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年前的的伍繼紅,“十年寒窗苦讀”走出了無人問津的小山村,踏進了人民大學的象牙塔,環繞頭頂的是天之驕子的光環,本應有著繁華似錦的前途。但是,不一樣的抉擇,人生就像“滑鐵盧”,伍繼紅卻和她本應走的道路背道而馳,走向了另一種窘迫的人生之路。
? 伍繼紅大學畢業后,正碰上“鐵飯碗”被打破,沒有了工作分配,伍繼紅只要四處求職。北京公務員考試費盡全力過了筆試,卻在面試環節與之插肩而過。輾轉到廣州,進入一家培訓機構,領著3000元當時還算不錯的高薪,卻因為與同事的矛盾棄之而去。之后,伍繼紅的斗志被磨平了,選擇到一家服裝廠打工謀生,全然忘記了當初的夢想。在此,邂逅了她的初中同學,和很多在外打工的農村姑娘一樣。跟著她的初中同學又回到了那個貧窮落后的村莊,結婚,生子,在家帶娃。孩子臨盆前不幸又被前夫拋棄,被鄰鎮的鄧家接納,又生了五個孩子,破敗不堪的泥土房,衣衫襤褸的孩子們,一家九口人僅靠丈夫一個打零工維持生計,艱難度日。
? 誰都不敢想象眼前這個面容憔悴,衣縷粗糙抱著孩子的鄉村婦人是那個當初在名牌大學里求學的意氣風發的青年?是什么讓人生之路驟然大轉彎?是命運嗎?
? 或許很多人會把眼前窘迫不堪的現狀歸咎于命運。于是在歲月的橫波里聽之任之,無動于衷。不!伍繼紅或許就是太相信命運,想當然以為這就是命之使然。縱使歷經求職的坎坷,假如伍繼紅不被挫折擊垮,憑著名牌大學的閃耀學終能找到好工作?;蛘咴诖蟪鞘兄\求一份與之匹配的工作,或者回家鄉考取公務員,人生都會有不一樣的瑰麗篇章。有人評論伍繼紅“抓的一手好牌,打的一手爛牌”。
? 伍繼紅太相信宿命,甘于命運的心重新把她禁錮在山村貧苦瑣碎的日子里。而同樣是農村泥巴莊稼地里成長的“腦癱詩人”余秀華,卻敢于同命運抗爭,最終也獲得了新生,獲得了勝利。《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詩歌在網上廣為流傳,讓余秀紅這個身殘體弱的農村婦女一夜成名。高中輟學,閑賦在家的余秀紅沒有泯滅對詩歌那份癡情和熱愛。即使是同樣嫁與了沒有共同語的山村野夫,同樣是在窮苦的泥淖里暈頭轉向。伍繼紅任其沉淪,生娃持家。是余秀華不斷奮擊,筆耕不輟。余秀華成功了,借著詩歌的翅膀看到了更廣闊的世界,經濟上也有了能力,終于可以擺脫這段不幸的婚姻,迎接更美好的生活。伍繼紅在被前夫拋棄后,也有命運翻身的機會,找一份穩定的工作,過獨立自在的生活。但是,伍繼紅在鄉村繼續嫁與他人,生娃帶娃。正如魯迅先生所言“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 伍繼紅事件令人痛心疾首,處于時間的長河中,“一切殺不死我的東西,只會讓我強大”,擁有一顆不甘的心,要敢于同顛簸不平的命運做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