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北方蠻族,為什么歐洲的開創現代文明,東亞的“能歌善舞”?

? ? ? 歷史上,歐洲和東亞都存在北方蠻族。

? ? ? 歐洲主要是日耳曼人、凱爾特人、斯拉夫人這三大蠻族。

歐洲的北方蠻族(網圖侵刪)

? ? ? 東亞從匈奴、突厥,到契丹、女真、蒙古,綿延不絕。

東亞的北方蠻族(網圖侵刪)

? ? ? 作為游牧民族,他們都遠遠落后于南邊強盛的農耕文明政權,歐洲是羅馬帝國,東亞是中國的漢唐盛世。

? ? ? 可是歐洲的北方蠻族(主要是日耳曼人),不但戰勝了強大的對手,還啟動了工業革命,開創了現代文明,上演了一出屌絲逆襲的精彩大戲。

? ? ? 看看現在日耳曼人占主體的國家都有哪些吧:英國、美國、德國、奧地利、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瑞士、列支敦士登、丹麥、挪威、瑞典、冰島、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全是在世界政治和經濟舞臺中占據重要地位的國家。

? ? ? 反觀東亞這邊的北方蠻族,在漫漫歷史長河中,雖然也建立過諸多政權,還誕生了成吉思汗這樣震驚世界的征服者,但終究是曇花一現,泯然眾人矣。如今這些國家或地區的發展程度都不高,只能靠著“能歌善舞”吸引眼球了。

? ? ? 在中國,民族融合程度較高的北方地區,其經濟水平也與經歷了數次“衣冠南渡”的南方地區越拉越大,成為大家關心和討論一個熱門話題。

? ? ? 都是北方蠻子,差距咋就這么大呢?

? ? ? 我覺得,主要有以下兩個根本原因。

? ? ? 一、地理及氣候條件不同

? ? ? 歐洲北部,除了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上的同名山脈以外,其余都是一望無際的平原或低緩的丘陵;終年盛行西風,海洋上大量的暖濕氣流被攜帶過來,從而水草豐茂,非常適合游牧生活。

? ? ? ?雖然歐洲北部的氣溫沒有南部那么高,但有北大西洋暖流經過,比起同緯度的地區來,要暖和不少。它的緯度與中國的東北差不多,溫度卻與長江中下游相當。而且冬無嚴寒,夏無酷暑。

? ? ? 歐洲地形支離破碎,海洋深入陸地,海岸線曲折,河流眾多,大部分終年不凍,漁業資源十分豐富。

西歐地形圖(網圖侵刪)

? ? ? 所以,歐洲北部大部分地區的生存環境還算不錯,早期的日耳曼人,還是游牧的。優良的自然條件,使他們慢慢摻入了漁獵、養殖、種植等生活方式,這就為生產力的穩步發展創造了條件。

? ? ? 而東亞北部這邊,都是高原高山;大部分地區離海洋較遠,河流也少;盛行季風,春夏刮東南風,秋冬刮西北風。

? ? ? 夏季還好,不算太冷,東南季風也帶來了海洋的水氣。到了冬季就悲催了,來自西伯利亞和蒙古高原的干冷氣流不斷南下,加上大興安嶺、陰山等山脈的阻滯作用,冷氣不斷累積在這里。根本就不是人呆的地方,被稱為苦寒之地。

東亞北部地形圖(網圖侵刪)

? ? ? 比起歐洲北部,東亞北部的生存環境差太多了,自然和氣候條件都不太好,不適合種莊稼,也沒地方捕魚打獵,除了養牛羊,干不了其他的。于是他們把目光投向相對溫暖濕潤的南邊。

? ? ? 遺憾的是,他們一直為此而奮斗,卻最終沒有達成心愿。為啥會這樣呢,在第二點中會講述。

? ? ? 因此,在大部分時間里,東亞北部的蠻族生活很艱難,生產力一直得不到提高,其他各方面也就難以發展起來。

? ? ? 二、面對的對手不同

? ? ? 當日耳曼人還在歐洲北部的草原上靠著放牛趕羊、捕魚捉蝦維持生計的時候,南部已是繁榮發達的羅馬帝國,它地跨亞非歐三洲,寬廣的地中海是它的內海。氣候溫熱、水源充足的非洲尼羅河下游,是它主要的糧食產地,為帝國的富庶與強大提供保障。

? ? ? 但是,羅馬帝國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它還處于奴隸時代。帝國不斷征戰辟土,將更多的人擄為奴隸。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奴隸制的生產關系已經適應不了啦,于是龐大帝國的衰弱與分裂在所難免——它分裂為東西兩部分。

