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組A03]趕走壞情緒,做自己的主人

家有小學生,大家都知道,輔導小學生的家庭常見的場景是:不寫作業,父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某天下班回家,家里那位正在教育小朋友,說的煩躁了,動了手,小朋友身上被打出了手印。一時間,小朋友哭,那位氣,我是又氣又疼。這日子沒法過了!我大叫一聲。腦子好像陷入死機樣的空白,憐憫的看看那可憐的小朋友。“你怎么這樣,太兇了!”對方還在氣頭上,“你比我好嘛,你輔導不也是氣急敗壞。”沉默一會抱著小朋友,跟他說,“被打成這樣,很痛吧,我也很心疼,覺得你可憐,卻又幫不了你。”小朋友又哭了會終于止住。

在壞情緒爆發的時刻,如同魔鬼附體,完全看不到自己的面目猙獰。被壞情緒影響的人,如果是成年人,可能破壞心情;如果是未成年人,可能會傷身心。

一個向往美好幸福生活的人,怎么能任由懷情緒控制自己呢。我們需要控制自己情緒,做一個平和的人。

1,理解個體差異和階段差異,不用自己的標準去限制別人。

一龍生九子,各個都不同;一雙手指頭,長短都不同。自己有潔癖,不能要求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和自己一樣,自己洗手要洗1分鐘覺得才能干凈,不能覺得別人洗不到1分鐘就不干凈。家長輔導小孩作業,雞飛狗跳,覺得又笨又懶,朽木不可雕,可能沒想到,自己是在大學生知識儲備和社會閱歷的基礎上,去看剛上學幾年的孩子遇到的問題,并沒有讓自己回到和孩子一樣的地點去和他們一起攻關難題。我們對小學生吼,因為自己都會;卻不對高中生吼,因為自己也不會了。

理解了這種個體間和階段性的差異,求同存異,可以避免很多紛爭。

2,在體察壞情緒要來臨時,離開現場,將壞情緒不能傷人。

有次和小朋友2個人在家,小朋友作事情拖拉,而我想趕快做完好安排其他事項,因為小朋友的拖沓打亂了我的計劃,忍不住要發火摔東西。猛然意識到自己的狀態后,將自己關到另一個房間,冷靜一下。反思下之前的表現,為什么小朋友動作拖拉會讓我情緒失控?因為打亂我的節奏。打亂節奏對我有什么壞處?會讓我延緩實現完成一件事情的成就感,覺得自己時間被無端大量消耗,不能拿到做讓自己更有價值更加愉悅事情的損失感。這樣的分析,讓自己驚醒,生孩子氣,原來是因為覺得孩子侵害了自己的利益。和無私奉獻的父母人設比,好像相去甚遠。如果真的愛小孩,不是應該小孩的利益為重嘛?

當抽離了現場,從空間上和引誘壞情緒產生的環境做隔離,可以避免壞情緒的爆發和泛濫。

3,如果沒有控制住釋放了壞情緒,真誠的道歉,承認是自己沒有做好情緒管理。

功力不夠時,我們很難完全控制得了自己的情緒,那些不愿意又攔不住被釋放出來,已經傷了別人的壞情緒,承認自己的柔軟,真誠的向被傷害的人道歉,是改善挽救關系有效的良方。

有次在壞情緒發泄后,我和小朋友道歉:和你第一次做小孩一樣,我也是第一次做媽媽。我比你大30歲,活得不成功,有很多缺點,包括這次沒忍住揍了你。揍人是不對的,是無能的表現。對不起,請你原諒我,我下次更小心控制自己情緒,不要再成為噴火龍那樣的人。

我覺得:能控制住自己情緒的人,才是會享受生活的人,他們是自己的主人。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