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下這幾個字的時候,手里正拿著自己穿著運動服掛著獎牌對著鏡頭大大地笑著的照片看,那是參加完2017海峽兩岸山地桃花馬拉松的半程賽事后拍下的,每一次看,心里都涌動起難以言說的幸福感和成就感。也許,對于許多人來說,跑一次半馬真心不算是啥好高興的,但是對我這樣的“體育低能兒”來說,感受到的是對自己的突破和成為一個更好的自我的成就感。
中學時候一直是個胖胖的家伙,體育考試永遠都是惡夢,清晰記得中學畢業時,跟同學們興奮得歡呼:耶,從此以后再也不用考勞什子的八百米了!可是,進了大學才發現要求早起鍛煉,也從來沒有認真參加過,或者請別人代簽字或者消極怠工走幾圈,大學畢業時候貌似也曾經因為怕體育不好影響畢業而發愁過。
七八前為了減肥,曾經跑過步,每天沿著學校操場跑四十分鐘,因為聽說四十分鐘以上燃脂效果是最好的,一個月后,這里痛那里酸的,覺得太艱苦,沒有再堅持下去,那肥也就留在身上了。但是那一個月對我造成的影響,就是明白了自己原來也是可以跑步的,竟然能夠跑到五公里甚至六公里。
兩年前,老公開始瘋狂迷上跑步,不管三九嚴冬還是刮風下雨,都沒有摧毀過他跑步的熱情,我基本支持,偶爾會因為他跑步影響了我們的生活節奏而發點小抱怨,但人家似乎就是意志堅定目標明確地繼續奔跑著,半年的時間內減去了二十多斤的體重,也認識了一些跑友,買裝備,學理論,也會鼓勵我去參加跑步活動,但基本被我明確拒絕。
去年的甬馬,參賽回來的老公不斷地談論起小雨中比賽的整個過程,談論起那么多人一起跑步的愉快,以及是跑友們跑完以后的興奮感。我突然有些很寂寥,有些小嫉妒,那么多人,共同參與一件大家都喜歡的事,是一件多好的事情。而我,從內心里是認可跑步這件事的,也曾經跑過,卻是因為懶惰這樣的原因沒有能夠堅持,而這些在照片里看起來神采飛揚的人,他們卻用行動書寫著堅持二字。突然很為自己覺得羞愧,也就在那個時候,也下決心要開始跑步了。并且想著有機會要和老公一起參與跑馬,一直都相信夫妻之間也好戀人之間也好,能夠更多地參與到對方的生命中,能夠共同體會一些或者十分興奮激動或者相當艱苦難捱的時光,能夠加深情感的深度。
這種想法放在了心里沒有和老公說,只是默默開始跑步了。老公開始是有些不信的,說你跑上兩次我就給你買運動裝備。哈哈開玩笑,這兩年,如果說我曾經有成長,就是成為了一個更堅定的人,已經不再像當初那樣會放棄。
第一天就跑了八公里,我沒有給自己一個兩公里三公里的過渡,直接到了八。跑前以為會很難,穿上跑鞋上跑道的時候,發現那些曾經流過的汗,曾經在跑道上度過的時光,它們都一直留在我的身體里,從不曾離去。也就是那那個時刻,我明白了,你對人生的付出,永遠不會辜負你。就好像當年,我沒有減肥成功,但是我的肌肉力量、心肺功能都得到了提高,使我成為了一個有跑步基礎的人,我是一個能夠一開始就跑上八公里的人。
就這樣,堅持下來了。因為膝蓋和前兩年腳面骨折的問題,不敢每天跑,一般都是每周兩三次,保持著每個月一百公里加的跑量。新年,我們跑著進入;情人節,我們跑著度過;孩子上輔導班,送到以后去跑個步,然后拉伸下正好接回家;周末的時候,帶著孩子們到公園里去他們玩鬧我們跑步。跑步成為了我們最喜歡的度過時間的方式。有時候沒課的時候我在學校里跑步,遇到當年的體育老師現在的同事,她總會很驚訝當年那個最不愛跑步跑得最慢的女生現在竟然成了一個跑步高手。而更多的同事則就是單純地把一個能繞那么多圈的人看成一個大神(雖然其實還只是菜鳥一只),甚至還有同事在影響下加入到了跑步的隊伍中。
終于也有自信報了桃花節馬拉松的半程項目,也為了比賽做了專門的訓練。除了理論的學習之外,跑步長度漸漸增加,到跑前一周去熟悉路線第一次完成了21公里,心里有底,所以正式跑步前基本并不緊張。當天正常發揮,以兩小時十分的速度完成了比賽,雖然成績并不見得多好,但是自己已經足夠滿意,人生的第一次半馬啊,終于成功了!對著朋友的鏡頭拍下比劃著剪刀手的照片的時候,笑容是無比燦爛的!
這就是我,一個體育低能兒從小白到半馬跑者走過的路程,但這次半馬的結束,肯定不會是我跑步目標的完成和結束,在這幾個月的跑步中,我深深地體會到了跑步給人帶來的身體體能的變化和精神狀態的改變,感受到了跑在空氣中哪怕是身體感到不舒服而心里無比舒服的狀態,幾乎每次跑完回家都會忍不住說:跑完步的感覺真的太贊了!而且,跑步以后,胃口變好睡眠變深,生活更有規律,幸福感增強,更重要的是,我找到了一個不再被懶惰拖住后腿,更積極更自信,更讓自己欣賞的自我!
不著急,路還很長,我們一路,慢慢跑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