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海洋方面的學術期刊 IEEE Journal of Oceanic Engineering (簡稱 JOE) 投遞了一篇文章。這是第一次向期刊投稿,在此記錄一下整個過程,供大家做一個參考。
投稿前的準備
待投的稿件稱為 manuscript
,寫 IEEE 的期刊稿件可以用官方提供的模板,提供了 Word 和 LaTeX 兩種模板,這里就不討論二者的優劣了,我的看法是只要用起來順手就行,最終的發表版本會有期刊編輯重新排版優化。
上傳的稿件為單欄、雙倍行距,目的是為了方便 Reviewer 審稿。稿件一定要注意一些基本的拼寫和語法問題,這可能會影響 Reviewer 對稿件的第一印象。
投稿
初稿
上傳后可以在系統中看到稿件的狀態出現:
Manuscript Submitted 2015-11-12 09:35:25
表示投稿成功。接下來就是等待期刊 Editor 為稿件安排一位 Monitoring Editor
。Monitoring Editor 可以由作者推薦,如果沒有推薦則會由期刊方面指派。Monitoring Editor 的作用是尋找合適的 Reviewer,綜合 Reviewer 的意見作出 Decision,并與通訊作者進行溝通。選定 Monitoring Editor 后系統顯示:
Monitoring Editor Assigned 2015-11-12 11:14:21
之后就是尋找 Reviewer 的過程:
Contacting Potential Reviewers 2015-11-12 11:39:13
尋找的過程可能會被拒絕:
Potential Reviewers Decline 2015-11-19 20:32:53
但最后會找到合適的 Reviewer:
Review Started 2015-11-30 16:11:39
All Reviewers Assigned 2015-12-06 10:59:34
然后就開始了無法預知的等待,等待時間由 Reviewer 的效率決定,這段時間能做的只有祈禱。我的這篇屬于相對較快的,大約不到兩個月后 Review 結束:
Review Complete 2016-01-26 14:33:18
Monitoring Editor Decision Started 2016-01-26 14:33:18
這時 Monitoring Editor 將會綜合 Reviewer 的意見對稿件進行最終的“裁決”,做出決定后通訊作者會收到 Monitoring Editor 的郵件,決定是錄用、修改或拒稿:
Monitoring Editor Decision Completed 2016-02-02 15:35:56
Manuscript Revise and Re-Review 2016-02-02 15:35:56
Waiting to Send Decision to Author 2016-02-02 15:37:13
Decision Sent to Author 2016-02-02 16:06:46
Waiting for Revision 2016-02-02 16:06:46
上面的狀態說明對稿件的意見是 Revise and Re-Review
,也就是說對稿件做修改并需要交給之前的 Reviewer 重新審稿,等于說稿件需要大修。
修改稿件
修改稿件是投稿過程中很重要的一步,Monitoring Editor 會將 Reviewer 的意見通過郵件發送給通訊作者。作者要做的是對意見逐條認真回復,指出在文章中對應位置所做的修改,最后將意見回復連同修改后的稿件一起上傳至系統。我的體會是回復一定要態度誠懇,不要漏掉任何一條意見,對于與 Reviewer 意見不同的地方委婉地提出,這些都會決定 Reviewer 今后的態度。
由于收到修改意見時正好遇上農歷新年,加上意見很多,花了一個半月的時間才修改好。第二次上傳后系統返回的信息與第一次基本相似:
Manuscript Submitted 2016-03-22 06:59:21
隨后狀態變為:
Monitoring Editor Decision Started 2016-03-22 16:26:12
這時應該是 Reviewer 再次開始審稿,系統可能省略了一些步驟。大約一個半月后,Reviewer 的審稿和 Monitoring Editor 的決定完成,系統顯示:
Monitoring Editor Decision Completed 2016-05-09 11:01:27
Manuscript Revise Only 2016-05-09 11:01:27
這次和第一次有一些不同,意見變為Manuscript Revise Only
,也就是說只需再次修改稿件,不需要再發給 Reviewer 審閱,相當于小修。這次花了不到一個月修改重新上傳:
Manuscript Submitted 2016-06-02 13:37:10
由于不需要 Reviewer 過目,處理的速度明顯提高,不到一天就收到了通知,依然是小修,但通訊作者收到了郵件:稿件已經被接收了,后續只需按 IEEE 的規定修改一些語法、標點問題,上傳源文件即可:
Monitoring Editor Decision Started 2016-06-02 19:33:37
Monitoring Editor Decision Completed 2016-06-03 08:33:55
Manuscript Revise Only 2016-06-03 08:33:55
準備好源文件上傳后不到一天系統顯示稿件接收:
Manuscript Submitted 2016-06-06 09:17:14
Manuscript Accepted 2016-06-06 21:24:48
Manuscript Ready for Publication 2016-06-06 21:27:05
Manuscript Sent to Production 2016-06-07 00:20:13
至此整個投稿過程就結束了,全程持續時間將近 7 個月,據說對于 JOE 來說已經算快的了。
一點感想
這是我第一次向學術期刊投稿,這半年時間里,等待審稿的過程非常煎熬,Reviewer 的問題非常刁鉆和棘手,寫回復時很痛苦,但這個過程其實是一種很好的歷練,對于自己更深刻地思考自己的研究內容十分有幫助。
希望這篇文章能為初次投稿的朋友提供參考,祝各位的文章早日ACCEP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