時候,由此及彼地認識了一系列同頻的人,比如趁早創始人王瀟,簡書大咖彭小六,發憤的草原,還有早年那本暢銷書《拆掉思維的墻》的作者古典都用長時間的堅持打造優秀的自己,最近也在聽古典老師的線上大課,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