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肯錫”指的是麥肯錫咨詢公司,全球最頂尖的經營咨詢公司之一。此書作者為日本作家大島祥譽,曾是麥肯錫公司中的一員。此前他還寫過一本《麥肯錫工作法:個人競爭力提升50%的7堂課》,也頗受歡迎。
《麥肯錫精英的39個工作習慣》全書共六章,除第五章關于“精英上司的習慣”之外,其他五章都是針對員工個人的自我提升,而本文在某種程度上,便是此五章的濃縮版。對于此五大章節,個人總結為以下幾方面:對自己;對上司;對客戶和對同事。
對自己:重視“解決問題”的習慣,重視成果
一、在麥肯錫,通常會用以下流程來解決問題:1、掌握真正的問題;2、對問題進行整理;3、收集情報;4、提出假設;5、驗證假設;6、思考解決方法;7、實行解決方法。
二、在解決問題的流程中,有兩點特別重要:1、準確把握發生的問題,并且對其進行分析;2、盡可能地快速解決問題。
三、眾所周知,做好工作的第一步,是把握問題究竟是什么。這可以用到“從零開始”的思考方法:什么才是真正的問題?這份主意或事業今后還有沒有繼續的必要?
四、從零開始思考時,最好有三種視點:自我視點、對方視點和第三方視點。擁有全方位視點,擁有從上方觀察一切的“鷹眼”,才能夠提出真正有建設性的問題。
五、一般我們都會不由自主地使用“自我視點”對事務進行判斷,這樣容易狹隘和片面,所以經常要進行自我批判,不斷問自己為什么,或自我提問:為什么我會這么認為?
六、“天雨傘”思考法:當天空出現了烏云(現在的狀況,是事實),可能等會要下雨(具體的意義,是解釋),最好帶傘(實際的解決方法,是行動)。
七、絕大多數的工作,都是從最基礎的情報收集開始,其中最重要的是收集的質量。麥肯錫的情報收集有三部曲:1、明確“情報收集的目的”;2、海量調查:不能只依賴網絡調查,找最新數據,防止自我視角;3、去現場:第一手情報。有時候得情報者得天下。
八、工作有效率的人,必須是主動的。因為麥肯錫的上司們深知,要想使部下得到提高,就要讓他們用自己的頭腦來建立假設,并且親自實行。
九、未經驗證的假設只能算是“腦海中的想法”,一旦在行動中發現錯誤,應該立馬建立下一個假設,并進行驗證。
十、要分清“事象(事情的表象)”和“要因(主要原因)”,分出重要度的高低。這時,可以采用“邏輯樹”思考方法:將問題從左向右,做樹狀細分。
十一、要重視成果:所謂成果,是指你是否給客戶提出了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否讓客戶感到滿意?作為小組的一員,對整個團隊取得的成果做出了多少貢獻?工作的成果不是以時間的長短來衡量,是以成果的大小。
十二、工作能力強者,往往擅長在“重視效率”和“重視思考”之間找到平衡點。應該花時間的時候不要吝嗇。工作能力差者,往往不會區分工作的優先順序和重要程度。
十三、越是忙碌的時候,越不應該錯過那些對自己的人生真正重要的事情。我們應該定期問問自己:如果只剩下一年的壽命,你會選擇做哪些事情?可以試著建立緊急度和重要度的二維坐標軸,方便規劃。
十四、任何工作都無法掙脫時間的束縛,用最短的時間達到合格線就是最有效的方法。考試不出的內容學了也沒用。做事之前,先確認委托人的意圖和工作的背景,其次思考如何安排,才能有效地完成工作。
十五、越是復雜的內容,將任務可視化的效果越明顯。埋頭于短期的任務時,很容易失去時間感。最簡單的方法是用便簽或筆記本,將所有工作列舉出來,制作一個“to do”列表。
十六、辦公桌的狀態往往代表了一個人頭腦里的狀態。在麥肯錫,下班時所有人都會將所有東西收入抽屜,桌上只留下電話。
十七、整理的基礎是“斷舍離”,要毫不猶豫地扔掉過去的成果。現在收集的數據,經過一兩年后便毫無價值,因為時間越長,環境和局勢都會變化越大,況且這種經驗主義的想法本身就是錯誤的。建議每周五清理一次,周一開心上班。
十八、好的刺激可以讓我們成長!良師可以幫你分析,幫你解決煩惱。良師一般都有這三個特點:1、不人云亦云,2、直覺敏銳,3、專業性強。
十九、書是提高工作熱情的重要工具。
二十、每天用5分鐘反省,不斷反省,思考會越來越成熟。
對上司:絕對服從,將要點分為“三部分”提出
