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日
有一回檸檬的朋友來我們家玩,檸檬給他們介紹我:看,這是我的媽媽,她雖然很矮,但非常溫柔。。。
額。。好尷尬,我那1.6的優(yōu)質(zhì)身高,在檸檬眼里居然是很矮!!!還好,后面有非常溫柔加持。
確實,我對檸檬非常溫柔,在她們很小的時候,我呵責(zé)過阿檸1次,冷落過阿檸1次,再沒有罵過她們,更勿要說打了。就這唯二的失態(tài),都讓我心痛到現(xiàn)在,恨不得坐了時光機(jī)回去重新來過,所以,我不在檸檬跟前發(fā)脾氣,我不喜歡這種后悔到心痛的感覺。
對檸檬,我的態(tài)度是用盡一切力量的愛,以至于有同學(xué)提醒我:慈母多敗兒。。還有同學(xué)提醒我:養(yǎng)不教,愛之過。
我覺得可能是我沒有把我對愛的理解,說清楚吧。
什么是愛呢?
有一個母親,她端出一杯剛好合適的溫水給孩子:喝水吧~
孩子說:我不渴。
母親說:你一上午都沒喝水,趕緊喝了吧~
孩子堅持:你放著吧。。
母親放下,卻不離開,站在旁邊,溫柔的勸說:水放久了會涼,現(xiàn)在喝剛剛好~
孩子就把水給喝了。。
這是愛嗎?
這肯定是愛啊,你看這個母親,把水溫控制的剛好,然后對孩子上午有沒有喝水了然于胸,只有很愛很愛孩子,才能做到罷?!
可我覺得,這不是愛,這是不信任,做母親的不相信孩子會口渴,不相信孩子口渴了會自己找一杯水來喝。
同樣的事情還有:不相信孩子會感到餓(追著孩子喂飯),不相信孩子會有選擇的能力(幫孩子點菜),不相信孩子會感到冷(有一種秋褲叫媽媽覺得你冷)。
如果說剛開始只是不相信孩子身體層面的感知,到后面,這些“慈愛”的母親,還會不相信孩子的精神需求。。
不相信孩子有審美感知(逼著他們看自己覺得好看的電視電影),不相信孩子有自己的興趣偏好(幫他選擇文科還是理科),甚至于不相信他們有擇偶的能力(幫他選擇哪個女生/男生)更適合做太太/丈夫。。)
還沒完,等孩子有了自己的孩子,他們甚至不相信孩子能管自己的孩子。。
其實,這本質(zhì)上是不承認(rèn)孩子只是經(jīng)由父母來到這個世界上,他們是獨立的個體,他們是他們自己而已。。
這是愛嗎?
這不是愛,這是以愛之名的控制。
-
我所理解的愛,就是接納與自由。
你們是我的孩子,我便無條件的接納你,你長的好看,難看;你聰明,愚笨;你胖,瘦;你高,矮。。我都接納你,我心里對你沒有任何的預(yù)設(shè),你怎樣都是可以的。
至于自由,那就是充分信任的展現(xiàn),各個年齡階段,有各個不同的自由尺度,2歲,給她們吃與不吃的自由,3歲,給她們愿不愿意下樓的自由,4歲,。。。
現(xiàn)在,她們10歲了,她們有選擇喜歡哪個男生的自由,有選擇哪個朋友的自由,有成績不好的自由。。
這是我理解的愛。
-
至于,慈母多敗兒。
我想說的是:我從未對檸檬有任何在鎂光燈下的暢想,我享受當(dāng)下與她們的每一分鐘,至于失敗,也許別人眼里的失敗,在我眼里卻并不是呢?
-
最后,給大家欣賞一下“敗兒“檸檬寫的一首歌,在我看來,這是用接納與自由灌溉的孩子才有的表達(dá)。
-
一家之言,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