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姑娘般的母親節

圖片來自網絡

文丨pinkpink-summer

母親節來勢洶洶,各種對母親的祝福語滿天飛,廣告上,微信上,微博上,QQ上,網頁上,郵件上…我的朋友圈已被"母親節快樂"刷屏。每個人都在隔著屏幕向媽媽喊話。

約了朋友出去吃飯,幾乎所有商家都在趁著母親節的風頭搞活動促銷招攬顧客。我們進了一家環境還不錯的店,落座后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桌上擺著一支康乃馨,服務員笑著對我們說,今天來消費的每位女士都可得到一支康乃馨。

我想到在我的朋友圈里,小伙伴們紛紛曬出的也都是送給媽媽的康乃馨。而據這些朋友說,母親節這天的康乃馨賣的比平時貴了幾十倍,可照樣售罄。

其實,在我國用來獻給母親的花不是康乃馨。母親節本身也是個舶來品。母親節最早出現在古希臘,而現代的母親節來源于美國,是每個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在母親節這天,母親們都會收到禮物和康乃馨,康乃馨被視為母親之花,它的花語是獻給母親的愛,不求代價的母愛。在我國,獻給母親的花卻不是康乃馨,而是忘憂草。

除了送花,許多人也會在這一天給媽媽買蛋糕,帶媽媽去大飯店,給媽媽買衣服,送媽媽禮物。朋友圈里一個朋友發了幾張照片,說是她的外甥女給她們幾個媽媽過母親節。一張大桌子上擺滿了禮物,蛋糕,鮮花,幾位媽媽臉上洋溢著節日的喜悅。而一邊站著的小姑娘也不過十五六歲,想必這就是她的外甥女。仔細想來,我們給媽媽的全是物質享受,似乎除了物質,沒有任何東西可以體現出我們對母親的愛。社會教會了我們和孩子只會用物質來表達母愛。

我不是說這樣做是不對的,母親節送媽媽禮物表達自己的心意當然無可厚非,至少比只隔著屏幕對媽媽說母親節快樂要好的太多了。有的人在朋友圈里大喊母親節快樂,祝媽媽節日快樂,祝媽媽身體健康,祝媽媽永遠年輕,可是一問他,你的媽媽玩微信嗎,他說不玩啊。于是,他的母親節就在朋友圈里過了。

記得以前我們沒有這么多講究,過母親節的人也不多,隨著近年網絡發展迅速,信息獲取量越來越快速,覆蓋面越來越廣,再加上各種商家的炒作,母親節過的越來越隆重。買康乃馨的朋友絲毫不介意這猛漲的價格,反而覺得越貴越好,因為越貴越體現出他對母親的愛。看,不管花多貴,我都舍得給咱媽買,我多孝順。而當這一天過后,一切都恢復到平常的樣子,媽媽幾天幾個星期接不到子女的電話,主動打電話過去也會因為子女說工作繁忙而匆匆掛斷,做了一桌子飯菜滿心歡喜等孩子回來吃飯卻等來了一個冰冷的電話說有事不回來了,每到周末都殷殷期盼著孩子能回來看看卻始終見不到人…過了這一天仿佛過了午夜12點的灰姑娘,一切都被打回了原型。

媽媽們在母親節這天快樂無比不是因為收到了子女的禮物,也不是因為康乃馨和蛋糕。不管是康乃馨也好,忘憂草也罷,母親們開心的只不過是終于見到自己的孩子了,終于等到自己的孩子回來看看了,終于可以跟孩子一起好好吃個飯了。

都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不光是陪伴自己的孩子,對父母也要盡心盡責陪伴。他們不需要過什么節,只要看到你能天天念著家,經常打個電話,聽聽你的聲音就夠了。

母愛是偉大的,母親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她孕育生命,哺育生命,不計代價,不求回報,只希望自己的孩子平平安安。而我們對母親的愛也不是用物質可以衡量的,表達愛從來都是要用心,不要讓你對媽媽的愛淹沒在鮮花禮物中,也不要讓你對媽媽的愛封鎖在電子屏幕里,更不要讓你對媽媽的愛只停留在這一天。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