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一個小白的教育倡導文

1

萬事開頭難,我昨日起了興致,今日就趕緊開個頭罷。現在還算不上教師行業的小白,因為連教師資格證都還沒有考,頂多是把教材細看了兩遍,加上十多年“擔任”的受教育者的身份,加上從小立志當好一名人民教師......以此文作為一個開頭,擠進教育者行列吧。

寫文前正在看《傅雷家書》,可能是午覺沒睡好的緣故,或是別的什么,竟然看得淚水汪汪,父愛之深沉,對兒子教育之細致,特別讓我贊嘆的是傅雷先生教人方式之聰慧以及思想之精明。一激動就換不了說話的方式了。

我雖一直生活在正常的家庭環境中,但從上小學起其實就沒得到父親正常的澆灌,若是一定要形容一番,大概可以說他一直在喂我毒雞湯。也許天生腦子不太機敏,小學數學對我而言已經十分困難了。老師常告訴我們“不懂就問”,我問過幾次父親,每次他都一改往日溫和的神情,把我罵得狗血淋頭。我理解他只是缺乏耐心,脾氣暴躁,遂仍然哭著輕輕搖頭說:“我還是沒聽懂...”

他的神情我已經忘了,不過一定是氣炸了。

問過幾次數學題后,父親終于崩潰,竟至于大打出手,為了幾道數學題。于是童年就被打著長大,期間種種往后再細數。

剛才只讀到開篇傅雷先生說:“我也知道你從小受的挫折對于你今日的成就并非沒有幫助,但我做爸爸的總是放了很多很重大的錯誤......幸虧你得天獨厚,任憑如何打擊都摧毀不了你,因而減少了我的一部分罪過。”

我在想什么時候父親能對我表達出這樣的心情,我必是感激涕零了。于是仿佛得到了理解似的,哭了。我也沒被摧毀,至少作為文科生,高考數學得了一百零幾分,現在想想,對自己也是很欣慰的。


2

我立志要當人民教師,最大原因就是出自自己受到的家庭教育的失敗,可能小部分的教育是成功的罷!還有一件事更是加深了我的決心。

前年的冬天,我在大學參加了一所小學的“第二課堂”活動,也就是做助教,并且教學生們吟誦詩詞。結課的前一周,班主任告訴我學校要辦圣誕節活動,希望我在下周結課的課堂上排出一個節目。

我和同伴有點為難,一是因為時間太趕,一周一節課,卻要排一個班三十多號小朋友的節目,演出質量必然不高。最重要的是找不出適合圣誕節的中國古典詩詞曲目。于是老師將我們帶到她的班級,疾言相告:“我幫你們找來了兩個會唱歌的老師,你們是想上臺跳舞還是唱歌呢?”

正在上課的老師被打斷了,看是班主任,就停下默不作聲。再看學生,n臉蒙圈。后來我得知大部分學生是想上臺跳舞的,而那時班主任見教室鴉雀無聲,就叫來女班長,循循善誘告訴她唱歌比跳舞好,女班長最終點頭,站在講臺上說:“我們還是不跳舞了吧,我們到現在還沒排出動作,時間已經來不及了。”

臺下許多同學聽了十分唏噓,還是無人回應。班主任看任課老師站在一旁,想把這事兒趕緊定下來,就發了脾氣,罵這群“小祖宗”難伺候等等,聲音洪亮響徹教學樓,我和同伴像幫兇一樣站在一旁十分尷尬。

終于有幾個女同學猶猶豫豫地舉起手同意唱歌,一看便知她們幾個是女班長的好伙伴。我和同伴臉上有些掛不住,加上也不是很想幫她們干節目,就低聲向班主任說:“老師,干脆就讓他們跳舞吧。”老師一臉狡黠:“等等,只要兩個帶頭的同意唱歌,這個班就統一了。”

我聽后很詫異,兩個帶頭的?

只見老師又兇巴巴地對男班長說:“x班長,你說跳舞還是唱歌啊!”

男班長站在座位旁,我看見他身邊幾人都悄聲對他說:“跳舞跳舞跳舞...”

