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五一,你在我身上,我身在廈門,在鼓浪嶼看海浪,在廈大看人潮。去年之前的每個五一,不是在窮游就是在回家。如今,身旁有你,七個月大,只能在朋友圈里看各處風景,嘗各地美味。連回家,都不能夠。生性放蕩不羈愛自由的我,為此,失落一整天。還好,你那張時而乖巧時而頑皮的小胖臉,真是治愈一切的良藥。
有一本書中說過“如果你想體驗怎樣對另一個人承擔責任,想學會如何全身心地去愛的話,那么你就應該有孩子”。如今看來,深以為然。再也不能任性地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連一個想賴床不起的周末都不再有,最愛呼朋引伴的我,再難相約唱一晚未完的歌,喝一場不醉的酒。從不得不只圍繞在你身邊,到慢慢習慣,甚至還有些享受,真是有些不可思議。
自從把那個叫團團的小伙子帶到這世上,總是覺得分分秒秒都那么重要。在你身邊的時候,害怕錯過你的一顰一笑,錯過你每一寸的成長;不在你身邊的時候,又害怕虛度每一寸光陰沒讓自己成長,不足以為你創造好的條件,不足以做你的好榜樣。于是,感覺時光充實的同時也是道不盡的壓力與疲憊,這或許就是有了娃的真實狀態。
心甘情愿淪為“孩奴”了嗎?后悔了嗎?以我有限的人生經驗和職業敏感來說,生了孩子,后悔了的,大都不是為生了孩子后悔,而是后悔嫁了孩子他爸。于我而言,盡管有了諸多束縛與牽掛,仍然心懷感激。沒有詩酒煮年華的浪漫,沒有面朝大海帶大落地窗的豪宅,卻并不缺少平淡生活里的知冷知熱。更是感謝一個小生命的出現,能有機會讓我傾注全部心血去愛去承擔責任。
即便如此母愛泛濫,可我也并不認為人人都需要有一個孩子。大多數人都認為孩子像是一個必需品,可事實是孩子往往更像一個奢侈品,他需要你花無數的時間精力金錢去堆積。二三十歲的年紀,哪一樣是夠的呢?如果舍不得其中任一一樣,那都不要糟蹋了孩子。因此,生性愛自由的我極度懷疑自己能做一位稱職的好媽媽。可沒有回頭路可以走,也只能硬著頭皮去闖去撐,爭取做一個問心無愧的媽媽。畢竟,對于一個幼小的生命而言,徒有滿腔愛意遠遠不夠,需要的是永無止境的心力來撫育,甚至犧牲自我。當你準備生一個孩子時,就應該已經準備犧牲那個自由自在,來去自如的自我。
可以預見的很長一段時間內的每一個假期,都會像這個五一,都只能在家陪著你,照顧你吃喝拉撒睡。但是,我還是滿懷期待,等著你慢慢長大。世界那么大,我們一起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