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身邊的他太有想象力了,昨天他給我講他的一個創意點子:好多人不知道吃什么,把健康營養菜單推薦與互聯網健康大數據、精準醫療結合起來,還有細胞設計結構,把細胞想象成是立體的畫面,立體的豐富的,給同事或同行講思路,別人卻還建立不起來這種畫面感,不太理解他的思維。還有演講作報告,他會在腦海中預演幾遍,包括很多小細節,另外他還建議我,可以嘗試預演面試,你在哪站下車,走哪條路,怎么跟人打招呼,怎么自我介紹,甚至可以引領整個過程怎么進行,引領事情朝你想要的方面進行。這就是吸引力法則,發揮意念的力量啊,是全息影像啊。想象力好豐富。這就是畫面感 視覺化的運用。也就是全息的練習與應用。平時很羨慕他的思維清晰、表達流暢,原來背后也是有跡可循的,這一點是我不曾看到的。
頗很驚嘆于他的想象力,欣頻老師和林老師也是提到想象力的無遠弗屆,愛因斯坦也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動著進步。想象才是知識進化的源泉。
每次我出去上課或聽分享會,都會有意識和能量拔高的狀態,然后感覺和他的交流就不順暢。就像昨天,他去接我,在地鐵站相遇,他第一句話說的是:我腿瘸了,你也不說一句:別來接了。其實就是偶爾的一說,來之前他說崴腳,但不嚴重。我整個心思都在聽課及事后回憶整個課程內容,就沒顧得上問他腳怎么樣。然后兩人一起坐地鐵,動車上我給他發了老師的PPT,但見面的時候他沒有任何反應,還發給我一個玩游戲的鏈接,我當著他的面把鏈接刪掉。于是他一人在旁邊玩起來,而我接著書寫課程心得。然后他看到我有點嚴肅的表情,追問幾次。然后到小區,在電梯我說了自己的看法。到家開始盛粥吃飯,他繼續說說笑笑,關心我吃飯,親密,我就打破消融了剛剛的看法界限,開始和他談論起上課的收獲。陸續進臥室休息,開始他在翻閱北大一位他尊敬的教授的朋友圈狀態。然后看他結束,我說對視覺化 畫面感的建立不太好。他而后娓娓道來他的經驗與體會。原來想象力這么豐富。從小他就是這樣想象力豐富,還有動手能力,我感嘆這就是活生生的范本,以后教育帶孩子就輕松了。原來我身邊的他真的就是在按老師講的在做啊。當然是可以鼓勵他多輸出 、多表達,比如提到手繪,他也說應該把這些點子手繪表達出來。而后我也表達了自己書寫像水龍頭開啟一樣。發現好多作家在手繪方面也很厲害。我可以嘗試打破界限,每個當下深深的欣賞與看見他。看見這一點,也就理解了他的反對我報名上各種班,原來不是固有的批判與偏見。不過看到這點,表達自己的收獲與了解這么一位老師,還是很值得。
再次看見他處理事情的態度,完全沒有情緒,沒有芥蒂,就是存在,行動,全然的愛。還有全然的當下,受傷了依舊一人自high錄歌分享給我。
寫于12.4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