男班長深吸一口氣,說:“選...唱歌吧!”大家都泄氣了。

班主任滿意地點點頭,說:“那就這么定了,下次的“第二課堂”就由這兩位老師給你們排節目。”她又向任課老師打了招呼,然后把我倆領去辦公室。她邊走邊說:“現在的學生越來越難管了,你們看,”她指著喉嚨的傷疤說,“我為這些小孩操碎了心,嗓子都吼破了去做了手術...”之后的話我沒在聽下去。

“管學生”、“小祖宗”、“兩個帶頭的”,這老師還真是賣力啊,但教育方法大有問題。學生和老師應該是平等的,學生的思想不應該受到限制,特別是小學生。連排練節目,老師都要用點手段讓他們妥協,那這個班級的教育氛圍一定畸形。老師喉嚨動手術,我除了感嘆一句“老師你辛苦了”之外,別無他法。

到周末的時候又接到老師電話,說圣誕節活動取消,唱歌排練的事也就不了了之。


3

我初入教育行列,對這類“小事”還十分敏感,在網絡上看到的教師虐待學生案例也數不勝數,故覺得應該寫點什么來拯救大家,作為救世英雄,或者強出頭的傻子。

往后要寫的東西不是說教師該做什么,更而是說學生應該做什么,或者說說我們每個人在終身學習的這一生中,到底應該怎樣看待教育。

我的高中化學老師說過這樣一段話:“你們現在學的東西,像什么化學元素、方程式,如果你們以后不是在這方面工作,是完全學來沒用的。那我們為什么要學習呢?其實我們學習的主要目的是學會高效率的學習方法,學會自主學習,在你們以后沒有教師陪伴的生活中,能夠自己掌握一些本領,完成你們的夢想。”

這句話讓我感到醍醐灌頂,因為在此前小學初中的學生生涯中,我的重心都是學習知識。學習知識本身沒有錯,但由于沒有方法,為了應付考試,只有死記硬背。因為一直沒有意識到學習方法的重要性,(雖然父親常說學習方法很重要,但由于嚴峻的父女關系,我沒把他的話聽進去),所以成績一直在中下水平漂流,而且學得很累,費時費力。

后來我開始重點研究學習方法,并且為了用得熟練,把試著把它們用到學習中,慢慢的,學習有了起色。還是因為覺悟太晚,最終高考年級排名才87,但這個成績對我而言已是很大的鼓勵。上大學后,我依然在研究學習方法,將自學的本領貫徹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相信現在自己依然在保持進步的趨勢。


4

我們應該怎樣看待教育呢,其實陪伴我們終身的老師就是我們自己,教師只是一種職業,我還沒有明確的數據可以知道現在國內的教育水平到底怎樣,當然比不得國外,我主要是指教師的職業道德與教學本領。教師個人的素質高不高?教師是否學富五車但沒法傳授?

面對良莠不齊的教師,作為學生應該怎么辦?被老師不恰當的體罰,學生一氣之下去跳樓?老師安排的作業過多,學生苦守燈燭學個通宵?這些當然是不可取的。學生不應該是受壓迫者,教師傳授知識要循循善誘。就像面對一個無法吞咽的病人,醫生可以給他輸液,我看書上說還可以用草藥香薰,總之絕對不能是壓迫。

也許對低齡的學生來說比較困難,好在我掌握的術語也少,應該好懂。往后我將說說,學生自己該怎樣拯救自己的教育。比如說,我高中時知道了高中是塑造三觀的關鍵時期,就查閱了很多資料:什么才是正確的三觀,還研究過幾本提升情商和思維能力的雞湯,注意與同學相處的方式方法,漸漸地也成了還算正的三觀吧。

總之我們是不能任人擺布的,想要變好,主要還得靠自己呢。學生并不是只要掌握知識就好了,每個年齡階段有不同的身心的成長,家長也許對那些知識只能意會無法言傳,確實大部分家長輔導孩子全靠自己的經驗與幾本育兒手冊。要讓學生自己意識到每個年齡階段應該注意什么,才會有更好的效果呢。

希望我們都能成為更好的自己,一起努力吧,我們將會有學習以外更加明確的目標。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