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jié)果,原因和借口
一件事情,最后的樣子,就是結(jié)果。有結(jié)果,必然有原因。在不同的人看來,同樣的結(jié)果,原因可能不同。我們都活在同一個世界里,所以按理說,一個事情,原因是一定的。不同人口中不同的“原因”,也只有一個接近最真實的原因,其他與真實原因相背離的,都是借口。這是今天的立論,后面講會講一個例子。
當(dāng)你在和他人聊天的時候,你往往能看到自己的影子。如果是優(yōu)點還好,如果是缺點,那真是挺可怕的一件事情。
原來我也是這么想的!
當(dāng)自己意識到這個想法很不靠譜的時候,有時候忽然覺得很震撼。
以人為鑒,可以知得失。
事情是這樣的,最近在健身,我就鼓動我身邊的同事一起去,他說不去,因為太累了,怕是練了一次就爬不起來床了,所以要回國再練。這時另外一個同事說,這個健身之前必須熱身,這里沒有熱身的場所,所以不能健身。其實我想他的意思是也不是真的“不能或不可以或者不準(zhǔn)健身”,而是“沒有熱身的健身,對身體不好“。
我也不知道這個說法是不是真的有科學(xué)道理,但是我的直覺告訴我這是在扯淡。因為我們項目上有一個巴基斯坦人,之前不忙的時候經(jīng)常去健身,他一般在空地上踢半個小時的足球,然后去健身房鍛煉半個小時,然后出來的時候就滿頭大汗了,幾個月之后他變得挺壯的,效果不錯。這個人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完全可以反駁另外一個同事的”原因“。所以我覺得另外一個同事給的不是原因,二是借口。
其實我之前也是這樣。我甚至有過這樣奇葩的想法——
哎呀,怎么睡過頭了,上班時間都過了一個小時了,都怪隔壁的人沒有設(shè)鬧鈴,導(dǎo)致我起來完了,混蛋!
從大學(xué)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十幾年了,我曾經(jīng)幾次有健身的想法,我先后買過雙節(jié)棍,跳繩,和別人借過啞鈴,自己買過杠鈴,去過健身房,一度想辦健身卡(寫到這里我腦子里第一反應(yīng)是第一份工作工資太低,實在沒錢——工資低是事實,但是”實在沒錢“都是借口,真正的原因還是不舍得花錢,因為和我同樣收入,同樣WD硬盤的同事買了五六千的健身房會員和一萬多的私教課程)。16年換了工作來到巴基斯坦,我還曾經(jīng)試著開始健身,還有一個巴基斯坦人帶過我?guī)状巍=Y(jié)果換了工地,又停下了。
都怪領(lǐng)導(dǎo),要是我沒換工地,我也不會放棄健身的。
今天真正的把這些寫出來,有兩點感慨:
1. 我從未見過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2. 從我第一次在雙流江安那邊見到健身房這個東西以來,不知不覺有12年了,要是當(dāng)時就開始,我現(xiàn)在早就倒三角的身材了,內(nèi)心被自己的無能和懶惰深深的震撼了。
3. 更扯淡的是我還一直找借口,當(dāng)了婊子還想立牌坊,真的是很可憐,
別人怎么樣,姑且不要討論。大家其實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你怎么看待別人,你怎么評價別人,應(yīng)該少花點時間去考慮,更多的,你應(yīng)該自省——
我該如何看待自己?我該如何評價自己?我是不是在騙自己?
