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敬父母,最大受益者是自己。 | 論語心解023

【七】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子游是孔子學生,比孔子小四十五歲。養(yàng),方言是去聲。意思是,子游問孔子何謂孝道,孔子說:“現代人皆以能養好父母的身體,也就是有穿有吃有住就算孝了。但犬馬也一樣有人供給它吃、住。若對父母沒有一片恭敬心,從哪里能看出其中的分別呢?”

說句心里話,多數父母對于吃、住、穿的要求真不高,“能有養”是很容易做到的。孔子在這里用犬馬做比較,是語言表達的需要,絕無歧視,只是為了更形象,更震撼的效果,都是因為人心麻木了。在當時,絕大多數的人對父母如犬馬一樣,給吃,給住,給穿,只養其口身,不能養其志。今日也是很多,是不是這樣呢?可以問問自己,也去周遭看看,所描述的是不是實相呢?

“不敬,何以別乎?”這里的“敬”是從純凈的本心、良心流露出來的,是真誠真心地對每個生命的尊重與恭敬。父母的生命也是獨一無二的,神奇、神圣的,也是有無限可能,作為子女有緣也要協助父母親成長,開啟妙智慧,讓他們的生命意義發揮出來,他們也自然從心底流露出自在、安詳、快樂、幸福。

作者無生,感謝關注與閱讀。

您的分享,讓世界多一份祥和。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芳草渡.馬嘶風吼玉門西 馬嘶風吼玉門西, 黃沙漫,眼迷離。 漢家刀劍耀旌旗。 千百里, 坎坷路, 壯歌齊。 邊聲急...
    寺咀山主人閱讀 595評論 0 3
  • 20170915 周五 心賞第32天 今天yo姐發燒了(其實昨天就有點低燒),米立有點咳嗽,我貌似腰扭了一下酸痛一...
    靜夜思CJ閱讀 118評論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