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著找到英語學習方法的熱切期盼看了這本書《考拉小巫的英語學習日記》。作者自稱考拉小巫,自述是因為喜歡考拉,加之性格古靈精怪。
本書主要講述了作者從一個英語菜鳥一路靠著自己的努力拼搏化身英語達人,不僅從普通大學考上名校研究生,還申請到了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的研究生。其中穿插著講了一些她平時的英語學習方法。
本書之所以受到歡迎,我想主要還是源于它的“接地氣”。作者小時候原來是個學渣,從小混到大,中考失利完,決定痛改前非,好好學習,結果沒過多久又玩瘋了,了然忘了中考失利的打擊,果不其然的高考也考砸了。
(我以為考的有多砸,后來我才知道她的考砸只是和她那些浙大,南大的同學比,盡管掃尾上的本科也是一本的大學)
這樣的經歷是不是似曾相識,越想越熟悉。越長越覺得這不就是你我及你我身邊的人的真實學生時代的寫照嗎?也許我們長大以后教訓會記得久一些,但小時候的我們誰不是好了傷疤忘了疼。僅這一點就非常的貼近讀者,容易引起共鳴了。
不管怎么說,作者也就是考拉小巫決定在大學一雪前恥。她這么想,也真的這么做到了,這才是她比你我都牛的地方。
她的努力當然也不是一帆風順,也會和別人比較,也有覺得即使自己努力了還是比不上人家,優秀的人比你優秀還比你努力的時候,于是她說:“我應該把今天的自己和昨天的自己比,而不應該拿自己和別人去比。我要向優秀的人學習,這是沒有錯的,但由于優秀的人和我的起點不同、學習方法不同、自身能力不同,所以并不應該因為自己不如別人就灰心喪氣,甚至徹底失去信心。”
“奮斗是為了讓自己成長,讓自己變強大,而不是為了去和他人做比較。”
大學的時候,她每天早上固定時間聽聽力跟讀,上午讀《經濟學人》,中午背單詞,下午做中英互譯……日復一日確實很枯燥,但我很羨慕她,因為她身邊始終有摯友、有通情達理的父母。
她和志同道合的朋友比賽背單詞、向老師討教學習方法、一起跑到北京去上新東方的口語課,一起去學霸云集的北大做交換生……在對方驕傲的時候會去打擊對方,在對方萎靡的時候會互相鼓勵。
在她像我們普通人一樣經歷倦怠期、自我懷疑期的時候,她的摯友“胖咸魚”會告訴她傻子哲學。胖咸魚說:“知道傻子為什么能成功嗎?因為傻子很傻,他不管自己是不是能做成,不管別人怎么笑話他,也不管遇到多少困難,他只是一個人傻頭傻腦地一直做。而聰明人很聰明,他總是會考慮自己目前的目標對不對,會不會有更好的方法,能不能走捷徑省時間。最后,聰明人選了一條又一條路,每條路都剛走了一點就換,所以,他總是在離起點不遠的地方徘徊。而傻子卻在一條路上一直走,雖然他速度慢,但他一直都在堅持。最后,傻子比聰明人先到達了終點。其實,傻子的成功哲學并不復雜,也不高深,只有兩個字,那就是‘堅持’。
在她保研受挫的時候,她的爸爸會閃電般的放下公司的事,帶她去大草原放松調節心情,更重要的是,教她“人生哲學”。爸爸坐在副駕駛的位置上,輕松地用左手把住方向盤,說:“當你找不到眼前的路時,不要看那么遠,要低頭看近處的車燈,只要盯著車前五米被車燈照亮的地方,自然就會找到出路。”
是的,她的成功當然要歸功于她自己三更燈火五更雞的努力,歸功于她的決心,她的目標,她始終獨立思考的能力,但是如果沒有朋友和家庭的幫扶,無疑需要,更加強大的內心。
關于目標,我覺得她說的一段話很精彩。與君共勉:我覺得目標不是每天坐在家里空想就可以想出來的。設定合適目標的前提是,你對自己要有足夠的了解。對自己的了解,基于你的個人經歷。既然要找尋目標,你就要去讀書,去感受,要走出去,去經歷。比如,你似乎感覺自己對藝術很有興趣,覺得當一名畫家很浪漫,那你就要去到有畫家的地方感受,去請教真正的畫家,問問他們干這一行到底是什么樣的,問問他們做這一行是不是真的像你想的那樣浪漫。又或者,你覺得你對新聞有非常敏銳的感覺,夢想當一名記者,那么你就應該去到報社、雜志社、電視臺等有記者的地方,結識真正的記者,詢問他們干這一行是怎樣的情況,有多辛苦,需要具備什么素質,平時工作的一天是怎樣的。當你有空的時候,甚至可以去到那里做志愿者,和他們融在一起,真正通過實踐來體會那樣的感覺。只有通過實踐,你才能明白這一行是否適合你,是否應該被列為自己的目標。
這很像國外gap year的理念,只有自己去體驗才能確定自己真的適合什么,才能更深刻。但同樣的,我覺得不適用于所有人,越年輕知道這些越好。當你沒有后顧之憂的時候你可以肆無忌憚的嘗試,但是當你已經到了考慮生計的年紀,就沒有那么多機會去不計較得失的隨意嘗試了吧。
這本書還有很多精彩的觀點。但是于我而言,我抱著十萬分的熱情期盼能從中找到英語學習的實操方法,但是好像并沒有找到自己想要的方法,作者更多的還是在強調堅持!堅持!確實雞血滿滿,正能量滿滿,更像一本勵志書。是我誤把它當成了工具書來讀,果然還是需要讀者自己在實踐中摸索,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并堅持下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