一、“總是表現出積極的態度,是精英部下的特征,上司最喜歡這樣的下屬,就算能力稍差些,只要又積極向上的進取心,自然能夠得到上司的好評。”
二、積極的態度,本身就有價值。真誠、正直、明朗的人是無敵的。
三、要想與上司之間的溝通更加順暢,最好的辦法是“多爭取上司的時間”。
四、對上司保持尊敬,并且絕對服從,做一個聽話的好員工。書的作者并沒有開玩笑。
五、深受上司喜愛的部下,都具有摸清上司類型的能力。摸清性格類型,在任何人際關系中都有效。
六、找上司談話,最不容易被拒絕的話術開頭是:“領導,關于某某的事情,我可以占用您1分鐘的時間嗎”。(1分鐘只是為了讓上司不管多忙都無法拒絕你的請求,而采用的說辭罷了,同時也可以給上司一種“很快就結束”的安心感)
七、用30秒提出3個要點(1、現狀的掌握情況,2、對現狀的解釋和理由,3、結論和解決方法,也就是前面所說的“天雨傘”思考法),剩下30秒讓對方做出判斷。30秒只是個標準,關鍵在于是否將傳達的信息集中在重要的內容上。
八、在某種特殊或緊急的情況下,可以顛倒順序提出要點:結論→理由,如傘→空→雨。
九、要以事實為基礎提出假設:在陳述要點時,一定要明確所說的內容,究竟是客觀事實,還是主觀意見。沒必要完全排斥自己內心的想法,但要理解這只是自我視點,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礎上補充客觀事實。
十、客觀數據>自我假設>主觀感受:首先匯報客觀事實,如果上司詢問你的意見,再提出自己的假設。
十一、貼便簽的兩個最佳地方:電腦顯示器的邊框和電話聽筒上面。可以使用不同顏色便簽,易被識別;也寫上3個要點:From某人,關于某事,To某人。
十二、如何讓自己發送的郵件被上司優先閱讀?取個好標題:【商談】關于某事>【重要】關于某事。(商談,指與他人相互協商,以便對某事得出解決辦法。也指口頭商量。)
十三、在麥肯錫有個鐵則:郵件盡可能簡潔。如:
???????標題:【商談】關于某某事情
???????正文:現狀有以下幾點:1、XXXX,2、XXXX,3、XXXX
???????結束:在此基礎上,事情將向XX方向發展,請問還有什么問題嗎?
十四、一個人回復郵件的速度,一般可以決定此人的工作效率。哪怕需要時間考慮,也應該立馬回復:此事需要再考慮,明天中午之前給你答復(什么時候給答復,也必須要提,這樣既顯得專業,也讓對方心里有底。當然,說到也一定要做到)。
十五、在接受上司安排的工作時,必須要和上司確認以下三點:1、這份工作的期限,2、工作的目的和方向性,3、要求的品質(這里的品質是指物品的質量,指物品滿足用戶需要的標準)。
十六、越是期限較長且復雜的工作,越應該在過程中與上司進行確認,這將對你的工作成果起決定性作用。
對同事,對客戶
一、戰略性地使用郵件的抄送和秘密抄送,例如,讓不善于安排工作的前輩同事配合你的工作時,可以有以下發郵件技巧:1、給前輩發郵件時秘密抄送給上司(因為收件人和被抄送者看不到被秘密抄送者,所以事先要跟上司溝通好),2、等上司裝作自己發現了問題,就會對前輩進行指導,3、之后的郵件就可以名正言順地都抄送給上司。
二、盡量不引起摩擦,又能及時解決問題,這種技巧一定要掌握。
三、任何時候,對你的工作結果進行判斷的人,都不是你,而是客戶、委托人、上司。
四、很多客戶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所以必須找出他們的真實想法,通過工作使其可視化,并將自己的主張放在疑問里,讓對方來思考和找出答案。
五、靈活運用面談、郵件和電話三種溝通方式:能用郵件解決的,可以不打電話;打電話前,思考下真有必要嗎;重大和緊急的事情可以面談。
六、要誘導對方自己找出“共同點”,可以適當給對方提示。選擇對方容易說出心里話的場所。
七、幫客戶解決問題時,不要和對方站在相同的立場上,可以從三種視點思考:自己,對方,第三方。
寫在后面
八、現階段還沒有升職的可能,所以對此書第五章“精英上司的習慣”并沒有細讀,在此只有兩句話可以送給大家:1、認可,共鳴,激勵都是精英上司的習慣;2、提高部下的工作效率才是一流的上司。
九、最后非常感謝領導向我推薦了此書,受益匪淺,以此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