? ? ? 大部分疆域都在歐洲的西羅馬帝國,仍以羅馬為都城,卻喪失了尼羅河下游的糧食產地,這對農耕文明國家來說是致命的。奴隸主們占據著財產與奴隸,他們甚至讓奴隸與野獸搏斗,以資享樂,更加激起了奴隸們的激烈反抗。

? ? ? 而此時,被中國漢王朝打敗的突厥人不斷西遷,侵入到日耳曼人生活的地方,迫使日耳曼人向西羅馬帝國發起挑戰。

? ? ? 最終,內憂外患的西羅馬帝國,被日耳曼人給滅了。他們在廢墟上建立起歐洲的封建國家。

羅馬帝國(網圖侵刪)

? ? ? 日耳曼人的幸運在于,歐洲北部較為友好的生存環境,讓他們掘到了第一桶金,然后抓住西羅馬帝國由奴隸時代向封建時代過渡的蝶變時期,一舉把它扼死在了蝶蛹里,從而成為封建主義在歐洲的代理人。

? ? ? 而東亞的北方蠻族就沒有這么好運了,生存環境惡劣不算,還抽到了下下簽——他們的鄰居,是這個星球上唯一未中斷的、超長待機的古代文明——華夏文明。

? ? ? 華夏文明發端于黃河流域,在北方的草原還是一片蒙昧的時候,他們就早早進入了封建時代,占據了東亞大陸上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廣闊土地。等到北方的蠻子們回過神來,一道長城,已經把他們擋在了塞外。

? ? ? 咋辦呢,只有打嘍。蠻子們在草原上磨刀喂馬,生兒育女,等到兵強馬壯,或者南邊出現混亂的時候,就圖謀南下。

? ? ? 他們有過入主中原的高光時刻,甚至一度君臨天下。

? ? ? 奈何南邊的農耕民族極其堅韌。自秦始皇合并六國之后,一統天下的志向,就刻進了歷代統治者的基因里;“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情懷,也讓農民們中的精英以“恢復中華”為己任。

? ? ? 而且華夏文明有強大的吸引力和包容性,過不了多久,蠻子們要么被趕回北方,要么湮沒在了華夏文明的汪洋大海之中。

? ? ? 于是,北方的蠻族換了一茬又一茬,華夏還是那個華夏。真是“鐵打的華夏,流水的蠻夷”;這與歐洲的“羅馬之后,再無羅馬”是截然不同的。

中國(網圖侵刪)

? ? ? 所以,綜合上述兩點所述,與歐洲的北方蠻族相比,東亞的北方蠻族的初始條件就不好,沒抽到新手大禮包;對手又過于強大,一開局就是大boss,搶不到改善條件的各種資源。這tm還怎么玩?

? ? ? 不過,東亞北部惡劣的生存環境和強大的對手,也鍛造出了冷兵器史上最強大的游牧民族軍隊——蒙古鐵騎。成吉思汗和他的繼任者們,率領這支讓人聞風喪膽的鐵騎,在亞歐大陸上開疆拓土,滅了100多個國家,建立起世界歷史上最龐大的帝國——蒙古帝國。它鼎盛時期的疆域,達3300多萬平方公里,相當于現在中國領土面積的3倍多。東亞的北方蠻族,迎來了族生的巔峰。

? ? ? 但是他們沒有嘚瑟多久,沒辦法,以那時的通訊、交通等條件,統治不了如此大的區域。帝國很快分崩離析,四分五裂的本部和各個汗國,被占領地的人民不斷反抗。最后,他們還是被趕回到了茫茫草原之中。

? ? ? 而歐洲的北方蠻子們,經過中世紀漫漫長夜的打磨,突然醒悟過來,開始了宗教改革和文藝復興;繼而人品大爆發,點亮了科技樹,開啟了工業革命;而后他們揚帆出海,將世界拖入文明進程和野蠻殺戮中。

? ? ? 如今,歐洲的北方蠻族后裔不僅存在于本土,還在新大陸上開枝散葉,他們把控著世界發展的節奏,過得很滋潤。而東亞的北方蠻族后裔,依舊龜縮在原來的地方,還出了一個“蒙古海軍”的梗讓人笑話。

? ? ? 不過,天道好輪回,誰也別小瞧誰。就像當年,當橫掃亞歐大陸的蒙古鐵騎飲馬多瑙河,日耳曼人躲在城堡里瑟瑟發抖的時候,誰能想到,幾百年后,他們的子孫,會在北美和澳洲的廣闊天地里縱橫馳騁,成為新大陸的主人呢?

? ? ? 誰又能料定,在往后漫長的歲月中,東亞的北方蠻族,不會再一次讓世界震撼呢?

蒙古軍隊入侵歐洲(網圖侵刪)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