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朋友找我聊天,聊的內容大致是感慨,感慨“時間走得好快,不知不覺什么也沒干成就過了大半年”。
我說:時間是過得挺快。但也還好吧,不至于啥也沒干,心里空鬧鬧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朋友:一天到頭除了上班有點感覺,要做業績,其他時間真不知道怎么過掉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說:下了班做點自己喜歡的和熱愛的事唄,現在不是特流行斜杠青年嘛,多個選擇多條路。 ? ? ? ? ? ? ? ? ? ? ? ? ? ?
朋友:我倒也想,就算不賺錢也能沒那么浪費時間,罪惡感少點,可我不知道該干嘛,怎么開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說:你啊……你……就是“讀書太少,想的也少,做的更少”。是病,得治。
我這位朋友你也看出來了,一天到頭工作成全了生命的全部,除去睡覺的8個小時,剩余的16個小時幾乎沒其他愛好與追求了。如果老板讓他使勁加班,我想他應該會很樂意接受這一誠摯邀請吧。
有時候我們感覺自己還挺年輕,事實上我們已經不小了。前有狼(95后騰空出世)后有虎(買房結婚現實壓力),試問哪還有什么資本去揮霍目前本就廉價的時間和能力。時間廉價,能力廉價,自己又要增值。唯一的辦法也就只能縮短事情處理時間或者提高個人能力,從而達到增值的效果。
但事實上我們一直在努力加班,很“拼命”的提高工作效率。借此希望能夠有所增值。其實"拼命”與"加班”并非解決工作問題的最佳對策,因為加班工作將大量擠占個人時間,導致上班族失去學習深造的時間,導致工作技能無法提高。于是加班越來越多,成長卻越來越慢。一味地希望用更多時間資源來完成分內工作的想法,是一般人極易落入的時間管理陷阱。
人就是這樣,走太遠就不知道自己當初為何出發。突然有一天被陷進如此時間怪圈里之后,難以自拔,自然找不到所謂“工作的樂趣”和“生活的樂趣”。這種感覺有點像我們讀書的時候,高三一結束全年級站在樓道里撕書、燒書、丟書。全是痛恨,全是不喜歡,如果不是因為被教導高考是“唯一的出路”,享受讀書的人又有多少?我們工作,有多少人是因為“夢想和目標”,還是因為“生存與錢”?
因為找不到原始動力,想把“時間”和“能力”這個兩個調皮鬼拴在手里著實是難事一件。為什么這么難,拿“時間管理”為例。問自己幾個問題,我們為什么要進行時間管理,為什么要讓自己有更多可被支配的時間,時間管理的目的在哪里?
或許這三個中的某一個正契合著你內心的想法。“是的,我就是這樣想的,我就想達到這樣的結果”。恭喜你,藏在心中的小怪獸快要蘇醒過來,準備迎接它的到來吧。
路途坎坷,為了順利掃清障礙,保障“行動君”地成果降臨與垂青,必須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很多上班族都知道時間管理的重要性,甚至也買過很多相關的書籍來學習。但是往往是看書時心潮澎湃,過了兩天一切又回歸原狀,重新回到盲目努力的狀態中。為什么改善時間管理的方法會如此困難?為什么學習了很多的方法似乎都不見效?說白了,還是內心不夠不堅定,就像士兵不知“為何而戰”自然不能傾盡全力。
我們知道需要做成一件事情,離不開態度、知識和技能。而三者中比重最大和最重要的就是態度,有了它,無論吃多少苦和遭多少罪都能積極的迎刃而解,不顧一切地學知識和技能。所以,動機大于天。深度挖掘和激發你做好時間管理的動機,至關重要。
那如何才能激發自己的動機,更好的把要堅持下去的事情徹底做出結果來,在《一天25小時》里介紹了一個絕好的方法和步驟。
第一步:找到你的多重角色
練習“我是誰”。準備十張白紙,頂端寫上“我是誰”三個字。在每張之上寫下你的答案,也就是你的角色。寫完后,在每個角色的下方寫上:
你希望從這個角色里得到什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這個角色有哪里吸引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你認為你該如何做,這個角色才是成功的?
完成后,把這些回答按照重視程度一次排序,哪個角色對你來說最重要就放在第一頁,第二重要的角色放在第二頁,依次類推,最后一頁描述的是最不重要的角色。
最后,按順序閱讀這些回答,特別要注意你是怎樣描述這些角色的。并且單獨拿出一張紙,寫上這些角色描述中的共同點。這些共同點,就是你對每個角色充滿激情的原動力。這些將是你人生中激情、動力、感動的根本,是你愿意用自己的生命去追求的東西,你人生的絕大多數時間,都應該放在這些點上。
第二步:發現尚需努力的角色
現在已經明確了10個對你來說最重要的角色了,但是,你是否能很好地扮演這10個角色呢?
有一個叫做“生活之輪”的小游戲,可以用來展開自我反思。這個游戲很簡單,你只需選擇你寫下來的10個角色,然后在圖中標出每個角色的滿意程度即可。標記方法就是用另一支彩色筆涂抹剩余的區域,以突出顯示他們對哪個角色更滿意。這種練習可以讓練習者意識到,每個人對生活中不同角色的關注程度和滿意程度都不一樣。例如,在員工這個部分有一半被涂抹,這種滿意程度對某個人來說可能已經足夠了,但對另二個人來說可能無法接受。“生活之輪”游戲中包括各種主題,這些主題可以揭示我們的主要興趣。此外,它還能說明生活中哪些方面和我們的工作同等重要或者比后者更為重要。
以文中寫的10個角色為例,發現他在雇員、部門領導、教師、作家跟分析師的角色上投入了絕大多數時間,但是相比工作,他在父親、兒子、朋友、親人的角色上花的時間就過少了。如果只單純追求事業發展,他會很清晰地發現將逐漸與親人、朋友疏遠,并會最終失去朋友與親人的關懷,因此他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去關心他的親人、朋友。
第三步:所有想要做的事
練習:盡量列出所有的目標。盡量在15分鐘內寫下盡可能多的字。在這一階段,你并不需要對自己寫下的目標負責,所以你可以盡量寫出自己當時想到的所有目標。不要害怕寫出的那些看起來距離自己很遙遠的目標,畢竟,胡思亂想本身并不是一件錯事。
通過三步,升級打怪一般,去找找看自己的目標在哪?畢竟,沒有明晰的未來方向和階段性奮斗目標,做什么事情都容易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曇花一現的開始并沒有意義。除了浪費時間和耗費生命之外。
另外,除了剛提到的三步目標找尋法,我們還可以參考國外流行的人生目標制定模型參考比對,無論用哪個,目的地終歸一致,殊途同歸。
目標是一種挑戰,它能激發你的行動。目標設定是把你存在或者潛在的需要、興趣、愿望或者任務,都已明確的意愿表達出來,并且用文字精確的描述出來,同時你的所作所為都瞄準這個目標。這個目標可以讓你預見到未來,當你集中力量朝著這個目標努力時,就容易產生專注,專注可以把目標變成現實。
大家按照方法教程多練習幾遍,找到那個讓我們熱血沸騰的事情,找到為何而做的目標和動力。這樣,我們再去學習知識和技巧,那么順風車就搭起來了。無論以后我們面對“時間管理”也好,涉及“能力提升”中的某個好習慣也罷,都能有效地提升堅持下去的高概率。
好了,別說話,開始練吧!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