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關系等于占有欲最小化?

沙特和波伏娃.jpg

Open Relationship,即開放式關系,1970 年開始在美國被提出,強調的是關系雙方毫無保留地向對方開放自己的信息和想法。從性的角度,他們不認同一夫一妻制和戀愛關系中的排他性,也不要求伴侶性方面的絕對忠貞。兩個人都可以在保持彼此關系的前提下和其他人發生性關系。

因著「奇葩說」某一期關于「開放式婚姻」的討論,Open Relationship 一下又成為了熱詞,這讓我想起了一個多月前,我在一個在線沙龍平臺上發起了一次「開放關系等于占有欲最小化?」的線上沙龍討論,出乎意料地收到了許多回復。在此節選部分沙龍實錄,呈現各方觀點,以供諸位思辨討論。

沙龍主人發起討論

所謂的開放關系(Open Relationship),關系的雙方可能會同時擁有一個或以上的長期或者短期伴侶,這種伴侶的形式可能是短期約會,或者是長期的婚姻等等。簡單來說,就是雙方都不認同一夫一妻制或戀愛中的排他性。


▲薩特與波伏娃

但我一直認為,真正能達成開放關系的兩人,必須在彼此心中有不可替代性。他/她不必定能滿足你所有欲望,但卻能給予你他人無法給予的東西(無論是精神契合還是性方面的契合)。所以對我來說,開放關系更像是,雙方達成對方可以“出軌”的一致,并對于對方“出軌”這種行為有一種“so what”的感覺。即擁有“他/她依然需要我”的自信。理想的開放關系應該是更霸道與無法攻破的聯系,倆人間存在一種命運歸屬感。“你上過別的人/被別人上過但依然還是我的人”是一種多強烈的占有欲啊!(在此不討論純粹以開放關系為借口的情況)

討論內容節選

【參與者:妮娜霓】
這個問題看看隔壁大總統奧朗德先生就好了么。法蘭西人民領先世界水平五十年。婚姻現階段在貴國很多時候是一個人養不活自己必須兩個人,原始的生存和經濟需要而已,所以才有那么多狗屁倒灶的婚房撕嫁妝撕。在經濟層面做不到獨立,就不要花時間談基于人格獨立才能討論的是否精神應該綁定了。

西方的紙昭告上帝,東方的香拜給祖先,但愛從始至終都是一個人的事,天佑不能,只有自己說了算。所以愛無關種族,無關性別。"It just happened at THE moment, and u just happened to be the ONE." ——結論,marriage 是社會符合大多數人利益的一種經濟契約,目前貴國的社會福利和法律體系與社會主流價值觀停留在同一水平(落后法蘭西 N+50 年好了),既然沒有相應的福利和法律保證各人獨立成長生活與終老(例如非婚生子女戶口和待遇問題),那就不要談 open 了。

至于說你拿了法蘭西護照,那當然可以 open ——既然都 open 了,又要 marriage 做啥?回到本文開頭的栗子,事業照舊,生活照舊,甚至不結婚也可以生子,生完了子也可以依舊不結婚,這是你各人或者你們兩個人的問題,不管別人的事,別人也用腳投票說“我們同意你的不管我們意見因為我們不想管”。

【參與者:Gloria】
我記得以前看過別人分析信守一夫一妻的三類心態。

一個是利益約束,打破制度對自己不利于是才不得不遵守規定;二是道德信仰,將一夫一妻制本身視作道德的要求,并不一定是對伴侶本身有多重視,更多是對制度所代表的道德立場的信仰;第三就是精神歸屬,兩個人所共同存在的世界是現實世界中其他人無法涉足的,自成一體,相互信賴。

我卻覺得對感受過第三類關系的兩個人來說,一夫一妻和開放關系是共存的。在現實世界和其他人發生再多關系,也沒法打破相互歸屬的信賴。他們既然已經擁有彼此,行為上的開放也無所謂,不過是共同體驗世界的方式而已。

【參與者:Rin】
紙牌屋里 Francis Underwood 和 Claire Underwood 之間的關系就是很開放的關系,參見第一季。我覺得超級羨慕(不是羨慕能有外遇,而是他們之間的關系能夠如此牢固)。

然而我并不知道如何能夠建立起那么牢固的關系,這是因對象而異的吧,而且會是茫茫人海中的那一個人。不是每一個伴侶都有和你成為開放關系的潛力咯。

【參與者:楓糖漿子】
必定有一方不平等的那種,至少不是我理解的開放關系。我認為的是雙方有差不多的心理基礎和認識,一方不平衡的……就是很糟糕的那種情感關系吧。

【參與者:Yee Lee】
波伏瓦更像是薩特的老媽子,是襲人之于寶玉。有部電影好像叫《天使之戀》,仨人夠開放。

【參與者:Agioia】
個人覺得,愛情的種類太多,就好比曾經看過一本兒書里說的,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信仰,你是異性戀,god is everything,對同性戀接受無能;然而在同性眼里,everything is god。open 與 close 只是一種相處模式,界定是否愛是否決定愛還太淺。