努力去尋找原因,不要再去尋找接口。
虛榮
馮唐曾經(jīng)因為自己的一篇文章得名馮金線。金線這個事,是指他評論韓寒,說韓寒寫作沒及格。我不是作家,對這二位作家不好評價。但是有一點我看得到,雖然作為作家,兩個人都很不務(wù)正業(yè),但是馮唐確實一直在寫,韓寒已經(jīng)沒有啥文學(xué)作品了。
韓寒出過一本書——《光榮與夢想》,上面有他當(dāng)年的手稿影印,意欲反駁方舟子說他抄襲。想起當(dāng)年自己傻逼,還花了錢買了這本書,一頁沒看就仍在一邊,畢業(yè)的時候居然還花了不少郵費寄回了家,心中不免萌生羞赧。今天不說小說,不說作家,借著韓寒的”光榮與夢想“,寫寫穿衣打扮。
我十分不理解我的父母。在我小的時候,有一年年根底,眼看快到三十了,爹媽也沒帶我出去買過年穿的衣服,甚至也沒提這一個事情。后來不記得什么緣由,有個人帶著新衣服跑到我家里來了。我還把他帶的某件新褲子穿上試了試。其實我不太喜歡,但是這畢竟是新的,這是我這一年買新衣服的最后機會了,我記得我表現(xiàn)得不挑剔,甚至說很喜歡。可是我媽媽還是沒有掏出錢把這衣服留下。
似乎我記得那一年我就是沒有買新衣服。后來,我上了高中,有位老師對我特別好,看我穿的邋遢,還給過我?guī)准f衣服穿。上了大學(xué)也是,我兼職的地方是學(xué)校的某個學(xué)生工作部門,領(lǐng)導(dǎo)給過我意見毛衣。在那件毛衣之前,我們曾經(jīng)和一個洗衣房合作的,洗衣房的大姐也給過我?guī)准路际莵硐匆路娜送谙匆路康摹?/p>
然后到了工作以后,有一件雜牌子的夾克,是我讀研究生的時候網(wǎng)購買的,在四川出差時候穿了幾個月,后來我發(fā)現(xiàn)很多地方磨破了,尤其是有折邊的地方,衣領(lǐng)、夾克靠近大腿的地方都劈開了,里面的紙殼漏了出來。
與此同時,就是我工作之后,我一個人在上海的時候,我母親經(jīng)常給我打電話,讓我不要穿的這么邋遢,一定要買好點的衣服穿。當(dāng)時我就一個回應(yīng):
沒錢!
我讀研的時候,我爹媽也曾經(jīng)給我買過衣服,帶著我去買,甚至買好了寄給我。我都不太喜歡。尤其我印象最深的,我媽為了省錢,帶我去定做羽絨服,結(jié)果那個羽絨服帽子上的粘扣帶方向做反了,我要是想把帽子帶好,粘扣帶站起來之后,頂出來的角是對著嘴的。然后我爸爸帶過我買一雙鞋,那鞋我穿過一次,穿完了之后腳劇癢無比。(我居然記得這么清楚!)
下面放一張我自己讀研究生時候的照片,來說明問題的嚴(yán)重性。
其實寫了這么多,我就想說明一點,一個人的習(xí)慣養(yǎng)成是一個好多年的結(jié)果。二十多年走過來,我內(nèi)心深深的覺得,
花好多錢去買衣服穿是一件很虛榮的事情。
至于為什么,不多說了。而且這個內(nèi)心深處的想法一直是改不了的。
16年我換了工作,到現(xiàn)在快一年半,在項目上我遇見不少同事。有兩個人,一個中國人,一個巴基斯坦人。倆人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穿的特別高端大氣上檔次。不論何時何地,總是整齊的襯衫,西褲和皮鞋,發(fā)型從來不亂,你總能看見他的皮帶。一開始我覺得很不理解,這么貧窮落后的地方,如此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講究這些真是沒啥用。后來我慢慢覺得,這樣挺好的,我也要這樣,因為他們的照片和上面我自己的照片放在一起,高下立判。
下面放一張巴基斯坦人的照片,對不起,我侵權(quán)了。
為什么會想到這個話題呢?上周日去了城里,買了幾件衣服,然后洗了之后我就迫不及待的穿在身上了,然后去衛(wèi)生間照了一個小時的鏡子。我想說這么幾點:
1.? 虛榮的不是衣服,而是人的心態(tài)。
2. ?幼年時候的痛苦經(jīng)歷并沒有讓我洗盡鉛華,終究我還是一個虛榮的人。
3. 以后我還是要虛榮一點,在穿衣打扮上多花錢,多花時間。
人是需要虛榮的,“我比別人好看”不一定是事實,“我比別人帥”不一定要成為你的信條。但是起碼嘗試一下“穿的更好看,笑的更燦爛”還是應(yīng)該的,不要再像之前的三十年那樣破罐子破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