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萬都不換地攤上的那本書

圖片發自簡書App

無論我走到哪里,心中都有一個惦念,這便是多年前,在地攤上買下的一本書。

多年后,我閉上眼,還能想象當年的場景。

一張破布鋪在土路邊,破布上擺放著一些書。北風吹起破布的一角,攤主拿起路邊石頭壓在書攤四角,土渣吹進書頁里,與文中句讀廝磨。

一個滿臉灰塵,頭發上黏著枯草的女孩停在書攤前。她低著頭,盯著一本書。書的封面上是一個帶著眼鏡的知識分子模樣的人,他的眼睛望著書外,眼神里透著成熟的沉穩、年長的睿智。

“借我一生”,女孩心中疑惑的默念,“一個人已經本就擁有一生,為什么還要借我一生”。這奇奇怪怪的名字,并沒有引起她的好奇,也沒有剝去她的興趣。書的封面寫著那位知識分子的名字:余秋雨。女孩心想,這名字起得濕潤,如雨中小院,柿樹滴水的情境。比起這溫潤的名字,讓女孩心動的是那位叫余秋雨先生旁的一串字:“你是自己最好的人生導師。”

女孩拿出自己的零花錢,把這本《借我一生》帶回了家。

我時常感謝這個女孩那刻的決定。她沒有用零花錢,去買一個攤邊的漂亮的發卡,也沒有如小饞貓似的,在丸子攤徘徊。在那小小的年紀,她用雙臂摟著一本文人的書集回家。

她不知道那知識分子是誰,也不知道這本的重量。那時的她,也不會知道,將是這本書伴她度過了許多清秋蟬鳴的夜,伴她走過他鄉異土的路。

女孩翻開了一頁書,又陸陸續續翻開了一頁又一頁。一本厚厚的文集,在女孩的腦瓜里展開了一幅別開生面的圖景。書是有氣質的。教科書是板正堅硬、耳提面命的,而“閑書”則有一番疏朗明亮、娓娓而談的親切。

在女孩的認知中,這位叫余秋雨的先生,自由、博學、睿智、機敏,他悲天憫人,他情動于衷。這樣的書寫不做作,不矯飾,不虛偽,不骯臟。讀書,不是擺著架子,你在堂上指手畫腳,我在桌前昏昏然然。寫作,不是連篇累牘,你故作高深,我戰戰兢兢。

讀書也是自由,寫字也是自由。生為自由,死也無謂。那些條條框框,那些生硬枯朽的都是與生命、文化背行的。那些瀟瀟灑灑,那些自然自在,飽滿的生命才是人生的真理。在女孩心中,埋下了這自由的種子。

人生中第一本書,就猶如,生命里第一個栽種的蒲公英。在每個生命自己耕耘的讀書園里,一顆蒲公英飄灑出十幾個種子。十幾個種子又漫天長大。這個讀書園,便也越來越廣,越來越闊。它如海浪般,把讀者推向它力量之所及的遠方。

讀書的門,一旦打開,讀書的人才會發現,眼前是一片澄明開闊的天地。女孩從一本書走向另一本書,又從書中,走向土地的遠方。

自由的讀書,自由的寫作,成為女孩一生最想完成的事情。

讀書、寫作,就是女孩一生的圓滿。

如今這本書,小心翼翼地放在我的書架上。隔了十幾年,我年歲一年一年見長,它還是當初一般,只是多了我十幾年指尖的溫度。

與書結緣,對于一個年少的人是一件非常珍貴的恩賜。

少年讀的書,多長成了自己的血肉,融進了自己的思想。

感恩閱讀

請多讀書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2017年12月23日 第2天 (一)口袋本 今天是星期六到家后不知道要做什么,只是內心總覺得少了一點力量。玩了一...
    青衣雨翼_shape閱讀 124評論 0 0
  • 每個人至少有一次的機會。但我竟然有幸有了三次機會。 當自己知道能夠有機會參與超級數字力助教的時候,內心不可謂是激動...
    古月文靜閱讀 379評論 0 0
  • 世界很大,大到我看你不見,世界很小,小到遺漏在眼角的眼淚,都帶著你的溫暖。 記得學校的櫻花正盛,記得那座城還沒有地...
    簫何閱讀 501評論 0 5
  • 去年,好萊塢十部大片在中國上演,引起了一場不大不小的轟動。這類片子我在美國時看了不少,但我遠不是個電影迷。初到美國...
    b3c1a9535cad閱讀 708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