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各位家長朋友有沒有這樣的尷尬?上午好不容易把手頭的事忙完,打開孩子的班級QQ群,就看到好幾個老師在群里投訴:某某多次沒有完成歷史作業,家長究竟怎么監管的啊?某某的物理作業昨晚沒有上傳到微博士,家長干嘛不幫忙上傳啊?昨晚習習網上的英語口語練習有五六個小孩沒有完成,家長是忘記提醒了嗎?昨晚某某的數學作業打了折扣,留了好多空白,家長也簽名了,唉……
? ? ? 老師投訴完畢,還不忘在群里點評:學習態度這么不端正,怎么可能考出優異的成績呢?家長都不著急,我們老師著急有什么用呢?
? ? ? 有些老師點評完畢還要來幾句抒情:看到某些同學的學習態度,我真是無語啊,中考要是考不上,怎么辦啊,我真是咸吃蘿卜淡操心啊……
? ? ? 這些老師在無病呻吟嗎?不!他們很無奈,很無力,因為是家庭作業,孩子們是在家里完成,老師沒法監督,也沒法掌控,又不可能每次查到孩子不寫作業都找家長,于是就只能在班級群里吐下槽,家長能引起重視固然好,不重視也就不了了之。
? ? ? 那么作為家長,看到老師在群里的各種吐槽,焦慮不焦慮?我是家長,我的孩子經歷了中考和高考,我感同身受。也正是這個原因,所以我不會在班級群里吐槽,更不會輕易把焦慮情緒傳遞給家長,我能幫家長解決的問題,絕不會轉移給家長。但也僅限于孩子在學校產生的問題,他們在家里的表現我也無法掌控。所以,還是要依賴家長的配合,家校共同發力,孩子才會進步。
? ? ? 那么作為家長,當老師反復提到你的孩子不按時完成家庭作業,你就不能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你必須調查清楚你的孩子不寫家庭作業的原因,然后根據原因采取相應的措施把問題給解決了才是上上之策。
? ? ? 能夠留下來決戰中高考的學生,應該很清楚寫家庭作業對提高他們的學科成績是有幫助的,那么為何他們還不寫呢?
? ? ? 有一種學生認為自己升學毫無希望,純粹就是在父母的要求下坐在教室里當陪讀,他們往往很抗拒寫作業。尤其是初三最后一學期,他們看見部分同學選擇了春季職校,去讀他們喜歡的專業,而自己還在這里當陪讀。升學無望,職校也讀不成。既然人生看不到前方的道路在哪里,為什么要咬牙奔跑呢?
? ? ? 對于這類學生,家長要面對現實,給孩子選擇的機會。如果實在要孩子體驗備考的緊張,中考的艱難,失敗的疼痛,那就要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讓其心甘情愿接受這番歷練,而不是將其扔到教室就不聞不問。
? ? ? 還有一種學生是根本不會寫家庭作業。我曾經看到一個女孩寫英語試卷,題目都沒看,1分鐘不到就把一張試卷寫完了(全是選擇題)。我大吃一驚,問,你題目都不看就寫了出來,準確率有多高?女孩回答,不知道,有可能是0。那你豈不是白寫了?我說。女孩回答,沒辦法啊,我根本就不會寫。我這才算明白過來,孩子不寫家庭作業,有時并非懶,實在是她根本不會。我的語文作業她就沒拖欠過,不是我這個老師有多厲害,而是她能完成語文家庭作業。
? ? ? 對于根本不會寫作業的孩子,不必強求,還是先幫他們補漏吧。家長可以跟老師溝通,減少孩子的作業量,降低作業難度,勻一些時間出來給孩子糾偏補課。
? ? ? 除上述兩種情況外,其余都是有能力完成家庭作業,呈現出來的結果卻是“完不成”,原因何在呢?
