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焦慮了嗎?今天你做更好的自己了嗎?
在信息高度透明的時代,我們不僅能了解自己和親人的動態,更能了解朋友的動態,甚至那些我們向往的牛人或“明星”的動態,我們羨慕他們的優秀,出色。有羨慕、有欣賞、也就有對比,焦慮也隨之而來了。我們會遇到哪些焦慮?
財產焦慮:
沒車沒房和有車有房的比,焦慮;有套小房子和有大房子的比,焦慮;有現代和有寶馬的比,焦慮。……
知識焦慮:
"她都看了那么多書了,我買的書還在那里躺著睡覺,焦慮";“同時開始寫作的伙伴都成簡書簽約作家了,我離那一步還很遠"“買了那么多課程,沒時間看,錢也花了,時間也浪費了”;“我還在像蝸牛一樣的慢慢爬著,我的偶像都已經起飛了。”?……
育兒焦慮:
“孩子老是不聽話,到底該怎么辦……”“他們家的孩子報了好多課程了,自己的孩子似乎什么都不感興趣。”“孩子一上幼兒園就哭,怎么別人家的孩子不哭?”………
類似這種焦慮還有很多很多,你是否也有過類似的焦慮?如果有,我們該怎么辦?
首先,想想我們為什么會焦慮?
001別人比我做的好。
002別人做到了我沒做的事。
003別人堅持了我沒堅持的事。
004我的過去定目標沒有達成。
005我擔心現在的事情做不好。
006我擔心將來的事做不好。
第二,正視焦慮,擁抱焦慮。
001正視別人的優秀,分析別人為什么優秀。
002成功一定又方法,失敗一定有原因。
別人做的好,有的快,一定用了更好的方法。比如他們花了上萬的課程,學習了符合自己定位的內容,當然在自己的領域越來越好,而當你不知道自己的定位,卻報了很多課程,心有力而力不足,時間花費了,效率可能會很低,
第三,優秀領域的背后一定付出了過于常人的更多的努力。
當我們在看電視的時候,或許他還在看TED演講;當我們還在夢鄉的時候,他5點就起來讀書了;我們才寫幾個月的文章,他已經堅持了10年的日記了;當我們打算理財放棄的時候,他早就在幾年前理財時掉過很多坑了,現在收益頗豐,仍然還在不斷學習實踐中。
當比我們優秀的人比我們更努力的時候,我們唯一做的就是努力。
第四,明確定位,專業領域深耕
當我們還在漫無目的的找工作的時候,他已經明確了自己的工作目標和方向,五年過去了,十年過去了,他深耕了這么久,他不優秀誰優秀?………
當我們還在尋找自己的寫作定位的時候,他在幾個月前就在婚姻育兒領域深耕了,所以她進步比較快,另一個他已經在投資理財領域成為主編了……
所以,我們不要再漫無目的的向無頭蒼蠅一樣亂撞,好好想想自己到底擅長什么,想做什么,朝著一個方向做,現在還不晚,開始什么時候都不晚,91歲的老奶奶表演體操驚人的厲害,她也是在31歲才開始學習而已,重要的是堅持了這么久。
第五,向牛人學習,模仿牛人。
向自己專業領域的牛人學習,分析他是怎么做的,從模仿開始,比如想做公眾號,學習做優秀公眾號是怎么做的,怎么是排版的,怎么配圖的?
想寫文章,看看那些爆文到底是怎么寫的,有哪些好的點可以借鑒:標題是怎么什么寫的,寫作手法是那種?排版和配圖和自己的有什么區別,為什么她的文章能有經歷,有感悟,有名言,有干貨,文筆還那么好?……
比如做筆記我們也可以借助思維導圖總結,也可以通過記手賬做每天的清單規劃,有人用番茄鐘記錄時間,我們自己也可以嘗試,牛人一天讀一本書,我們先從一天讀幾頁開始………
第六,寫日記
寫日記也是緩解焦慮的好習慣。
001寫情緒日記
把此刻的焦慮寫下來,把此刻的心情寫下來,寫完了,心情真的就沒那么煩躁焦慮了,可以繼續做別的事情,昨晚心里有些郁悶,我就寫了一頁下來,心情好多了。
002寫感恩日記
我聽說好多人每天都寫感恩日記,把自己感謝的人和事記錄下來,會讓自己每天充滿希望和感恩之心,不再抱怨,焦慮自然也會變少了。
第七,如果非要和別人比,就拿自己的優勢比別人的缺點。
當別人得了最佳時,你可能已經堅持日更60天了,說不定下一個最佳就是你。
當看到別人寫文章寫的比你更好時,你繪畫比較厲害啊。
當看到別人做了那么多,學了那么多時,你在用心陪孩子呢,此時對孩子的努力付出,將來一定會看的見,比如秋秋陪孩子看書堅持了9年,他的孩子明顯比同齡人優秀很多,9歲會畫導圖,比我還厲害,這些看不見的成長不是多少金錢能衡量的。
當你還是單身時,你有大把的時間可以把握,你有很大的自主權,你可以學自己想學的,加班到幾點也不用老婆催促,充分利用這些自主時間給自己充電,當你結婚以后,當你爸爸或媽媽的時候,你會感謝今天的自己的努力,更不會因為單身時沒有好好把握時光而悔恨。
焦慮并不可怕,好好擁抱焦慮,分析焦慮,找到自己的定位,你的焦慮會慢慢成為你的動力,讓你變成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