【參與者:花泥】
當你真正與某些人達成開放關系時,你就開始渴望唯一了。

【參與者:表姐】
對,像我與金城武,百分之三百開放。

【參與者:MANDDD】
當初和初戀在一起時候,倆人都小。也投入,但也放不下對成年之后精(亂)彩(搞)生活的憧憬。當時就說,想要只有開頭和結尾的愛情,中間不耽誤各自享受生活。 現在,我們就像表姐和金城武一樣開放。:) 回歸原題,覺得開放關系關鍵在于三觀一致,對彼此的高度認可和信任,坦誠和平衡(兩人的第三方情人炮友數目相當/或一方有其他特充實精彩的個人生活)。

【參與者:Birdy】
雖然失去一棵樹的唯一占有權,但是某種程度上獲得了走遍整個森林的許可證。

【參與者:said】
這個論題讓我想到陸興華老師關于“占有”和“褻瀆”的筆記。貼一段。黑格爾在談到什么是占有時,把占有分為四類:?身體抓握。這是最低級的占有,你只能部分地去占有對象。?標記和指認。這時你可以整體占有了,就像出租房子的人比實際住在房子里的人更加占有房子。?人自己對自己的占有。到這一步你已經開始自我意識的提升了。?用心靈去占有。如寫作、創作,這是黑格爾認為最高級的占有。真正的占有,要像鋼琴家熟練地彈奏曲子那樣去占有。褻瀆即是跨過了某種界限。資本主義是要將人和神分開,用了新的“神”褻瀆,就是不要宗教般地分離,而是故意不理會這種分離。孩子真正懂得如何褻瀆。

【參與者:Tomie】
感覺更像簽訂了無形契約的盟友,少了占有欲的愛情沒那么可愛呢。

【參與者:彳亍】
有些人是靠新鮮的身體活著的。 大部分人大概是因為察覺到自身的渺小所以追求些看上去不變的東西。

【參與者:綺絲蕾雅】
瓏主說的基本都贊同。開放關系和出軌內在出發點不同,開放關系對配偶并未不滿,只是去尋找生命更多的可能性,出于對未知的好奇,就像是旅行。出軌則是基于對配偶某種不滿的補償心理,通常結果是移居。最理想的開放關系是在這段關系網中所有人都彼此相愛,能突破心理的局限達到微妙的平衡,比如《天使的性》中的模板。認識的朋友里面有一個學社會學的人問他老婆能不能接受三個人一起生活,她想了想說只要經濟上和心理上能夠負擔她覺得沒有問題,有點像一種社會試驗。從基督社會往古希臘社會逆向發展,從遵循道德禮法往追求純粹人性的轉向,然后就到了另一個話題:道德禮法是不是我們強加于純真人性的束縛?

【參與者:藍幻幻】
開放關系的不可替代性非常重要,如果沒有十足的把握很容易患得患失,越走越窄。

【參與者:oh my stupid girl】
婚姻是一個經濟行為而不是社會行為。

案例:契約式愛情

讓-保羅·薩特(Jean-Paul Sartre)和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是最廣為人知的一對開放式關系伴侶之一。

薩特是法國 20 世紀最重要的哲學家之一、法國無神論存在主義的主要代表人物,代表作《存在與虛無》。而波伏娃是法國 20 世紀最有影響的女性之一,著名存在主義作家,女權運動的創始人之一,代表作《第二性》。

薩特與波伏娃在大學邂逅,相守一生卻始終沒有結婚。薩特喜歡對西蒙娜說:“我們的結合是一種本質上的愛。”而波伏娃則寫道:“我們不發誓永遠忠誠,但我們的確同意延遲任何分手的可能性,直到我們相識三四十年的永遠的年代。”


▲波伏娃與薩特共同慶賀薩特 74 歲生日(1979.6.21)

薩特與波伏娃甚至沒有完全同居,兩人都各自擁有其他情人,并且定下不隱瞞的原則。他們相信,真正的愛應該給予對方自由,彼此之間擁有一種精神上的不可替代性。對于這一段帶有傳奇色彩的關系,有人向往也有人嗤之以鼻。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們的關系具有不可復制性,至少,兩人在觀念上的契合、精神上的交流高度以及各自生活的強大獨立性都十分罕見。

開放式討論

沙龍之后,我提出了幾點關于開放式關系的疑問:
?開放式關系的“開放”僅限于性方面嗎?精神層面如何界定?
?開放式關系是否應當與開放式婚姻分開探討?一定程度上,開放式關系是對傳統婚姻制度的挑戰。
……
說到底,伴侶關系屬于一種參與者的個人選擇,但個人選擇又常與社會約定俗成的隱性規定撇不清關系,由此個人選擇有時會與他者(如父母)利益相關(不必定是金錢上的利益,包括名譽、情感等各方面)而受到干涉。

歡迎回復你的看法,當然,你開心就好。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什么樣的筆,才能將眼前這幅圖景清晰、真實、完整地描繪下來,然后植于心底鉻于記憶?這樣,無論你走到哪里,隨時皆能置于...
    塵煙一縷閱讀 565評論 0 1
  • Size Classes 具體使用? 對屏幕進行分類UIView和CALayer是什么關系?? UIView顯示在...
    WSGNSLog閱讀 154評論 0 0
  • 這世上 感情有萬千姿態 尋一種舒服的 傾心相待
    夕美人閱讀 410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