? ? ? 1.學習態度不端正,自覺性很差,能偷懶則偷懶。這類學生成績不錯,但勁頭不足,對自己的未來缺乏規劃,對當下的生活缺乏激情。他們的生命狀態就像湖里的一葉沒有船槳的扁舟,隨風而行,風止舟停,隨遇而安。
? ? ? 這類學生在沒有找到人生目標之前,特別需要外部力量督促。學校里,老師確實可以起到督促的作用。在家里,父母必須親自上陣,不遺余力地督促他們完成自己的家庭作業。孩子完成一門學科的作業,父母一定要檢查簽名。孩子不勤快,父母懶不得!
? ? ? 我見過很多這樣的學生,初中時不懂事,需要父母監管,到了高中就慢慢懂事了,學習變得主動,生命狀態由一葉扁舟變成了水上摩托,考大學不再是難事。
? ? ? 2.叛逆,故意跟老師作對。這種情況男孩居多。初三,剛好是男孩青春期爆發階段,他們的身體在各種激素的刺激下,處于失衡狀態。如果他們的價值體系有問題,親子關系不和諧,同學關系有別扭,性格也很暴躁的話,就很容易叛逆,而引爆叛逆的往往是一些不懂青春期心理的老師。比如他們上課講話,老師當大家面批評。他們作業做得不夠好,老師當大家面吐槽了。他們考試成績不佳,老師當大家面表示失望了……這些都會引發他們心里不爽。
? ? ? 青春期沒來之前,老師這樣說是沒有問題的,說不定他們自己也跟著大家在“呵呵”呢。但到了青春期,他們就是一只敏感的小靈獸,需要在大庭廣眾之下被點贊。
? ? ? 那么作為家長,如果你的孩子沒有遇到深諳青春期心理的老師,該怎么辦?
? ? ? 一則,跟老師溝通,告訴老師,你孩子進入青春期,很敏感,愛面子,有些小叛逆,希望老師在批評他時隱晦一些,最好私下批評。
? ? ? 二則,培養孩子的鈍感力。具體做法我推薦各位家長閱讀渡邊淳一的《鈍感力》一書。其次還可以通過百度查詢到一些具體的做法。
? ? ? 3.作業太多,且質量差,做了對學習幫助不大。這種情況確實存在,并且為數不少。有些老師布置作業特別隨意,既不考慮時間,也不考慮難度,更不考慮多寡,只要是與學科有關聯的作業,布置一大堆,學生做得苦不堪言。
? ? ? 對于此類情況,學生能有選擇性的忽略掉一些作業,我認為并非壞事。相反,這種孩子還很有主見,分得清主次。重點在于家長要與孩子溝通,是否確定老師布置的有些作業純屬浪費時間?比如反復抄寫,既浪費時間,又無效果,確實可以忽略掉。但如果是需要動腦和動筆理順思路的題目忽略掉那就難以提升,備考復習效果不佳。以我所教的語文學科為例,如果我要求學生反復抄寫古詩詞,反復做語音題,反復抄寫成語解釋,確實浪費時間,可以忽略,但如果我要求學生做實用文體和散文的閱讀題,學生也要忽略掉的話,那么考試時,閱讀這個板塊就要打敗仗!
? ? ? 4.欺軟怕惡。這是個含貶義的詞語,用在學生身上不妥,用“軟”和“惡”來形容老師也不好,但學生自己的表達就是這么回事。在他們眼里,哪個老師脾氣好,容易放過他們,他們就會忽視這門學科的作業。哪個老師脾氣大,絕不輕易饒過他們,他們就會乖乖地完成這個老師的家庭作業。甚至連學業優秀的學生都有這種“欺軟怕惡”的心態。
? ? ? 如果你的孩子存在這種情況,作為家長就要引起警覺。這已經不是寫不寫家庭作業的問題,這是出現了認知誤區。
? ? ? 我們做屬于自己的事情,跟別人的脾氣態度無關,跟自己的需求有關!
? ? ?