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吃蘿卜淡操心

每天傍晚時分小區中心廣場便聚集了很多人,帶娃加乘涼的人居多。每到這時也是信息匯聚交流的時候。

昨天傍晚我帶著小兒到小廣場玩的時候,看到一臺雙胞胎嬰兒車,小車里并排坐著倆娃娃,誰看了誰喜歡。推著小車的是孩子的媽媽,先拿著滿滿一瓶奶粉抱喂老大,老大喝完了放車上又抱起老二來喂另一瓶。她在回答周圍人的關于性別啊幾個月了吃多少之類的問題時還能回答一下,這是一對大家都很眼饞的龍鳳胎,但這位媽媽并不像我們以為會有的那種喜悅的態度,因為她看上去很疲累。

我看她二十多歲不到三十歲的樣子,以為這倆娃是她的頭胎。還想著或許因為帶娃經驗不足加同時帶倆才累著了。后來孩子的奶奶下樓來幫她帶孩子,這樣媽媽抱一個,奶奶抱一個,才看得過來。一會這個拉了一會那個尿了。后來孩子的爸爸來了,還帶著兩個女孩。一個六七歲,一個三歲左右。大點的女孩過來要抱這婆婆手中的娃兒,小點的女孩子也湊到跟前逗弄。自孩子的奶奶過來后,那位媽媽就全程沉默了,什么信息都是那個奶奶說的。據奶奶說,這兩個女孩是這對龍鳳胎的姐姐。原來這位偉大的媽媽生了三胎四個孩子。

我這才明白她的疲累無言不只是因為眼下帶的龍鳳胎,還有兩個大點的孩子讓她操著心。雖然有婆婆幫著照顧,但我們可以想想她這些年的生活是怎么過來的,不到三十歲的人生,基本上是一直在生養孩子,帶大一個又生一個或者兩個。

我抱著小兒,默默地看著眼前這一家,唯一感覺心疼的就是這位媽媽。或許有人會說我瞎操心,人家幸福著呢。可是不經歷的人是不知道這其間的辛苦的。我大兒已經九歲了,放假在家我還愁他總想玩游戲我管不了他,抱著小的管教大的心很累。雖然女孩子或許比男孩子好帶,但畢竟需要當媽媽的一個一個去操心是不是?

在網上也看到一些生了二胎的比較年輕的媽媽在吐槽,因為大的才一兩歲或者兩三歲,也是正需要媽媽懷抱的年齡,生了小的帶不了大的,或者讓大的感覺受了冷落,心理受了傷害,等等。可以說,這兩年放開二胎的結果是喜憂參半。生下小孩,喜;難以兼顧,憂。如果再沒有人幫自己帶,會更辛苦。即使當媽媽的辭職在家全職帶娃,帶兩個也是辛苦的,更不用說前面提到的那位有四個孩子的媽媽了。

我們國家鼓勵人們生二胎,一開始放開單獨,結果因為開口比較小,生二胎的并未達到預期數字。于是干脆有了全面放開二胎的政策。據說實際生育總數仍未達到國家的期望值。為什么?因為我們國家還做不到其他一些國家對生育的獎勵措施,福利待遇。很多人處于想生不敢生的狀態。

金錢獎勵暫且不說,單說這產假,我國現在的產假時間比多年前的九十多天延長了不少,現在是158天;而我生大兒時后才休了兩個半月。不過這次雖然休夠了158天,我也因為尾椎腰椎疼痛不能上班又請了一個多月的病假。即使這樣也彌補不了生完大兒時沒休夠的產假。

下面再大體說說我查到的其他國家關于產假及薪資情況:

瑞典法律規定,所有工作的父母每生育一個子女都享有16個月(480)的帶薪產假,其中包括奶爸的兩個月產假,費用由國家和雇主分攤。

挪威,12個月拿80%的工資的產假,或者10個月拿100%工資的產假,奶爸有三個月以上的產假,新生兒父母雙方總共可休接近50周的育兒假,在此期間拿全額工資,也可選擇總共休57周,拿工資的80%。全部費用都由國家承擔。

