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基礎設施建設需要得到重視 | 記清華大數據“應用·創新”講座

“大數據基礎設施是面向數據采集、數據分析和數據應用的創新性系統工程。它一方面指支撐大數據應用和大數據產業的基礎設施,另一方面指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方法,解決基礎設施運行過程中的問題。”清華-青島數據科學研究院(以下稱“數據院”)大數據基礎設施研究中心副主任趙強博士說到。數據時代,基礎設施建設已經成為數據科學發展的瓶頸,提高人們對大數據基礎設施建設重要性的認知迫在眉睫。10月26日新一期清華大數據“應用·創新”講座上,數據院特地邀請趙強博士做了“語義視角下的跨學科與跨界數據認知”的主題演講,為大家普及了大數據基礎設施建設的意義,并強調在數據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性。

活動當天,數據院的工作人員早早就布置好了場地,確保活動現場及活動直播能夠正常進行。當天天氣溫度較低,伴有重度霧霾,許多清華校內學生、大數據領域的從業者依舊紛紛在活動之前就趕到了現場,只為找到更靠前的位置,方便與嘉賓互動交流。活動伊始,數據院作為主辦方首先感謝了大家對此次活動的關注和支持,隨后,趙強博士以語義視角切入,從大數據基礎設施、社會化大規模實驗、場景數據化技術3個方面分享了自己對跨學科與跨界數據的思考。趙強博士的演講,帶領活動觀眾深入了解到大數據基礎設施建設的研究內容、應用領域及發展意義。

大數據分析領域的從業者李文博表示,“我一直都很關注大數據的實際應用,一直以來了解和接觸較多的是不同的數據技術在各領域的應用,參與本期講座,讓我看到了在大數據各類技術之下,還存在著基礎設施建設的問題。聽了趙老師專業透徹的介紹和分析,我意識到了大數據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性,同時了解到想要做好基礎設施建設,需要進行跨學科的交流合作,從事該領域的人才必須具備數據科學思維和技術場景化意識。我將會繼續關注這一領域的新動態,希望大數據基礎設施建設能夠為技術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演講期間,大家積極向趙強博士提問,有多位觀眾還表達了對大數據基礎設施研究中心(以下稱“中心”)的好奇,對此,趙強博士為大家詳細介紹了中心的研究方向及成立目標。大數據基礎設施研究中心是2017年8月17日成立的,圍繞大數據基礎設施建設領域進行研究,與數據院已有的工業大數據、經濟金融數據、智慧城市大數據等研究方向的科研中心進行橫向合作,孵化社會化大規模數據實驗室,從而推進大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支持社會數據行業向前發展。數據院此次講座邀請中心副主任趙強博士來給大家做分享,正是為了提高社會對大數據基礎設施的認知、推動數據基礎設施建設、促進數據開放共享、推動人才建設。數據院為趙強博士頒發了講座嘉賓特邀證書,歡迎趙強博士后續再為大家做精彩的專題分享。

本次講座,吸引了來自互聯網、傳媒、金融等多個行業的從業者以及來自各個高校化學工程、公共管理、計算機等多個院系的學生參與。清華大學化學工程系的研究生閻建輝從本科階段起就對大數據技術有著濃厚興趣,他對我們說:“此次講座讓我深化了對大數據基礎設施的認識,通過了解大數據平臺從上到下的架構,能夠探究優化處理平臺底層的方法。這是一個全新的視角,對我很有啟發。”本科期間,閻建輝對大數據技術的接觸偏工具實用性,如今,他計劃深入學習數據科學的基礎知識,并參與了清華大數據能力提升項目。參加這一期講座,讓他了解了基礎設施建設對推動數據科學發展的重要性,也意識到基礎設施的建設急需同時具備技術與場景業務能力的跨學科人才,這也為他自身能力的提升找到了新的方向,他表示希望能經常參與此類講座,豐富自己的綜合知識。

原文鏈接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