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返程,已經好久沒有經歷一場“豪堵”了,上次的經歷還是在四年之前。
天陰陰的,預報說今天有雨,但是還沒有下,大巴的車速慢的可以細數路邊的油菜花。有人在吃榴蓮,竟然沒有引起公憤。不知道是榴蓮味兒越來越大眾化了,還是大家越來越不喜表達了。
倒也沒有堵車的煩躁心情,要不是還趕著回去有點事,私心覺得這樣堵著開下去也挺好。走時帶了一個橙子,原本打算和鄰座的妹子分享,不曾想妹子竟然在中途下了車,想想還是明天吃吧,自己一個人吃就沒有太多的食欲了。
大學的時候不算經常回家,假期的時候會待在宿舍或者結伴出去看風景,那時倒不覺得離別是一件難熬的事。每一次的分別,真有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的勇氣。
原本以為,自己是早就習慣了離別的。
這些年攢的車票可以裝訂成冊了,對著一張張老舊車票,甚至能回憶起一些久違的故事。有時候會希望車票都別褪色,永遠光鮮。永遠保持最初的色彩不是挺好的嗎?可想想也就不再糾結了,一張張褪色的紙張不正好印證了那一段段的舊時光嗎?
記憶都會模糊,干嘛不釋懷其他的褪色。
爸媽送我走的時候經常會捎上妞妞,我有時候嚷嚷著說不帶妞妞走,妞妞還會對我“汪汪”以示抗議。我爸送我到安檢口便離開,妞妞經常拿不定主意,不知道是跟我走還是跟我爸走,這頭追追,那頭趕趕,最后氣急敗壞地開始汪了起來。我爸這時候再喚幾聲,妞妞便跟著我爸了,屁顛屁顛的,還時不時回頭看看我。
其實一直覺得,陪伴大于所有。
現在嘛,慢慢習慣了牽絆,不會覺得牽絆是負擔,甚至會慶幸自己的牽絆。
也勉強算是一個頻繁招手和揮手的人。招手前學會了左顧右盼,揮手后學會了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