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服與仰望——信仰

寫了這篇,是因為前幾天突然發現,曾經微信上關注的一個公眾號變了,以前它總會推送一些生活小貼士啦,優美的詩篇啦什么的,但不知什么時候開始,它開始宣揚基督教了······。每天推送的內容變成了圣經故事,基督禮儀。于是,從此我就只是看著公眾號顯示的紅色數字,卻從未點開過。

信仰,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了,有不少學者或是抨擊過中國的信仰缺失問題,或是宣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然而,信仰到底是干啥勒?縱觀各鐘宗教,無論是正是邪,無外乎教人兩個方面,對外的行為方式與對內的思想態度。對外,當然就是對世界的態度,對內,就是對自己的思考啦。宗教要求人們信服它,按它的教義去行事,就出現了一個對象來供人仰視,希望能靠這個對象征服人心(也就是強制改變人的世界觀,俗稱洗腦)。但是結合實際,我們知道,沒有人生來就會信服這種玄虛的東西,而它之所以存在,是因為伴隨人生的另一個要素——苦難,于是那些經受了苦難,心靈卻無從寄托的人就被牽著鼻子走嘍

我不能猜測那個公眾號的運營者經歷了什么,才會做出如此大的改變,其實不必成為信仰的仆人,也可以收到同樣的效果。只要保持感恩之心,就能擁有對外的那份善良,保持自強的態度,就能擁有對內的那份堅定。

我曾在五點多醒來,不能像川端康成那樣觀賞海棠花未眠,但也不能瞅著雪白的墻壁發呆,便起來洗漱。到了衛生間,才發現宿管師傅正再洗刷水池,原來,當我們還在夢鄉時,世界上就有了很多人開始了微小卻讓這個世界更美好的工作。有很多時候,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背后,凝聚了多少平凡人的付出。所以,意識到他人的辛苦,就不會在排隊時因為阿姨打飯太慢而氣惱,不會因為朋友的一點疏忽長時間沒聯系就心生怨恨,不會因為父母一直對自己要求過高而抑郁寡歡。

一直以來,我總是相信一切都是自己能做決定的,無論是失敗還是成功,決定在己。所以,即使是錯在他人,也要自省,亡羊補牢或是為了下一次的防微杜漸。因此,當遇到挫折,可以傷心,可以求助,但不能放棄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因為這才是自己能控制的改進的方法。做到這一點,那么當人生遭遇凄冷驚駭的風浪時也能劈風斬浪,當擔負生命不能承受之重時也會直面人生,但很多時候我們并不需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大多數的我們還是很幸運的,所以,改進自我的空間是廣闊的,效果也是很顯著的。試想當一個人對外感恩,對內自強,還要依靠什么其他的虛無縹緲的東西呢?

其實,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也是一種信仰吧,只不過,信仰的是自己而已······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