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來都是一個沒有夢想的人?

有那么一段時間,青春校園題材的電影層出不窮,這么多人,不約而同的去緬懷逝去的青春,終于人們再也忍受不了,青春劇成了爛大街的片子,因為他們在用同樣的劇情反映著復制版的青春。

終于,當有人終于喊出那句終級口號時:“誰的青春不迷茫?”觀眾們不謀而合的抨擊他們,用俗套的劇情透支著他們僅剩的那一絲青春回憶。這個時候可能就很少有人真正的去思考電影本身的意義了吧。

誰的青春不迷茫?那我們究竟在迷茫什么?是青春?還是年輕?


在我看來,是夢想,是沒有夢想,沒有目標的我們,對未知未來的一種不安和恐懼。

因為我一直覺得,如果一個人自始至終都清楚地知道自己喜歡什么,知道并牢記自己的夢想,知道自己未來想要的是一種什么樣的生活,那他還會迷茫嗎?他應該是一直朝著夢想中的未來努力的模樣吧!

說實話,當我看完《誰的青春不迷茫》這部電影的時候,跟大多數人一樣,我也覺得劇情很俗套,但我還是會在看到林天驕質問高翔夢想的時候流淚,也會在天驕為了自己喜歡的天文與母親爭吵的時候落淚。而這一切是我這么多年以來對夢想的執念,我恍惚中一直覺得我應該算是個沒有夢想的人,而我一直覺得沒有夢想的人才是最可悲的。

我不知道我從一種麻木無知中醒來是在幾年前、高考后還是大一。或許也不是迷茫,是真正第一次開始認真的思考人生吧。

從進入幼兒園之前,父親就在我心中種下一粒種子,或者說給我灌輸一種觀念——只有考上好大學才能改變命運。我不知道這粒種子為什么這么“神奇”,它仿佛控制了我的整個學生時代。以至于我現在的回憶里,從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唯一能記得的好像就只有學習。沒有什么所謂的興趣,或是夢想。從小到大,扮演著一成不變的“三好學生”角色,直到高考完我才發現,以前的自己一直都是麻木的,像是昏睡過去,沒有思想的人,永遠追尋的就只有父母老師眼中的成績單。

高考填報自愿的時候,我才醒來,原來我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努力了這么多年,拼命去擠過這座獨木橋去以后,接下來的路究竟該怎么走?因為沒有了成績單的目標在前方指引著我。


后來真正進入大學,進入一個自己從來都沒有聽說過的專業的時候,突如其來的一種荒蕪感籠罩了我,是迷茫還是恐懼?我說不清。像是孤身一人走在一片荒涼的草原上,是孤獨,無助。

我仿佛突然領悟,原來最可悲的事是一個活了將近二十年的人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歡的東西是什么,那就意味著她所做的一切對于她自己的人生來說根本就毫無意義。這樣的人生難道不是行尸走肉嗎?一年來,我一直在外界的現實與內心的虛無之間徘徊,我也無法告訴任何人,因為我害怕,因為我覺得沒有人會理解我這種想法。我只能在虛幻的文字中尋找一絲慰藉,在現實中享受那短暫的歡樂。

后來,我觀察身邊的人,我甚至很好奇為什么她們每天都可以過得很開心,而自己卻這么難過,抑郁或是痛苦,他們都有自己的夢想嗎?他們都知道自己以后要干什么嗎?

這偌大的象牙塔里,掙扎的就只有我一個人嗎?


我開始尋找夢想,開始尋找自己真正喜歡的東西,我不知道自己究竟是比別人想的多還是喜歡胡思亂想,但我就是喜歡思考很多東西,去想一些別人不會想的東西,甚至沉迷于此。

原來,自己一直努力的目標,就是找一份好工作,帶著為我奔波了半輩子的爸爸媽媽過上更好的生活,讓他們不再像現在這么累。我問我自己,這能算夢想嗎?

我跟我自己說,有人喜歡天文,長大后做一位天文學家;有人喜歡畫畫,長大后做一位畫家;有人喜歡籃球,將來成為一名職業運動員。這些都是眾所周知的夢想吧!但這些都不是我喜歡的啊,既然沒有這些,為什么就不現實一點,努力去做好眼前的事呢?在還看不到遙遠的月亮的時候,先抓住眼前的六便士吧!

未來呢?未來似乎太遠,還是活在當下吧。但我還是猶豫的,心里還是會有個聲音在質問自己,這樣的答案不像雞湯文的結局嗎?那這究竟是內心真實的追逐?還是現實逼迫下的無奈?

我不知道,但至少從今以后,我不會再有那種無聊的迷茫,我知道自己的目標,也知道自該做什么。現在看來,我應該也算一個有夢想的人吧?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