法國,生第一胎休20周,領100%工資;生第二胎休40周,領100%工資;生越多休越多,產假期間領全額工資的時間越長,同時享受的津貼和補助以及稅收減免就越多。

德國媽媽享受每月最高1500歐元,67%工資的10個月產假期。

澳大利亞女性享受12個月的產假,澳大利亞爸爸也享受24周產假,澳大利亞人力短缺嚴重,政府鼓勵大家生孩子。

古巴的女性可以享受長達至少52周的全薪產假。

其他比如俄羅斯的女性員工產假有三四年,英國的女性產假有一年,等等。

以上列舉的都是比我國產假多出一倍時間還多得多的國家。更別說有些國家還負責幫你養孩子了。而我國現在還做不到這些,所以才有那么多人想要孩子,卻苦于經濟條件或者無人幫助看護孩子而選擇了不生。尤其在現在買房壓力山大的大城市,這種現象更為突出。



再回到文章開頭提到的那位媽媽。我或許是閑吃蘿卜淡操心吧,真的是替她感覺累。男人或者男性家庭或許主張多生孩子好,就像我愛人經常開玩笑說再生一個吧,因為生孩子養孩子對他們來說沒切身累到過。很多家庭孩子晚上的哭鬧也跟男人沒多大關系,有的話也是影響了他們的睡眠質量,翻個身再睡就是了。女人則不然,據調查睡眠時間最少的職業是媽媽,更不要說女性也有年齡增長身體變差的現實在那里擱著。

小區里的這位媽媽,是主動自愿要生這些孩子的嗎?我們可以嘗試著去猜測一下她的心理。再說她現在的家庭成員構成,婆婆在這里幫著帶孩子,看那婆婆說話的風格,也不像是很老實溫順的那種性格。相處起來,跟像我這樣一個人帶娃的感覺應該是完全不同。我也是跟公婆一起住了七八年的人,過來人深知其中滋味。所以,這位媽媽面上顯出的疲累,跟家人在一起時的無語,我覺得不單單是帶娃那么簡單。

而男人是無所謂的,在他看來自己的父母與自己的媳婦在一起看上去很好就行。他不一定關照到自己的媳婦的內心。

想一想這些年來屢屢發生的患產后抑郁的媽媽抱著孩子跳樓的事件,其背后多半跟孩子媽媽缺少關愛甚至會遭受指責有關。很多女性會罹患產后抑郁,現代這個社會更是一種普遍的存在。想想我曾經抑郁的時間,也是在生下大兒之后的那兩三年。所幸后來自己從痛苦中慢慢走了出來,那也是經歷了好幾年的心靈折磨。

如今在小區里看著這位媽媽的狀態,我莫名地為她擔心。但愿是我想多了罷。更希望我們國家以后能出臺更多好的措施,在這個老齡化社會,讓老有所依,少有所養。讓我們的養育之路能夠從容不迫。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UU說:“麻!小麗姐幾歲了?三十多了吧?還沒結婚嗎?她真是太讓人操心啦!” 麻麻:“人家才二十多歲,還小呢不急!”...
    千島西子閱讀 854評論 6 11
  • 當初,我們都還年輕,血氣方剛,朝氣蓬勃,想著一定不被生活所累所迫,各種豪言壯言和內心暗示告訴自己,告誡這個社會,我...
    夏雨天705閱讀 214評論 0 2
  • 為期四天的休假結束了,考試也告一段落,成績至少要22號才能出來,又回到每天重復的工作上來,因為睡的少的原因...
    頹感閱讀 252評論 0 1
  • 14年的時候開始接觸這個面膜 也是第一次使用日本的產品 讓我好感倍增 那時候長了很多閉合的痘痘 朋友推薦這款“泥巴...
    寧寧砸閱讀 562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