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書泉思福:殺死越多的懶,就能獲得越多的人生主動權

圖片來自網絡

文/韓大爺的雜貨鋪

1.

過年回家的時候,聽母親說,村里的某個姑娘,有男朋友了。

那個姑娘我認得,聰明、會說話、長得好看、人也不錯。

母親又是意味深長地說了句:他的男朋友是個送水工。

這句話如果單拿出來說,只是個簡單的陳述句,甚至沒有絲毫的感情色彩。

但我有必要給它加上點背景:此姑娘雖出身一般,卻自強不息,擁有蠻高的學歷,工作勤懇,在二線城市月基本收入一萬多,尚不算更多的績效提成與獎金。去年,她還給自己買了套房。

從這個背景中我們會提煉出:哦,她是個鳳凰女,且是多金又好看的鳳凰女。

而后,我們會立馬覺察出點什么:哎呀,不對,不行不行,她怎么找了個送水工!這這這……

人之常情,姑娘的父母也有這樣的顧慮,她們也通過各種方式給姑娘提出過些擇偶“建議”。

請允許我不添加一些起承轉合與故事情節,直接倒出結局:姑娘仍無憂無慮地跟男友在一起,將來想結婚還是再看看,都沒問題。

她為什么能這樣?

因為,她樂意。

為什么她愿意干什么就能干什么,且家人都不怎么阻攔?

因為,她牛逼。

為什么她牛逼?

因為,她努力。

倒推回去,這位努力的姑娘活的特牛逼,牛逼到可以不顧父母之命,瀟灑地嫁給“我樂意”式的愛情。

爽不爽?想想都爽。

2.

有的讀者朋友可能會擔心:啊,可她爸媽不會百般阻撓嗎?據說農村人思想很封閉保守的;再說,那些七大姑八大姨什么的,會不會當著她的面說一些不中聽的話啊?

嗯,這些擔心我開始的時候也有過,后來發現,完全是多余。

父母攔是攔不住的,有什么原因可攔呢?怕姑娘跟送水工過日子,吃苦?姑娘可以說:我不需要她賺多少錢,我自己就賺不少錢,他只要踏實、能陪我就行。

父母如果再說:你們精神上不門當戶對,沒共同語言的!

姑娘更可以輕松地回一句:安啦,我之所以決定跟他在一塊,就是因為長時間的相處后發現,我們很有共同語言。

父母還能說什么?物質也不成問題,精神也不成問題,說下一代教育有問題?姑娘說我自己就一碩士,智商能拉高全家的平均水平。父母還能說什么?

爽,牛逼。

至于七大姑八大姨的嚼舌根,更是徒勞。七大姑說:哎呀,多丟人呀,送水工配不上你。

姑娘可以說:日子是我自己的,什么也比不上自己覺得好,過得舒心。

八大姨說:可隔壁老王家的女婿可是某集團高級員工哎。

姑娘直接把工資卡往桌子上一拍:你把老王家的姑娘叫來,老娘月薪兩萬七。

我講這故事并非鼓勵大家都去找個送水工當男朋友,更不是慫恿大家把自己變富,然后故意找個窮人當伴侶,更更不是攛掇讀者朋友們與父母頂撞,與親戚互懟,撕逼。

我只是聽了這事兒以后,打心眼兒里為姑娘感到高興,剽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一個人的幸福指數有多高,就看她在多大程度上,保持著對生活說“不”的權利。

這份權利哪來的呢?求來的?哭來的?姑娘自己,拼來的。

今后,她再也不必因為婚事與父母鬧得雞飛狗跳,不必在朋友圈里哀愁地寫道“為什么我就不能嫁給愛情”,不必看花落淚,對抗回憶突襲,至于風言風語,壓根都沒資格進入到她生活里去,很簡單,畢竟,她牛逼。

3.

老譚不是我的朋友,是我朋友的朋友。“廢物”這個綽號也不是我起的,是他身邊的一些紅眼病患者起的,他自己有時也這么打趣地叫自己。類似的“雅號”,還有“死木頭”“臭疙瘩”“癡漢”“不講理”,等等。

老譚能獲得如此多的“贊譽”,主要是因為他不善交際,更沒城府,說話常常直抒胸臆,還有些不合群的小個性。

公司同事找他泡吧,逛夜店,他不喜歡,就直接大手一揮:不去不去!

