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人們往往把個人成功歸因于努力。但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努力,只是一個很抽象的詞語,我也一樣。
所以,我常常在心里問自己,到底有沒有努力過,努力到底是什么呢?
讀書期間,可以理所當然的說,自己努力過。求學是一個枯乏的過程,除非出類拔萃,若沒有不懈的堅持,克服自身各種問題,很難順利的到達終點。工作期間,雖然較為圓滿的完成自己承擔的工作任務,但是沒有讀書那么用功,只能說盡職盡責。
在從時間跨度上分析,自身綜合能力沒有大的提升,各個方面也沒有太大的進步。若是陷入成功努力的因果論證,反饋的結果就是自己沒有努力。當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對于努力的鑒定標準和程度都有差異。從我自己剖析來說,我覺得自己沒有盡力。但我也不會說:本可以如何如何的話,后悔和回憶只會讓自己更加消極惰怠。與其這般論述,不如現在就動起來。
今后保持這種心態和信念,不讓自己將來后悔就足矣。
那什么是努力呢?
我們不能有先入為主和理所當然來形容努力,它應該是一種狀態,而非一種結果。努力的狀態,對于學習、生活、工作,應該是對每一件事情的認真態度。
對于努力的過程,就是這種態度堅持的時間長度,堅持到底還是虎頭蛇尾,這很重要。一般情況下,能夠堅持保持本心,認真負責對待每一件事,結果都不會太差。相對反面來說就是一種成功。所以在應用的時候就會把這個過程簡化,努力就會成功。問題就在簡化這個過程,其實努力的結果和過程是直接關系,而非開始和結果。
對于努力的結果,可以是成功,也可以是失敗。這要論證的看待事情本身。如果有一個良好的開端,有一個堅持不懈的過程,至于結果已經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自己的態度和參與的過程。當然如果你從頭開始堅持到最后,結果不會壞到哪里的。
讓努力成為一種態度,成為一種堅持,笑對人生,樂在其中。
對自己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