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近一段時間,小豬佩奇火了,火的一塌糊涂,商標都被搶注了。
到底有多火呢?來組數字可能直觀點。
據統計,媒體對《小豬佩奇》的報道大致可提取為四組數據:
豆瓣評分9.2分:表示用戶體驗佳,好評率高;
年播放量100億次(國內):表示用戶規模大,爆發期短;
2016年收入70億元人民幣(全球):表示變現模式成熟,吸金能力佳;
2020年預計收入120億元人民幣(全球):表示該IP持續生命力強,前景好。
為什么這么一只二維平面的,來自外國的豬,其貌不揚,卻如此火爆呢?這無疑也帶給我們很多思考。
1.小豬佩奇抓住了一批80,90后家長的心。
以一種加單的生活,正確的三觀,可愛的形象,與家長產生了共鳴。
2.定向捕獲觀眾。
簡單的畫面和故事情節,標志性的形象,又以小動物的身份來表現,很容易吸引小朋友,尤其是2-5歲的低齡兒童。
3.具有教育意義,且英文版可以培養孩子學英語的興趣。
這一條不用解釋,最大限度迎合了中國父母。
《小豬佩奇》不但深受孩子喜歡,也廣受家長熱捧,兩端均產生觀看動畫片、購買周邊產品的驅動力,實現了親子雙向驅動,是一個優質的親子雙向驅動型IP。從需求的角度說,小豬佩奇之所以能夠產生雙向驅動力是因為TA同時滿足了家長和孩子兩端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