老板沒事揩他油,總惦記著讓他多干活多加班,他也理直氣壯:干活沒問題,給加班費就行。

開始,他人緣差極了,因為他總是看起來那么的“自私”,不顧他人感受,只考慮自己,大家都在背后叫著他的綽號議論他:這廢物估計一輩子都不行,人情世故都搞不通,嘖嘖嘖。

老譚比較心寬,或者說,這些壓根不是他關心的點,所以他基本是以聽笑話的心態來聽這些非議的,后來他自己還增加了個“新玩法”,每當在外面聽到別人喊他聲廢物,他就出去下頓館子,或者給家里添置一套紅木家具。

他工資跟大伙一樣多,之所以能玩得起這個自嗨的游戲,因為他這人閑不住,平時下班后還做一些兼職,又因為愛好攝影,水平頗高,經常投稿,一年下來,收入是同事的三倍多。

所以,你看到每當老板對他的一點小錯誤破口大罵時,他臉上總寫著:不服你就開了我。然后老板就沒脾氣,那個崗位雖然離了他也不是不行,只是同樣地,他也不是非在這家公司干才活得下去。

同事們開始對他是真的鄙視,可架不住老譚自己生活好了之后,天天看誰都開心,做事都哼著小曲,同事們漸漸發現跟老譚打交道雖然經常被懟,但沾染不到任何負面情緒,而且誰有個大事小情的老譚是真能幫得上忙,干凈利落,痛快給力。

于是,那些最開始的綽號到最后就真成了無傷大雅的玩笑,大家喊他廢物他也答應得敞亮,甚至開始有人說:其實,老譚這人挺好。

同樣地,老譚的故事也不是鼓勵大家要樂于頂撞人,要把自己關在自己的世界里并把周圍人得罪個遍,那并非重點;

自己勤快一點,經營好自家的小日子,無論是對眼前的生活還是錯綜復雜的人際關系都能掌握更多的主動權,這才是核心。

4.

我剛開始寫這篇的時候,想把文章題目定成《你這么懶,一定活得很被動吧》;轉念一想,自己已經不需要再用一些套路式的標題來攫取一些贊美和關注了,遂放棄,欣慰之余,略感歡喜。

更重要的是:個人覺得,與其說教式地跟大家說懶惰多么多么有害,有多大的壞;莫不如讓大家直觀具體地看到“勤快”帶來的結果有多么的爽,多么讓人活得自在。

我時常提醒自己:如果你突然在某一階段發現,事事不如意,處處會碰壁,感覺所有人和事都在為難你,每天束手束腳地活著,壓抑又無力……那么,千萬別抱怨這世界出了什么亂子,一定是你自己的問題。

王小波說: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源于對自己無能的憤怒。把這句話改下吧:人的一切舒服,都源于通過努力,大大地、不斷地提升著自己對生活的掌控度。

越自律,越自由,這話也改一下:越能干,越瀟灑,想說不就能說不,攔都攔不住。

而且,勤快久了你會發現:自己脾氣越來越好,都很少生氣了,因為你會發現一切都沒必要生氣,但凡有不順心的地方,你都可以用努力干活的方式讓它變得如意。

消滅越多的懶與惰性,生活就會一通百通,因為你永遠掌握著主動的權利。

懶漢會發現自己能活動的范圍越來越小,周遭的瑣碎都能將他步步緊逼;

勤快的人會發現自己過得越來越爽,遭雷劈了都很開心,因為之前投保時就交了一個億。

務實點吧,勤快點吧,向著更像人的日子,前進,前進,前進進。

End.


約稿、轉載、開白等事宜請發送簡信聯系我的經紀人bingo_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為什么想寫這一篇文章,很簡單, 昨天整理工作資料看到了那個曾經認真的自己,努力的自己~ 最近迷上了兩款游戲,從四月...
    Daisy_5998閱讀 536評論 0 0
  • NDK開發流程 1.安裝NDK 下載完成后 2.配置然后你會在local.properties文件中看到(或者自己...
    pingkoko閱讀 4,802評論 6 10
  • 今天計劃去長沙時間之窗玩,昨天晚上一晚都沒睡好,精神特別的不好,計劃是坐早上七點的城際鐵路,結果還是晚啦,去坐大巴...
    曉莉_f92b閱讀 108評論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