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天讀完33本書】讀作家江湖夜雨的《萬馬齊喑時代的清才子》隨感(六)

花草精神李笠翁那章的開頭,感覺有些熟悉的身影。拿出家里帶有吳冠中繪本的《聲律啟蒙》,“云對雨,雪對風,晚照對晴空……”還真是。

前幾年在一家做字典的網站看《肉蒲團》那本書,之后的電影《3D肉蒲團》電影說什么聽不懂,老廣的話難懂,光看畫面了。但真沒想到作者也是李漁,那真是至純至污都是同一人。

像江湖夜雨先生說的“李漁他老少皆宜的作品更多。”舉的例子里就有一熟悉的身影《閑情偶寄》。

在今天看來文化事業多棲成功發展的李漁,該是眾多的讀書人都想成為的那種。其實,對我這種景觀學個三流水平的人對園林設計師還是有種“執念的偏見”總覺得現在的設計師們太工業化了,沒什么美感可言。不像明代的計成,本書說到的清代的李漁。還有那些設計出蘇州園林的匠人們。

在“紙錢心事共成灰”中江湖夜雨說的“在舊時,讀書做官才是人生第一理想,寫書賺錢,只是無奈之舉。”確是,對當時眾多的讀書人的唯一出路就是當官。其實現在的國考熱不也這樣嗎?擠破頭要進公務員隊伍。有些甚至是父母對自家孩子進個公家單位的執念。當然,老梁早就一針見血的指出,“都去當公務員分配財富,沒人想去做創造財富的事,這個社會是不會進步的。”

“由于他和地方官聊得投機,一個叫瞿萱儒的官員把獵獲的兩只小虎送給他一只……來看老虎如何撲食。”當時的吃瓜群眾們也這么喜歡湊熱鬧,也正如江湖夜雨先生所言的“要說李漁這么早就知道了‘眼球經濟’的重要性,恐怕也是和他出身商人之家有關吧。”李漁沒有憑著文章成名,而是通過寫戲曲,小說之類來迎合大眾。他一貫重視的科舉之路,卻越走越狹窄,不得己放棄這條路。但就如俗語說的“上帝為你關一扇門,一定會給你開一扇窗。”

于是文壇上出了一位奇人,也成為被后人津津樂道的大玩家。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