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p1:摘錄
雖然習慣二適用于不同的環境和生活層面,但最基本的應用,還是應該從現在開始,以你的人生目標作為衡量一切的標準,你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無論發生在何時,都必須遵循這一原則,即由個人最重視的期許或價值觀來決定一切。牢記自己的目標或者使命,就能確信日常的所作所為是否與之南轅北轍,而且每天都向著這個目標努力,不敢懈怠。
Step2:思考
發誓減肥的你,總能在健身幾天后,找個理由安慰自己:這兩天太忙了,改天再去吧。然后……就徹底不去了;
摘錄內容來自第二個習慣:以終為始。
優秀的人有早起習慣,閱讀習慣,碼字習慣,運動習慣等等,你也想成為他們。于是,你開始發誓:明天,我一定要早起早睡;我一定要減肥;我一定要看書;我一定要碼字……
發誓每天看書碼字的你,總能被各種事情打斷,漸漸地,你也忘記當初的誓言了;
發誓早睡早起的你,永遠堅持不到一周;
……
明明下定決心養成一個好習慣,卻總是堅持沒幾天就被打回原形。自責懊惱一陣子之后,你又開始下定決心,重新發誓,繼續惡性循環……
其實,堅持不了一個習慣有很多原因。在這里,我結合拆書內容“以終為始”只談談其中一個原因——不清楚方向和目標。
如今,線上課程,如微信上付費課程,網易云課程,MOOC課程,喜馬拉雅課程種類繁多,令人眼花繚亂。你可能會陷入一種成功學誤區:努力一定能成功。于是,你隨波逐流,有什么課程就跟著學什么,這樣的你只是個埋頭趕路,在知識海洋里溺水的人。
相反,優秀的人很清楚自己的能力樹,身邊的高價值區,知道自己需要培養哪些能力,學習哪些課程。
“以終為始”告訴我們在做任何事之前,都要先認清方向。
如何認清方向呢?
作者提出一個模擬實驗:想象你的親朋好友在齊聚一堂,在殯儀館追述你的生平,準備向您告別。
此時的你,希望他們怎樣評價你的一生呢?
希望給他們留下哪些回憶呢?
稱職的丈夫/妻子/子女/職員?
當你靜下心來,認真思考上面這些問題,就清楚你想要成為一個怎樣的人,你想要如何過這一生,你的價值觀,你的人生觀通通清晰地浮現在你的眼前。
古典老師的生命之花,小強老師的能力樹,日本一位老師提到的晨間日記,也是基于“以終為始”這個習慣。
你可以先用作者提到的模擬實驗法,或者列下七大板塊:健康,財務,自我提升,工作,人際與家人,娛樂。
捫心自問:在2017年剩下的日子里,我的愿景是什么?我希望在這七大板塊里,能實現什么目標?再制定年計劃,月計劃,周計劃。
更重要的是,一定要復盤(回顧與反思)。做到每周復盤一次,每月復盤一次。
Step3:實踐
1.調整生命之花和能力樹,重新整理
2.將晨間日記縮減為4大板塊,從小習慣培養起,每周至少一篇日記,在簡書至少發布一篇文章。
3.周末復盤。
4.走出誤區:每天都堅持才算養成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