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當我知道你們的故事,心不禁隱隱作痛。我從來都不知道,也無法想象,僅僅是為了去上學,竟要冒著生命危險。看著照片里你們弱小的身軀,映著近乎垂直的懸崖峭壁,我久久無法釋懷,亦無法相信,這不是一次探險之旅,而是你們已經走了多少年并且還將繼續走下去的生活軌跡。
(1)
第一次知道你們的故事,還是在2008年,在那一年“感動中國”的人物評選中,有一對夫妻“合體”入選,他們就是來自你們“懸崖村”的小學老師李桂林和陸建芬。
1990年,這對夫妻來到“懸崖村”任教,被這里村民的落后和貧苦深深震撼。“懸崖村”處于美姑河大峽谷斷坎巖肩斜臺地,所在位置就像三層臺階的中間那級,海拔1400多米,與地面垂直距離約800米。從村里通向外界,需要順著懸崖斷續攀爬17條藤梯,其中接近村莊的幾乎垂直的兩條相連的藤梯長度約100米。看到這里,我不禁在想:“天哪,這是人呆的地方嗎?”可是,這竟然是你們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
懸崖村由于地處險要,條件艱苦,此前調到這里的老師沒有一個能留下來,學校也一度因缺乏教師而停課。直到李桂林夫妻來到這里,并決定留下來,而且一留就是二十幾年,看來,他們是打算把后半輩子都獻給“懸崖村”了。
隨著李桂林夫妻的感人故事廣泛傳播,孩子,你們的那條“最險上學路”也驚訝了世人。你們之中,小的不過五六歲,大的也就十多歲,僅僅為了去上學,要冒著生命危險去攀爬幾百米近乎垂直的“天梯”,還是木頭做的、搖搖欲墜的天梯!據村里的老人講,在這條天梯上摔死的人已經有七八個,摔傷的就更多。我無法想象,當幼小的你們攀爬在這天梯上時,內心在經歷著怎樣的惴惴不安,甚至是驚恐萬分。還有你們的父母,每當你們攀爬上一個臺階,他們的內心不知道承受著何等的煎熬。
據說,有記者專門去體驗過這個天梯,下來之后就哭了。說實話,怎么能不哭呢?攀爬近乎垂直的懸崖峭壁,這不是非常專業的登山愛好者才會去做的嗎?還是在具備各種保護措施的前提之下。
如今,在懸崖村“最危險上學路”被曝光6年之后,昔日搖搖欲墜的木頭梯子被鋼鐵梯子所取代,這對于懸崖村的孩子和家長們來說,無疑是一件大好事,可是,我心里五味雜陳,怎么都高興不起來。我只覺得,世界真大,大到像是截然不同的兩個世界。在我的這一邊,孩子們可以踏著寬闊平整的柏油馬路去上學,連泥土都極少會觸碰,而在你們的那一邊,出門就是懸崖峭壁,連一條泥濘的道路都是遙不可及。
(2)
孩子,請原諒我作為一個局外人的無知,一度,我非常的不理解,既然生存條件如此的艱險,你們為什么不離開?我想,哪怕是搬到更貧窮的一個地方,也總比這樣冒著生命危險要好得多。后來,我仔細想了想,終于可以理解你們的堅守,或者說無奈。
一來,你們祖祖輩輩生活在這里,據說,在早期比較動亂的年代,你們這里也曾有一派富庶的景象。這是你們的家園,怎么能說離開就離開呢?就好像現在的河北,是我的家園,即使霧霾再大,也還是舍不得遠行。
二來,即使你們愿意搬遷,很多現實的問題也擺在面前。丟棄土地,進城務工,僅靠出賣勞動力換來的微薄工資,是否足以支撐你們在城市安家?高消費、低收入的城市模式,大概已經讓你們望而生畏了。
所以,你們的父母選擇固守在這片奇特的土地上,或許也正是最好的選擇。一方面,在這片土地上,你們可以解決溫飽,同時,父母通過外出打工,也可以勉強支撐你們走在讀書的道路上。他們就是盼望著,你們可以借著知識的翅膀,飛離這貧瘠又危險的大山,飛到城市去筑下一個自己安全而幸福的窩。
孩子,你們正在經歷的生活,單是想象一番,我都感到窒息,我不知道你們是怎樣熬過了一日又一日,一年又一年。我總覺得,你們那么小的年紀,那么瘦弱的身軀,怎么受得了此等堪稱極限的考驗和煎熬?或許,當這樣的命運擺在面前,當別無選擇時,一切的受不了也必須受得了。
孩子,你們惹人心疼,但并不可憐,因為你們是天梯上的逐夢少年,你們對夢想的堅守令人肅然起敬。
孩子,命運不給你們選擇的權利,你們卻有改變命運的自由。愿你們能在書中找到改變命運的翅膀,重獲新生。
孩子,歷經生死考驗的你們,一定比我們更懂的什么是幸福。愿你們能夠得到幸運之神的青睞,在未來的日子里,平安、快樂、幸福、健康……
(3)
在這個年代,談夢想并不稀罕,這是一個人人都有夢想的年代。只不過,絕大多數人的夢想都已經被金錢俘虜,散發著十足的銅臭味。很多人所謂的人生夢想,不過是更大的房子、更好的車子,以及由此衍生而來的更好的社會地位。夢想的過分“現實化”已經讓夢想不那么像夢想了。
“源于現實又高于現實”,這是我們在談文學創作時常說的一句話,我想,這也應該是對夢想最好的詮釋。真正的夢想一定是基于現實、又高于現實。我不介意也不抵觸談錢,但請不要打著夢想的幌子來談錢。跟懸崖村的這群“天梯上的逐夢少年”相比,我們之中的很多人不過是金錢的奴仆,而他們,才是真正追逐夢想也有資格談夢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