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超級個體還是大腿插件?——顛覆認知的潛能營第二周

? ? ?這篇文字其實是寫給自己的,不是為了交作業,而是給自己一周的思緒做一個梳理。

? ? ?上周交完大叔的作業,大叔的評論發人深省“道理懂了,關鍵在于抱大腿”。抱大腿的概念,是進了訓練營,聽了大叔的課才有的。大叔反復強調,要組團隊,要抱大腿。一刀老師的優勢課開篇強調的也是“外力,外力,優質的外力”,并告誡“千萬不要自助游,不要自己點菜”——這真是顛覆了我三十多年的認知啊。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一刀老師說“今天的競爭不是個體與個體的競爭而是個體背后價值團體與價值團體的競爭”,那我是適合做超級個體還是個體背后價值團體的一員?引發我這個思考的是我收到了深圳最早做正面管教的團隊的橄欖枝,請我去做市場經理。我想如果是請我去做講師,我肯定不會糾結,也不會猶豫,馬上就會答應。可是市場經理?說白了就是一個推銷課程的呀。我做了十多年的培訓,一直是被推銷的那個人,所以對于市場經理的認知就是替別人做嫁衣的人。這個觀點于我就像一刀老師說的牙買加誤區了吧?!我的心里非常矛盾,一方面想抱大腿,覺得自己想要在家庭教育領域發展,加入這個團隊肯定沒錯;一方面又覺得有些不甘,唱戲的不是我——直到我看到敏媽和小桃在頒獎前潑的冷水,那一場關于格局的討論。敏媽說,“很多人并不知道,野心大、能力小、愛索取、沒人幫,是平庸路上的親爹媽。”敏媽講了貓叔(剽悍一只貓)的故事,并介紹了小桃的對成長的理解“很多時候,我們會把成長局限在自己學了什么,獲得了什么。對成長的理解可以更廣義一些。成長的意義是什么?是你個人價值的最大化。如何實現個人價值最大化?輸出價值,創造價值,鏈接價值……這些都是路徑,比如三月就是在干鏈接價值的事兒,寫文章是輸出價值的事兒。從更廣義的角度去看待成長,從價值的層次看待成長,你才會真正的成長。”這段話給我的啟發不亞于任何一位大咖。

? ? ?到底什么是成長的意義?我一直覺得自己是善于學習,善于成長的。而且一直覺得“我自盛開,清風徐來”,只要自己足夠好,幸運女神總是會眷顧自己的。所以總覺得自己要多學點,再多學點,把自己打造成多面手就好。可實際情況呢?自己確實是學了很多課,心理學的,家庭教育的,各種證書也拿了不少,可自己在給自己定標簽的時候為什么那么頭疼?學的多,會的多,真的就是成長了嗎?永澄老師說“為什么要做那么多呢?!”,“做多的本質原因是對事務的本質發展規律認知不足”,“躍遷才是真實世界的樣子”,什么是躍遷?躍遷就是跨越非連續性。永澄老師用了下面的圖來表示。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那我做什么事兒才能讓自己實現躍遷呢?像以前一樣,什么感興趣就去學什么嗎?像老師說的“自以為是,80分的人待在60分的群里以為自己有100分的能力,定了個120分的目標”,自己以為自己很努力,其實是表面結果導向,考了二級心理咨詢師證,自己就能做咨詢了?拿了正面管教講師證,就真能開班授課了?不是也遇到招生難題了嗎?我們真正應該做的事情是應該停下來思考,不斷用深度的認知去尋找事物背后的本質規律。不要太關注短期收益,因為短期收益是在以未來的機會作為代價。

小桃說“真正的成長是讓自己的個人價值最大化”,怎樣讓自己的個人價值最大化?自己的分享輸出是一種價值體現,為他人搭臺也是一種價值體現。現在的我應該用什么方式來體現價值?還是要回到初心來看。我的初心是“分享育兒故事,傳播育兒理念,推動家校共建”,這個初心,是自己單打獨斗容易實現,還是團隊合作,抱團前行更容易實現?答案顯而易見。只要能實現初心,是唱戲的,還是搭臺的,又有什么關系?貢獻并不是犧牲,而是投資。

? ? ? 我確定了,我要接住這根橄欖枝,抱緊大腿。永澄老師提醒,“抱大腿,不要做大腿的掛件,要做大腿的插件,想想自己對別人有什么價值”,是啊,如果加入團隊,我可以給別人什么價值?我可以作為團隊的一員,貢獻我的價值,達到團隊的預期嗎?

? ? ? 我有那個金剛鉆去攬這個瓷器活兒嗎?我可從來沒有做過市場。做市場是否是我的能力圈支持的呢?“能力圈就是你的能力邊界。找出五到六件事自己覺得特別滿意的事,然后找共性,哪一個能力在這五六件事里面都出現過,這可能就是你的共性。”我的能力圈是什么?培訓,咨詢顧問,課程設計,講故事,我最擅長的能力就是溝通。我也直接問過團隊負責人,為什么選擇我這個市場小白做市場?BOSS說因為覺得我有親和力,熟悉課程體系。在知乎、百度上查了一下做市場要用到什么能力?溝通能力,同理心,應變能力,服務意識,而這些在我做培訓做咨詢的經驗中也都是必須的,從這個角度看,我做市場也不是全無優勢。按照一刀老師的說法,優勢是什么?“優勢=興趣+愿付出代價+擅學習+終有一天被賞識+不斷的小成就+積累足夠的壁壘”。興趣我有,我愿意花時間花精力去做,我的學習能力一向不錯,給我橄欖枝就是對我賞識了吧?這么看來,我對做市場還是挺有信心的了。

? ? ?其實到目前為止,整個的思考過程都是問題驅動的。回頭仔細想想,自己之前的成長模式都是問題驅動式的,自己總是被問題推著走,還一直為自己善于解決問題而自得。接下來,我想換一種方式成長,用期待導向拉著自己前行。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那么自己的期待是什么?

我加入團隊,做市場經理的目的是什么?

養成自己的商業意識,品牌意識,和團隊一起搭建家庭教育平臺。

我要達到什么目標?

樹立商業思維,互聯網思維,服務意識。

我要達到什么成果?

合力將團隊打造成為家庭教育平臺,家校溝通的橋梁。將團隊課程打造成最受歡迎的明星課程。

我要做哪些任務?

1.將互聯網資源最大化應用,接下團隊自媒體運營部分;學習公眾號,社群運營;

2.從身邊的資源開始拓展線下招生渠道;


圖片發自簡書App

目的+目標+成果+任務=持續成長,既然已經找到自己的方向,那就堅持做下去吧,做好大腿的插件。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