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好。我是老梁觀世界發起人-梁博,近期有朋友向我抱怨漲粉難,持續原創難,難于上青天,總是喊著微信公眾號粉絲漲不上去的你,可反思過自己的靈魂可否有趣?如果我們沒有達到生產內容的高度,那么,如何幫公眾從紛繁的內容中精簡、提煉、升華,便成了我們的首要任務。老梁之前曾說過,知識的傳播,是一個從簡單到復雜,又從復雜到簡單的過程。如何把別人的知識轉換成自己的生產力,才是重點。
今天我就這個問題跟大家分享一下經驗:
原創內容的持續好難難啊難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事物發展講究的是規律,寫文章也是這樣,只要掌握了規律(套路),就可以所向披靡,亂吹牛皮。
一、隨時整理內容,完善內容庫
在移動互聯網信息大爆炸的今天,從資料庫中找到自己想要的行業資料并不是難事,可從中甄別有用的知識點,并合成自己的知識體系,實屬不易。但這是我們成功的第一步,那么如何做?
1、選題庫:精準把握市場,根據你自媒體的定位,尋找熱點、痛點、淚點,隨時整理收集,錄入便簽(老羅死粉,力薦錘子便簽app)。
2、標題庫:題目是你和閱讀者的第一次溝通,下面舉例說明一下如何選擇一個好的的題目。
如何體:《如何發郵件請求幫助,并獲得高回復率?》
合集體:《盤點,重磅推薦,2017年度互聯網最裝逼詞匯榜單》
雙關體:《遭遇“蠢蠢的死法”,連最悲催的“領便當”也變得萌萌噠》
福利貼:《春節充電:36篇社交媒體和數字營銷人薦讀文章(職場篇)》
3、內容庫:營銷類文案類廣告類公共類
在此必須提一個人,她叫李欣頻,是臺灣“廣告文案教母”,她的靈感源于每天讀的一本書,一年看的300多部電影。成功的道路沒有任何捷徑,要想不同,先要打破安逸。在此警告,一入江湖深似海,入了此行,你從此可能要墜入知識的海洋。創意,是舊素材新組合,養兵千日只為用兵一時。不斷的擴充自己的知識量,讓別人望塵莫及,才能長久立于不敗之地。
二、如何追熱點
老梁之前也講過關于如何追熱點(千種姿勢蹭熱點,這3招最有用!丨老梁營銷課堂)的問題,公眾的視線資源是有限的,在一個時間段內,公眾關注點是相對集中的,如何能夠搶占用戶視野,顯得尤為重要。在追熱點的隊伍中,如何展示出你內容的差異化是取勝的關鍵法寶(詳情請點擊)。
案例:
1.“杜杜”。
(薛之謙復合被“蹭”)
2.熱播劇也成為各路玩家必爭之地
(職場很殘酷,幸好還有小美好)
三、新形式大于純內容
作為低水平的小編,內容想要達到一定高度比較難,而“有趣”“逗逼”則相對來說門檻低一點,如果不能美到極致,不如索性活個灑脫(比如老梁)
例如《夏洛特煩惱》上映時,網上流傳一個段子,電影名字是該叫夏洛、特煩惱呢?還是夏洛特、煩惱呢?腦洞蓋天的段子手們于是就這個梗,列出了一個同款電影名單:
《郭敬明天見》《井柏然并卵》
《鄧紫棋牌室》《周潤發紅包》
《周筆暢銷書》《古力娜扎我》
下面我們來做一個游戲,請大家在兩分鐘內記下周杰倫的十首歌。
你可以選擇
A:強制記憶,重復背誦一串毫無關聯的字。
B:來聽個故事:“在那個《夜的第七章》,《說了再見》后,《雨下一整晚》,領悟了《煙花易冷》,人事易分的道理后,《心雨》止不住地流淌。《好久不見》才發現再也見不到。想《回到過去》,延續《我們的故事》,我卻拔不動《反方向的鐘》,曾經《說好的幸福呢》?”講故事的能力,什么時候學習都不算晚。
四、互動強于純說教
據哈佛商學院研究數據證明,面對面交流是人和人之間最有效的交流形式,其次是聲音,文字的傳遞的信息量最少。通過線上、線下活動與粉絲進行互動,除了可以增加粉絲粘性之外,還可以培養忠實粉絲,增加參與度,還可以延伸口碑傳播,擴大個人IP或企業知名度。
好了,總結一下,想要持續輸出原創內容,1、建立內容庫,好記性不如好習慣,隨手記錄好的靈感、美的瞬間、感人的畫面都可以記錄下來,2、學會追熱點,通過留心記錄的文字圖片內容,加以整理與熱點結合在一起形成新形式的闡述論點,引發用戶關注;3、新形式大于純說教,在上學的時候大家感到最無趣的就是純說教老師,實踐大于理論,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用聲情并茂的肢體動作讓聽故事的人入迷的飛了起來;4、定期舉辦線上、線下活動,可增加粉絲粘性,培養鐵桿粉絲擴大個人IP。
以上便是今天分享的所有內容,我們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